粟庆
(上海师范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建筑设计数字化教学解析
粟庆
(上海师范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在建筑设计的教学中数字化教学被广泛地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在实践操作中增强了自主分析和研究的能力。通过对建设设计教学中问题的分析,探讨建筑设计教学中应用数字化教学的积极作用,以为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奠定基础。
建筑设计;数字化技术;应用
随着现代化技术的发展,数字化技术在建筑设计中的不断应用为建筑设计提供了高质量的技术支撑,它全面地提高了建筑设计的工作效率。在建筑设计专业的教学中应用数字化技术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利用计算机技术构思建筑设计的方案,提升学生的绘图能力。因此,面对当前建筑设计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如何高效地运用数字化进行数字化教学,对建筑设计的教育领导者是一个长期的考验。
信息和数字化技术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可以极大地提高教学效率,但是学生使用计算机参与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却出现了很多问题。学生不会利用网络的优势对资料进行整理和搜索,在建筑设计的构思和创作上对环境和建造技术缺乏关注,只注重建模。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不能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向学生传递好的设计思路,无法显现设计中的图示思维。在教学的过程中只关注使用计算机技术进行设计和绘制图形,而缺乏对建筑本身的关注,导致建筑设计教学中缺乏对学生创作思维能力的培养,影响了教学质量。
1.整合课程资源,向研究型教学转变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建设类型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建筑的功能和造型也有了多元化的要求,因此传统的建筑设计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人们对建筑业发展的需求。传统建筑设计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因此建筑设计的教学要转变教学方式,要让数字化教学向研究型教学的方向转变。在教学的过程中注重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设计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用创新思维进行建筑设计。在数字化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先整合教学内容,构建起建筑设计的基础性知识体系,让学生尽快了解建筑设计方面的知识。对于低年级建筑专业的学生来说,基本的建筑知识仍旧停留在识图、制图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的方法,引导学生建立三维模型,设计多种方案进行比较,从而让学生体会到图式设计和数字化之间的关系。在小建筑的设计阶段,教师引导学生利用计算机技术构思草图,对建筑的场地、结构和功能等方面进行全面的思考。
2.信息化与资源数字化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要求建筑设计师必须熟练地掌握计算机技术,实现建筑设计的数字化,合理地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对建筑设计进行充分的构思和分析。在建筑设计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计算机技术对建筑设计资源的搜集和整合,充分利用数字化的设计资源。例如,可以利用各种网站资源、Google Earth等地图软件对环境调研和大师的作品进行全面的分析,为建筑设计构思提供更多有效的资源。利用数字化技术可以对建筑的实景、模型以及与城市之间的关系等进行全面的分析,有助于学生全方位地了解建筑。学生通过对大量的数字化分析和应用,能提高建筑设计的研究质量,为接下来的设计过程奠定坚实的基础。
3.设计过程与成果的数字化表达
建筑设计利用计算机辅助是当前建筑设计发展的主要潮流,计算机的强大运算能力再加上建筑设计的突出造型产生了许多形态各异、复杂的空间建筑作品。因此,在教学中利用数字化技术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增强对建筑设计的兴趣。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利用简单易于操作的SKetch UP等软件构建建筑的三维模型,利用计算机技术从构思方面开始,把草图生成三维的建筑模型,重点研究建筑的空间、形体和构造等,对建筑设计的全过程进行直观的了解和把握,有利于节约设计的时间,提高修改的效率。设计的成果是对整个设计过程的考查,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计算机绘图把建筑设计更加直观地表现出来,同时综合利用模型照片、电脑排版等手段,辅助运用三维建模和渲染,将建筑设计的整体思路和成果呈现出来。
4.数字化的教学支撑平台
在建筑设计的数字化教学中要注重对资源的深层次开发和整合,因此可以在建筑设计的教学中建设动态的、多元化的教学资源和资源的支持系统,不断优化数字化教学。资源的数字化要建立有效、直观的资源综合利用平台,对资源进行数字化处理,并通过网络建立多维的教学支持平台系统,建立有关建筑设计的资源支持库,帮助学生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搜集资源,进行设计构思。数字化的教学支撑平台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合理地利用教学资源,优化建筑设计,从而设计出优秀的作品。
总之,数字化教学利用计算机和网络系统为建筑设计的教学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和资源支撑,优化了教学的方法,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提高了设计的主动性,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成果。
[1]曲翠萃,许蓁.基于数字化技术的建筑设计教学方式改革探讨[J].高等建筑教育,2014(05):150-153.
[2]李志勋.试探数字时代的建筑设计课程数字化教学[J].课程教育研究,2014(35):223.
·编辑薄跃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