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仓
(中国社会科学院 当代中国研究所,北京 100009)
意识形态安全战略的地位、实质及主要对策
刘仓
(中国社会科学院 当代中国研究所,北京100009)
摘要:意识形态在整个社会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决定了意识形态安全是国家安全战略的有机组成部分。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面临各种各样的挑战。维护意识形态安全的实质,是坚守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维护意识形态安全,最根本的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意志,加强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和管理;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民的自觉言行;党员干部应在维护意识形态安全中率先垂范。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安全;国家安全;道路自信
2013年8月,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能否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1]464。意识形态安全是国家整体安全战略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为政者不可不察。
一、意识形态安全与国家安全的有机统一
意识形态是整个社会结构的有机组成部分。一定社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构成一定社会的整体结构。上层建筑分为政治、法律等方面的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方面的上层建筑。“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2]591一定社会的经济和政治决定一定社会的意识形态;有什么性质的经济和政治,一般会产生与之相适应的意识形态。而一定社会的意识形态又反作用于一定社会的经济和政治,并且在一定条件下起决定性作用。当一定社会的意识形态适应社会发展趋势时,对经济和政治起促进作用;而当它违背社会发展方向时,对经济和政治起阻碍作用。马克思主义关于意识形态在整个社会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的思想,为讨论意识形态安全在国家安全中的地位和作用奠定了基础。
一定社会的经济和政治的变动,必然带来一定社会的思想文化的变动。精神生产随着物质生产的改造而改造,思想文化随着社会生产方式的变革而改变;即“人们的意识,随着人们的生活条件、人们的社会关系、人们的社会存在的改变而改变”[3]291。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产生共产主义思想,表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推动经济社会前进的同时,也无力解决它内在的基本矛盾,由此孕育了新社会的因素。马克思主义作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就是在资本主义矛盾运动中应运而生的。
在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的公有制和人民当家做主的政治制度,客观上要求建立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理论支柱,代表着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新社会,倡导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道德观念,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价值取向;提倡艰苦创业等中华民族精神,保持和发扬革命传统,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精神力量。如果一个国家、一个政党把利己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作为追求,那么无论怎么标榜人民的国家、人民的社会,都无法改变资本主义的道路取向,也就谈不上社会主义公有制和共同富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需要构建自身强有力的意识形态体系。
意识形态承载国家制度的本质。一定社会建立什么样的经济基础,建构什么样的政治制度,最终朝什么方向发展,是由一定的意识形态来解释和说明的。由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构成社会的基本结构,决定和反映着该社会的国家性质,因此,意识形态也是国家性质的有机组成部分。特别是在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的指导思想、价值观念、思想体系,反映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性质;它们发生质的变化,也会影响政权性质、社会性质发生变化。从这个意义上说,维护国家安全,不能漠视意识形态安全。
一般来说,资本主义私有制经济及其三权分立的民主制度,客观上要求建立资产阶级的自由、平等、民主、人权等观念,并围绕这些核心观念建构为资产阶级服务的意识形态。社会主义的公有制,人民当家做主的政治制度,共产党的领导地位,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主集中制等内容,也都需要意识形态来阐述。
当然,意识形态具有相对独立性。从经济、政治和意识形态的辩证关系来看,意识形态可分为反映社会性质的意识形态和不反映社会性质的意识形态。比如,反映资本主义性质的意识形态,是以自由、平等、博爱为核心的价值观念;在有的资本主义国家,既存在封建主义思想残余,也有社会主义的思想理论,但这些意识形态并不反映资本主义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不能决定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性质。在社会主义国家,除了占统治地位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之外,也还存在从旧社会传承下来的旧思想、旧观念、旧习惯、旧势力,但它们也不能反映社会主义的本质。所以,并不是所有的意识形态的变化,都会引起社会性质的变化。只有反映社会性质的核心价值观念和指导思想发生根本的改变,才会危及国家安全。
意识形态反映政党的性质。一定社会的经济结构和政治制度,都反映一定阶级的利益和意志;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是在经济上和政治上占统治地位的那个阶级的意识形态。马克思指出:“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这就是说,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3]98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从本质上说是为了巩固和维护其统治地位和社会制度。当剥削阶级处于上升时期时,其意识形态对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起推动作用;而当剥削阶级处于没落时期时,其意识形态对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起阻碍作用。
政党是阶级运动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而其基本条件,是该阶级能形成共同的利益诉求、价值观念、思想理论和政治目标。政党通过建构本阶级的意识形态,凝聚、团结、扩大本阶级的力量。意识形态承载着政党的本质、宗旨、使命,是政党的思想武器,政党是意识形态所指引的道路、社会、制度的主体,是本阶级运动的领导者、组织者和实践者。一定的阶级和政党总是按照自己的思想理论和价值标准进行实践活动,“无产阶级要按照自己的世界观改造世界,资产阶级也要按照自己的世界观改造世界”[4]230。一个政党采用什么样的指导思想来认识和改造世界,是反映其阶级性质的根本表现。对于执政党来说,其意识形态的指导原则是反映国家制度的思想标准。因此,维护意识形态安全、巩固政党的执政地位和国家的阶级属性,是根本一致的。
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是无产阶级政党在精神上的一面旗帜,体现共产党的性质、宗旨和形象。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提出建设先进文化的目标任务,强调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共产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的重要方面,反映了意识形态与无产阶级政党的关系。如果丢掉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意识形态,而用什么别的思想理论为指导,那么将背离社会主义的道路和方向,也就无法谈到国家的社会主义性质。
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是阶级斗争的有机组成部分。历史上的阶级斗争,包括经济、政治和思想意识领域的斗争。意识形态领域的阶级斗争,不同程度地反映了阶级斗争及其根源。马克思指出:“一切历史上的斗争,无论是在政治、宗教、哲学的领域中进行的,还是在其他意识形态领域中进行的,实际上只是或多或少明显地表现了各社会阶级的斗争,而这些阶级的存在以及它们之间的冲突,又为它们的经济状况的发展程度、它们的生产的性质和方式以及由生产所决定的交换的性质和方式所制约。这个规律对于历史,同能量转化定律对于自然科学具有同样的意义。”[2]469
阶级斗争的根本问题是政权问题。统治阶级利用其意识形态维护本阶级的统治和利益,被统治阶级利用其意识形态反对和颠覆统治阶级。一般来说,阶级斗争的前哨战是在意识形态领域打响。毛泽东指出:“这是搞上层建筑。凡是要推翻一个政权,总要先造成舆论,总要先搞意识形态方面的工作。无论革命也好,反革命也好。”[5]153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则表现为争夺舆论和民心、摧毁敌对阶级的合法性、合理性。其内容,在于说明为什么坚持或者推翻什么样的经济结构、政治制度、思想理论和价值体系。尤其是在民主政治条件下,意识形态领域的宣传、引导,将在政党选举中起到争取群众选票的作用。在争夺政权的斗争中,对立阶级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没有调和的余地,意识形态安全是维护整个国家政权安全战略的阵地。
二、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面临的挑战及其实质
意识形态安全与国家安全的辩证关系同样适用于当代中国。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的基本经济制度,以人民民主专政为国体、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政权组织形式、以民主集中制为根本组织原则的政治制度,客观上要求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意识形态。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指导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和集中体现;中华民族精神和革命传统,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精神支柱;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建立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组成部分。维护、巩固、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体系,是巩固国家安全的有机组成部分。
当今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处于低潮,中国又处于改革开放的关键阶段,意识形态领域呈现多样化的格局;既有健康进步的社会思潮,也有消极腐朽的观念意识,还有敌对的思想理论。从总体上说,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主要面临以下挑战。
第一,社会主义制度还不成熟、不完善,为反动的、腐朽的意识形态的存在提供了空间。建立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制度,并不意味着建立完整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新中国是从旧社会脱胎而来的,“它在各方面,在经济、道德和精神方面都还带着它脱胎出来的那个旧社会的痕迹”[6]304。封建主义、资产阶级思想意识的长期存在,国家机构中官僚主义作风的存在,国家制度中的某些环节、某些方面的缺陷,都会影响人们对政党、国家、社会性质的认同感。新社会的创建和发展,是在同旧制度、旧思想、旧习惯、旧势力的斗争中开辟道路的。
第二,改革开放进程中的负面影响,造成精神文明建设的软弱状态。随着所有制结构、分配结构的变化和社会生活的多样化,人们的利益追求、价值取向、思想意识出现多样化的趋势,导致人们在国家安全、社会发展、生活幸福等根本利益一致的情况下,出现各种各样的利益矛盾和观念冲突,构成对共同的价值观念和思想基础的冲击。特别是诸多党员干部丧失理想,泯灭信念,忘记宗旨,败坏道德,违法乱纪,以权谋私,假公济私等行为,严重侵蚀了党的性质宗旨、价值体系和革命精神。许多腐败案件表明,领导干部首先在理想信念、价值观念、道德取向上出现缺口,继而把权力作为牟取私利的工具,把公有财产作为中饱私囊的来源。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一旦动摇,什么都会随之动摇。“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打铁需要自身硬”,构建意识形态自身的安全仍然任重道远。
第三,阶级斗争的客观存在,致使意识形态领域谁战胜谁的问题依然没有解决。改革开放是一场试验,依然存在失败的危险。所谓失败,就是退回到资本主义道路上去。一些妄图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利益集团,也妄图扭转中国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阶级斗争仍然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在一定条件下还可能激化。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谁战胜谁的问题,还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才能解决。列宁指出:“问题只能是这样:或者是资产阶级的思想体系,或者是社会主义的思想体系。这里中间的东西是没有的……因此,对于社会主义思想体系的任何轻视和任何脱离,都意味着资产阶级思想体系的加强。”[7]326-327
第四,西方敌对势力的“和平演变”战略威胁意识形态安全和国家安全。西化、分化、弱化中国,是西方敌对势力的长期战略。“和平演变”的主要战场在意识形态领域;主要形式是向中国传播和渗透资本主义的思想、理论、价值观念,妄图使中国走上资本主义的道路。美国兰德公司1999年制定的对华战略,第一步就是在意识形态领域西化中国;2001年香港《广角镜》披露的《美国中情局对付中国的十条诫令》,其中7条都涉及颠覆中国社会主义的思想理论、价值观念、道德规范、精神支柱。美国战略家也懂得“攻城为下,攻心为上”的策略。一旦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解体,那么四项基本原则也会随着瓦解。苏联解体的思想根源之一,就是戈尔巴乔夫等人用“民主的人道的社会主义”来代替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导致人们对社会主义失去信心。习近平指出:一个政权的瓦解往往是从思想领域开始的,政治动荡、政权更迭可能在一夜之间发生,但思想演化是个长期过程,思想防线被攻破了其他防线就很难守住[1]465。殷鉴不远,应当警醒。
第五,诸多社会思潮的滋长威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当前对马克思主义构成挑战的主要有历史虚无主义、新自由主义、民主社会主义、“公共知识分子”等思潮。历史虚无主义根本否定党和人民的革命历史,否定共和国建设的成就;其目的是为中国转向资本主义轨道制造舆论根据。新自由主义从经济结构、民主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等方面,都标榜和仿效西方资本主义。民主社会主义宣称,只有它才是救中国和发展中国的唯一思想理论,其实质还是走西方资本主义道路。公共知识分子标榜由不受党派制约的人员,建立价值判断中立的政权机构,目的是偷梁换柱地取消党的领导地位和四项基本原则。
无论哪种对意识形态安全构成挑战的因素,都是与四项基本原则背道而驰的,都是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体系根本对立的。马克思指出:“如果从观念上来考察,那么一定的意识形式的解体足以使整个时代覆灭。”[8]170维护意识形态安全,事关国家、民族的前途和命运,不能不有效应对。
维护意识形态安全,就要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守道路自信,划清中国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界限。道路是具有决定意义的因素,讲清楚中国选择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科学性、合理性,讲清楚为什么选择这种道路而不选择别的道路,以及这条道路承载的历史使命,并最大范围地形成共识,是回答各种意识形态挑战的最有力的思想武器。近代以来,中国深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多重压迫,国家领土和主权遭到侵犯,政府受外国势力的制约,无法构建完整的经济体系,人民的基本生存权、生活权得不到保障。“百年魔怪舞翩迁”是旧中国的真实写照。新中国的成立,才真正实现了国家独立、民族解放、人民自由。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才能发展中国,是历史证明的结论,是中国人民最可珍惜的基本经验和社会成果,岂容资产阶级政客及其思想家所能动摇?
维护意识形态安全,就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理论成果的指导地位,坚守理论自信,划清马克思主义与反马克思主义的界限。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科学武器,是唯一能够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取得胜利的行动指南。四项基本原则从经济基础、国家制度、思想文化、社会主体等社会结构各方面,规定了中国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建设什么样的社会、沿着什么样的方向前进、达到什么样的目标等最根本的问题。四项基本原则是配套工程,不可分裂,放弃任何一个方面,整个社会主义大厦都将倾覆。维护意识形态安全,最基本的是维护四项基本原则的安全。因此应该反对任何形式的马克思主义“过时论”、“学派论”等错误观念。
维护意识形态安全,就要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坚守制度自信,划清社会主义制度同资本主义制度的界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坚持把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同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各方面的体制机制等具体制度有机结合起来,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承载着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具体化和制度化的内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和制度,在其实现途径、行动指南、根本保障上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国内外敌对势力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发难,诸如“国家资本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中国特色资本主义”等观点,归根到底集中在所谓“中国选择的道路错了”、“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带来灾难”、“坚持马克思主义是搞文化专制”、“共产党是一党专政”等论断。增强中国道路、中国制度、中国经验的国内感召力、凝聚力、向心力和国际影响力、示范力、吸引力,是维护意识形态安全的根本之路。
三、巩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的若干途径
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人们有言论自由和思想自由的权利。意识形态领域的交锋是客观存在的现实。既不必惊惶失措,也不能视而不见;既要在战略上藐视错误思潮,也要在战术上稳扎稳打,建设固有的精神家园,扩展思想疆域。
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打牢意识形态安全的定海神针。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而不是可有可无的思想流派;是人民群众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争取自身解放的行动指南,而不是一成不变的教条。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是意识形态安全工程的基本建设。巩固和扩大公有制的主导地位和力量,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是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经济和政治基础;否则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巩固和发展四项基本原则,不能将马克思主义独立于四项基本原则之外;否则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将失去基本架构。把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结合起来,提高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实效性,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的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扩大马克思主义的群众基础;否则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将失去生命力。
应该继续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建设工程,构建马克思主义学科体系。倡导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宽广的胸怀对待其他哲学社会科学,坚持指导思想的一元化和思想文化多样化,制造良性互动的学术环境。反对教条主义、经验主义、实用主义、虚无主义地对待马克思主义,围绕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自觉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事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抵制放弃马克思主义的错误言行,与时俱进,赋予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
加强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是巩固意识形态安全的保障。加强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要求党制定关于思想文化建设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并使之上升为国家战略,扎扎实实地推进精神文明建设;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工程,为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创造丰富的物质基础和政治条件;坚持主旋律,发展先进文化,抵制和批判腐朽文化。加强对意识形态工作的管理权,要求利用国家政权的力量加强对电视、网络、报刊等媒体的管理,占领意识形态传播的渠道;要求对舆论媒体信息内容的监管,把严格执法和行政监督结合起来;要求公共媒体建立行业职业规范,共同营造传播正能量的舆论环境。
加强意识形态的话语权,要求建立中国特色的言语表达、传播体系,推进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时代化、中国化、大众化。转变攻防态势,主动宣传中国道路、中国精神、中国经验,把话语权和解释权通过中国声音表达出来。有针对性地揭露和批判西方鼓噪“中国威胁论”、“唱衰中国论”、“大国责任论”等陷阱,维护中国人民的核心利益和思想安全。如果自身没有理论自信和辨别能力,而随着西方政客和学者的论调左右摇摆,那么意识形态体系的崩溃,也会导致丧失独立自主权利,思想文化的独立是国家独立的组成部分和体现。
代表和维护人民群众合情合理合法的利益和意志,增强全国人民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是巩固意识形态安全的群众基础。中国共产党是无产阶级功利主义者,根本目的是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如果执政党侵害百姓的合法权益,却又要求被侵害者赞同执政党的说教,那将是妄想。马克思、恩格斯指出,“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9]286。执政党应该将人民群众的长远利益和当前利益,个人利益、集体利益和国家利益结合起来,维护群众的利益而不是损害弱者的权益,倾听群众的呼声而不是漠视群众的冷暖,做群众的公仆而不是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带领群众共同致富而不是搞两极分化,引领群众提升思想文化素质而不是愚弄百姓,与人民群众共享发展的成果而不是独享其成,这样,人民群众自然把执政党作为自己的贴心人。执政者指的路、讲的话、做的事才能有说服力,维护意识形态安全才会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巩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其基本途径是使核心价值观成为全体人民的自觉准则。核心价值观是一个国家、民族和社会团结奋进的思想基础。近代中国之所以一盘散沙,重要原因在于缺乏共同的经济基础和价值取向,武人争雄、军阀混战、百姓无权。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之所以能够众志成城、改天换地,在于高举马克思主义旗帜、共赴国难,为救国救民团结奋斗。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观念,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的奋斗目标,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价值取向,是正确处理国家和个人利益关系的选择标准。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观,是整个社会良性运转的精气神,是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关系的准绳。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个人层面的价值观,体现了个人的社会责任和个人修养的统一。如果人人都把践行核心价值观,化为内在的责任、权利和追求,那么就能构建“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统一意志又个人心情舒畅”那样一种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和社会秩序,任何歪门邪道、歪理邪说都会无所遁形。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并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实现的,这是涉及经济、政治、法制、思想文化各方面建设的系统工程。
巩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需要进行必要的有理、有力的斗争。理论斗争、政治斗争与经济斗争相比,其地位毫不逊色。意识形态领域的阵地,无产阶级不去占领,资产阶级就会占领。在涉及大是大非的原则问题、政治问题上,要敢于斗争。需要分清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对于恶意攻击中国道路、中国制度、中国经验、中国领袖人物形象的言论,违反宪法和法律的,应该依法给予惩罚;像处理薛蛮子、向南夫等网络大V的案例,就赢得了百姓的支持。对于大量的思想认识、学术讨论方面的问题,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自觉进行批评和自我批评。对于以学术讨论的名义推销西方民主模式等反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要敢于亮剑,敢于进行有理、有力、有节地批判;被动挨打或者“退避三舍”只会丧失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宣传阵地。对于“恨铁不成钢”的气话,则需要耐心地说服教育工作。要善于科学地运用对比研究的方式,指明人民应该选择什么样的生产方式、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相信群众具有正确的是非善恶曲直的判断标准。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巩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也是这样。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政党,党员干部不仅要在组织上入党,而且要在思想上入党,这是申请加入党的队伍的题中应有之义。只要全体党员信守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意识形态安全将保无虞。当然,思想观念的变化受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家庭等各种因素的影响,世界观的改造是须臾不可松懈的权利和义务。加强党的建设,建设一支维护国家安全的领导核心和骨干力量,培养党性强、作风硬、理论深、纪律明、本领高、文化好、敢担当、负责任的德才兼备的干部队伍,是维护和巩固意识形态安全的组织保证。党员干部要坚持不懈地加强马克思主义、中共党史、共和国史及其他文化知识、业务知识的学习,筑牢思想上的防火墙。自毁理想信念、自毁精神家园、自毁价值观念、自毁意识形态的长城,而去追求什么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利己主义,不但将会给党、国家、民族、人民带来的无法挽回的损失,也会给自己带来追悔莫及的毁灭。
要做到这些要求,党员干部应该多些学习的机会,减少应酬的时间;培养慎独的精神,锤炼为政的品质;思考奉公的道义,清扫贪婪的私欲;增强世界观的改造,树立优良的道德风尚。严明党的纪律,提高“研究无禁区、宣传有纪律”的自觉性,不得随意散布有害于国家和社会的言论。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重中之重,是组建知识结构、年龄结构、本领结构都比较合理的中共中央政治局,特别是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如果中共中央最高领导层对意识形态安全的利害关系保持清醒的态度,那么意识形态安全将不会出现大的问题。
参考文献:
[1]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5]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年谱(1949—1976):第5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
[6]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7]列宁.列宁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8]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9]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责任编辑刘自强)
收稿日期:2014-12-03
作者简介:刘仓(1975- ),男,河北滦县人,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副研究员,博士,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研究。
中图分类号:D60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3571(2015)02-0008-06
The Status, Essence and Main Countermeasures of
Ideological Security Strategies
LIU Cang
(Institute of Contemporary China Studies, 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Beijing 100009, China)
Abstract:The status and importance of ideology in the whole social structure determine the ideological security is an integral part of the national security strategy.Contemporary Chinese socialist ideological security faces a variety of challenges,but the essence of it is to adhere to our road,theory and system with full confidence.Specifically speaking,the most fundamental way to maintain the ideological security is to uphold the Four Cardinal Principles,consolidate the socialist system and stick to the guiding status of Marxism in the ideological field.Meanwhile,the leadership and management to the ideological work should be strengthened to safeguard the fundamental interests of the people in order to internalize socialist core values into people's conscious behavior.In this respect,the party cadres must lead by example.
Key words:Marxism; ideological security; national security; road confide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