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鸿洁
反义相成词研究综述
□谷鸿洁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不少学者对汉语词汇系统中一种特殊而有趣的词汇现象——反义相成词进行了广泛而深入地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以本体研究和汉语习得研究为面,以专题研究和系统研究为点,点面结合地对这一时期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分类、概括和评述,并提出新的研究视角,以期全面、系统地反映反义相成词的研究现状,为进一步研究这一词汇现象提供参考。
反义相成词本体研究汉语教学
反义相成词是由两个在意义上相反或相对的单音节词素组合而成的合成词(如“高低”“死活”“买卖”等)。无论是形式构造,还是意义内容,这类词均有其特殊性。在形式上,其特殊性表现为构成该类词的两个词素在意义上存在相反或相对的关系;在意义上,则表现为该类词的词义与其两个构成词素的意义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关系。近三十年来,关于反义相成词的研究主要围绕这两方面的特殊性展开,切入点则往往从本体研究和对外汉语教学两方面着手。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学者们就开始对反义相成词展开一系列的本体研究。其研究范围之广,研究程度之细,令人佩服。通过对这方面的研究进行梳理分类,我们发现其研究视角主要涉及两个层面:一是反义相成词的专题研究,二是反义相成词的系统研究。
(一)反义相成词的专题研究
从不同角度出发,反义相成词研究可以有很多切入点,这就形成了一个个关于反义相成词的专题研究。有的学者在某一部古代文献中,考察反义相成词产生之初的规律;有的则将研究视角放在反义相成词的形式或意义上,以探求其形式上的特殊性及词义与词素义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有的学者集中研究反义相成词中的副词,探究其意义上的变化及产生的语法作用。
1.古代文献中的反义相成词研究
魏达纯(1998)研究了《颜氏家训》中的反义词素并列现象,指出了反义词素并列后有的可以成词、有些则只能成为词组的事实。这其实反映了反义相成词产生之初的面貌,其中的词组在以后的使用过程中有可能词化。
汪梅枝重点考察了《论衡》中反义相成词的使用情况,指出《论衡》中存在同词素异字序的反义相成词,又从历时的角度与现代汉语中的相关现象作对比,阐明了二者在字序上的差异。此后,作者又发文(2015)比较研究了《论衡》与上古的反义相成词,发现《论衡》与上古的反义相成词既一脉相承,又推陈出新。这种历时比较的研究,深刻地揭示了反义相成词从古到今的发展演变规律,即字序由不固定到固定,词组经词化最终成词。无论是形式上还是意义上,反义相成词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2.反义相成词的意义和形式研究
意义层面,金硕(2007)运用认知语言学理论以及“概念要素分析法”,对反义相成词的词义发展进行了比较细致地归纳分析,揭示了反义相成词词义在构成词素义的基础上所发生的一系列复杂、深层次的变化;钱夏玲(2013)摆脱以往研究的框架,将研究视野集中到反义相成词的全称量限方面,指出反义相成词的词义在很多时候具有抽象概括性,是两个构成词素意义的上位概念,具有全称量限的特征,如“大”和“小”的意义都是比较具体的,但“大小”一词则是对“大”和“小”之间共性的一种抽象化概括,指“大小”的程度。类似的还有“快慢”指速度,“深浅”指深度,等等。这就从一个全新的视角探索了反义相成词的词义发展演变规律。
形式层面,杨吉春(2007)利用计量统计的方法,从语法、声调、意义三个方面分析了反义相成词的外部结构。他认为反义相成词两词素的排序与声调和意义的关系紧密,而与语法无关,同时指出义序的作用大于调序。这种量化的方法,使人们对反义相成词的形式构造规律有了直观和清晰的了解。
3.反义相成副词研究
张谊生在《现代汉语副词探索》一书中探讨了反义对立式语气副词的性质、功能和成因。不仅从共时平面角度考察了反义相成副词的构成类别与表达功能之间的关系,而且注重考察反义相成副词在汉语各主要次方言区的分布情况及近代汉语反义相成副词的形成历史。张进一步讨论了反义相成词意义虚化的动因和个性特征,认为具体义素的脱落和使用领域的扩大是反义相成词意义虚化的首要步骤。另外,分界消失、词义融合、语境吸收和重新分析等因素也是导致反义相成词词义虚化的有效机制。这本专著虽然只有部分章节涉及到了反义相成副词,但其研究的视野和角度无疑为后来的研究提供了借鉴。
傅杰(2006)一文从语法角度探讨了反义相成词作状语的情况,并重点分析了反义相成词作状语的基本类型及其作状语的理据,认为反义相成词作状语能够达到很好的修辞效果。任磊(2012)则重点研究了反义相成词中表示无条件关系的13个语气副词,并将其分成无特殊语义和有特殊语义两类,进而考察这两类词在语义及语用方面的特点。黄哲(2014)将研究对象进一步细化,只研究反义相成副词中表情态义的一个副词“高低”,不仅指出其整体词义超出了“高”和“低”这两个反义词素的意义之和,衍生出了表周遍性的意义,而且重点探讨了该词在河南南阳方言中的用法,并将其与其他方言、普通话及近代汉语中的用法作对比,尝试探索该类反义相成词的共性特征。此外,作者还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对反义相成词进行了研究,指出隐喻和转喻是反义相成词意义构建的两种机制。
(二)反义相成词的系统研究
谭达人(1989)从构成条件和意义特点、在词汇及语法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是不是词这三个方面研究反义相成词,认识到义序和调序制约着反义相成词词素的排序,同时认识到复合词的词义在构成成分意义的基础上会有引申、概括、抽象的变化,而且这种变化有不同的程度,可分为不同的等级。谭达人关于词形和词义方面的系统论述为后来的反义相成词研究奠定了基础。
郭奕晶(2000)从《现代汉语词典》和《汉语大词典》中搜集例词,详细分析了反义相成词的类型、特点、蕴含的社会文化意义、产生及发展、作用等方面的内容,认为反义相成词的产生符合汉语词汇由单音词变双音词的趋势。另外,汉民族的思维方式和修辞的需要也促成了反义相成词的产生。该文深刻认识到反义相成词在丰富现代汉语词汇和增强汉语表达力方面的作用,这是其他研究很少涉及的。
陈晓燕(2004)除探讨了反义相成词在结构和意义上的特点、影响词素排序的因素之外,同时注意到了利用一组或两组单音反义词构成的四字格短语,并对其结构类型进行分类,这是具有开创意义的。
这一时期对反义相成词展开深入研究的学者还有齐红飞、张谦、王冠、曾丹等,他们都对反义相成词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探讨,一致认为双音词的大量产生、汉民族的思维认知特点及行文修辞的需要是反义相成词产生的三个原因。另外,他们也都以不同的标准对反义相成词进行了分类。
除上述散见的文章以外,本世纪前10年还产生了一部系统研究反义相成词的专著,它就是杨吉春的《汉语反义复合词研究》。这部书系统而全面地讲解了反义相成词的产生发展、结构特点、词化和虚化、意义的演变等内容,是一部涉及面广、论述详细的研究反义相成词的专著。
韩丽丽(2008)首次提出“非偏义反义复合词”这一术语。通过对二百多个非偏义反义复合词进行深入研究,发现这类词的词素在生成词的过程中意义会发生根本性的质变,因此不能依据词素的意义推测词义,这就给第一语言非汉语的学生带来了理解和使用这类词的困难。在揭示该类词的词义在语义生成过程中的变异特征并运用义素分析法全面分析这一特征形成的深层原因之后,作者首次提出了解决这一教学难点的途径。这是将反义相成词的理论建构与汉语教学实践结合起来的一次有意义的尝试。
王敏兰(2013)也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研究现代汉语中的反义相成词。通过大量词例来说明反义相成词构成词素间的反义关系类型,并从反义义场的角度将其分为绝对反义、相对反义、关系反义和换位反义四种,从而有针对性地展开汉语教学。方颖(2014)依据《HSK考试的词汇等级大纲》,结合反义相成语气副词的语义、语法、语用等角度,深刻探讨了对外汉语教学时反义相成语气副词的教学策略。
综观三十年来汉语学界关于反义相成词的研究,不难发现,学者们大都将目光集中于反义相成词产生的原因、反义相成词词素排序的不均衡性(“死活”可以说,“活死”不能说;“出入”可以说,“入出”不可以说)、反义相成词词义与构成词素义之间的复杂发展演变以及反义相成词的对外汉语教学等方面,而没有开拓新的研究领域。
其实,关于反义相成词还可以有新的研究视角。这种反义对举组合成词的现象不仅存在于双字格,在四字格成语中也很常见,如“出生入死”“前因后果”“深入浅出”“喜新厌旧”等等,这类成语中所蕴含的规律也是值得探究的,而以往很少有研究涉及。此外,我们已经知道一些反义相成词的词义与构成词素义相比,抽象化程度往往较高,如“大小”指“大小的程度”、“远近”指“远近的程度”等;而另一些反义相成词的词义则会有很高的遍指度或泛指度,如“贵”和“贱”组合成“贵贱”一词后,便会激活一种“无论如何”的含义(他嫌太远,贵贱不肯去),诸如此类的还有“好歹”“高低”“死活”等,再如“寒暑”不再单指冬天和夏天,而是用来指整个一年,“首尾”也泛指“从开始到末了的整个过程”。为什么有些反义相成词具有较高的抽象化程度,而有些则具有较高遍指度或泛指度,这其中的差异应该也是有规律可循的,而以往的研究只看到了这种差异的存在,却没有解释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
反义相成词以其形式和意义上的特殊性得到了很多学者的青睐,相关研究也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但是我们也注意到,目前关于反义相成词的命名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术语,搜集到的资料里就有诸如“反义复合词、反义相成词、反义复词、反素词、极性对立词、反义语素复合词、对立词、反义连文词”等纷繁复杂的叫法,然而却都指同一种词汇现象。反义相成词的研究是没有止境的,未来应该在统一名称的基础上,立足于新的研究视野,探索反义相成词更多的规律。
[1]魏达纯.《颜氏家训》中反义语素并列双音词研究[J].东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1).
[2]汪梅枝.《论衡》与上古之反义相成词比较研究[J].时代文学,2015,(1).
[3]金硕.反义复合词词汇化过程中的语义发展[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4]钱夏玲.现代汉语反义复合词全称量限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5]杨吉春.论汉语反义复词的外部结构[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9).
[6]张谊生.现代汉语副词探索[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4.
[7]傅杰.浅谈反义语素复合词作状语[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4).
[8]任磊.现代汉语反义对立式语气副词的逻辑分析[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9]黄哲.浅析反义复合情态副词“高低”[J].语文知识,2014,(11).
[10]谭达人.略论反义相成词[J].语文研究,1989,(1).
[11]郭奕晶.反义相成词探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0.
[12]陈晓燕.现代汉语词汇中反义语素并行构词现象说略[J].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
[13]杨吉春.汉语反义复合词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2007.
[14]韩丽丽.非偏义反义复合词的语义变异特征及教学难点解析[D].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15]方颖.反义复合语气副词的对外汉语教学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16]王敏兰.论现代汉语反义复合词及其教学[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谷鸿洁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1008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