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孟春梅(1980-),女,江苏姜堰人,泰州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教育信息化。
一、引言
科尔曼在他的统计报告中曾经讲过:学校对于学生成绩的影响并不太大,父母、家庭是影响学生教育产出的最大因子。 [1]可见,家庭作为组成社会的一个小单元,家庭教育则是家庭的一项基本职能, [2]在学生的终生教育体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是引领孩子成长的第一所学校。因而,若想高质量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必须学校、家庭紧密联系,形成有效的互动合作关系,创建出有利于学生成长的良好学习和生活氛围。但从目前基础教育阶段教育管理的现状来看,家校互动合作在推进工作中仍存在若干困难问题,如家校互动合作的内容及方式比较单一、家校合作中家长仍处于被动地位等。本文在对周边学校、家长进行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家校互动合作中的学校、家庭以及社区等关系主体存在的问题来探究改善家校互动合作的方法和途径,建立起长效的家庭、学校、社会一体化的教育体系,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孩子的健康成长打下了良好基础。
二、家校互动合作中出现的问题
家校互动合作的目的是为了孩子健康成长,让他们更加充分地享受来自学校、家庭、社会给予的关心,同时能够快乐的接受教育知识。学校和家庭是家校互动合作的主体,良性的家校互动合作需要双方的努力付出。
1.学校的定位不清,相关家校互动合作制度不够完善。由于受传统教育的影响,在现行的家校互动合作过程中,学校仍然发挥着领导作用。部分学校领导认为,学校拥有大量的专业教育工作者,教师们不仅拥有专业教育理论和实践知识,同时,相对于家长、社区工作人员这些非教育工作者而言,他们更为熟悉学生的成长规律,解决学生问题更加得心应手。因此,很多学校在定位自身角色时仍然觉得自身具有更多的特殊性和专业性,将话语权掌握在校长和教师手上,教师处于绝对的支配地位,家长并不能直接干预学校日常的教育教学和决策工作,家长参与也就沦为了一种走过场的形式。虽然国家已经出台了一些关于家校合作的教育法规政策文件,但这些法规中也仅仅强调家庭要配合学校、学校要指导家庭教育,并没有赋予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管理的权利,这不利于发挥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管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问卷调查中,19.6%的家长不知道学校是否设有家长委员会。在家长访谈过程中,一位家长反映孩子所在学校也成立了家长委员会,每个班级产生两位家长代表,被访谈家长就是孩子班级的一个家长代表。每学年初,学校召开一次家委会。会议上,校长和学校相关部门的领导介绍学校的规章制度和当年的工作安排,而家长代表只能列席听取报告,被动接受学校安排,并不能提出建议,更不能对学校的管理进行全方位的监督。此外,该家长也表示,学校和班主任也告知家长该校设有网上家长学校,但并未定期召集家长进行讲座培训及辅导。
2.家校互动合作方式不够多样。问卷调查中,“有效的家校联系方式”选择项中,家长选择最多的方式分别为家长联系卡、电话交流、上下学接送时与老师交流、班级QQ群交流,所占比例约为82. 7%、46. 4%、38. 5%、33.2%。调查结果表明,在家校联系中,过去教师经常使用的召开家长会、家访这些传统的联系方式,因其操作的困难性、联系的低频率,如访谈中部分家长反映孩子班级家长会一学期才召开一次,极少数甚至未开过家长会,造成了家长和教师交流的不通畅,反而被家长舍弃。对于面对面的家校联系方式,因现在学校更为安全的管理方式,家长不方便直接走进校园,更多家长利用上下学接送时与老师交流,3~5分钟的一对一交流,较为方便地了解学生在校和在家的表现,反而被家长更为青睐。但因交流时间较短,家长只能浅层面的了解,并不能深入参与到学校的教学及管理工作中,而随着家长自身教育知识和素质的提高,这种短暂合作交流方式并不能满足这部分家长的需求。此外,不少家长自发建立了班级QQ群,教师也被邀请加入,只是时间长了后,QQ群往往变成了家长询问学生作业、互相交流感情的场所,教师在其中发言较少,家校联系效果大打折扣。现今政府和学校大力推行的“家校通”,更多家长表示家校通短信往往是老师发家长收,而家长回复给老师的短信,却不常得到老师的回复,单向的联系,家长仍处于被动地位。
访谈中,部分家长表示学校举办过相应的家校互动合作活动。其中开放日是最主要的家校互动活动方式,81.63%的受访家长参加过开放日活动。但开放日活动一般每学期举办一至两次,每次半天,学校会对家长进行分组,每位家长大概可以去教室听一节课,家长可以通过课堂了解教学环境、教师的授课情况、学生的学习状态,但因在上课期间,家长并不能随意走动,也不方便跟老师沟通,因而活动仍属于低层次的参与,合作的深度不够。
3.家庭组成的多样性影响家校互动合作效果。不同的家庭,家长的文化教育背景、家庭的结构组成、家庭的经济状况等都会影响家长对于子女的成才观念和教育要求,也就导致他们对于子女的教育观念不相同,对家校互动合作的参与态度和意愿大不相同。
三、结论和建议
1.完善家校互动合作制度体系、健全家校互动合作的组织结构。2012年6月教育部颁布的《依法治校——建设现代学校制度实施纲要(征求意见稿)》中,规定“家长委员会承担参与教育工作、参与和监督学校管理、促进学校与家庭沟通、合作等职责,其成员由家长民主选举产生。同时也明确要保障家长对学校办学活动和管理行为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3]因此,在家校互动合作中必须摒弃传统观念,必须树立平等的家校互动合作理念,即在孩子的教育过程中家庭与学校具有完全平等的关系。现代学校发展更加趋于开放化、民主化、多元化,需要更多的社会元素参与管理和建设,这就决定了学校不可能永远高高在上,家庭和社会的参与不可或缺,树立平等的家校合作理念是教育发展的需要。
(1)建立完善的家校培训制度。学校应成立家长学校,定期举办家长培训班,逐步提升家长对教育的认知水平以及家庭教育的能力,这样才能让家长走近学校,理解学校的教育规划,认同教师的教育理念,从心理上接受家校合作。
(2)建立家校共管制度。学校应联合教育主管部门、学校领导和家长代表组成家长委员会并将工作落到实处,让家长真正参与到学校的管理中来,监督学校的教学运营,同时为学校的发展建言献策。家长代表由各个班级的家长选举产生,在家长中有一定“威望”,他们可以起到桥梁作用,能够协调学校、教师和家长之间的关系,解决一些矛盾冲突,帮助学校组织各项家校互动活动,更好地进行家校互动合作。
2.因地制宜,提升家校互动合作的层次,发掘更加丰富多彩的家校互动活动。学校所处的区域环境、教师的施教和管理风格、学生的个性、家庭的多样性等因素都会影响家校互动合作的效果。因而,在家校互动合作中,要因地制宜,选择合适的方式开展家校互动活动,充分促进教师和学生、父母和子女、家长和老师之间的交流,让先进的教育理念、创新的思维方式、丰富的知识内容在彼此之间的传递。
(1)保持传统的家校互动联系方式。家访和家校联系册,虽是最为传统的家校互动合作方式,但是对于了解学生个性和学生家庭情况却最有效。家校联系册每周或者每天发放一次,教师需要收集家长的反馈意见,从中分析出家庭的具体情况,家长对于学生的成才观以及教育需求等相关信息。根据收集的信息,教师再进行有针对性的家访,家访的方式也可以多样化。例如,在一个学生的家校联系册上,家长突然数周都未有反馈意见,同时发现学生的精神状态也不佳。通过侧面了解,知道该学生父母刚刚离异。教师就需要区别对待该学生,增加容忍度,多一些关爱,帮助学生从低落、失望甚至压抑的状态中及早走出来。同时应进行家访,但和家长交流过程中要关照到家长的情绪和感受,同时也告知家长其子女的心理状态,激发家长对于学生的关心,家校互助共同帮助学生顺利度过难关。总之,家访工作的有序推进,可以化解矛盾,解决教学过程中的问题。
(2)定期召开家长会。可在开学初、期中都召开一次家长会。通过观察日常接送学生的家长情况以及和学生交谈了解,我们可以举办形式多样的家长会。如,部分家庭中父亲忙于事业,参与家校互动的时间较少,就可以专门组织父亲参加的家长会,使家长会更具有针对性。家长会上,除了向家长介绍近期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也可以宣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解决目前学生管理中比较突出的问题,讲述学校开展各项活动的必要性,让家长了解和理解学校的举措。同时,也要认真听取家长对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的意见,使家校合作能更上一个新台阶。
(3)设立家长开放日。为密切家校互动联系,增进亲子关系,学校可联合家长委员会定期举办“家长开放日”活动,由家长委员会负责安排家长的听课活动,让家长走进学校,坐进课堂,近距离观察了解孩子在校的学习和生活状况,与老师面对面交流,发挥全体家长参与学校管理的积极性,拓展家庭教育的空间。听完课后家长可填写《家长观摩教学反馈表》,家长委员会收集整理后反馈给学校和相关教师,进一步促进了教学的改革。
(4)开展读书节、感恩教育、家长义工队等多样化的活动。学校可以以班级为单位开展美文诗歌诵读、读书节等活动,要求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选择好的文章诗歌进行诵读,同时开展亲子阅读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朗读习惯,让“书香校园”延伸出“书香家庭”, [4]让亲情在阅读活动中升华。
同时充分利用各种传统节日对学生进行教育。在母亲节、感恩节、教师节开展了感恩教育,比如给父母、给老师等送一束康乃馨,写一封感谢信,同时要求收到信件的家长、老师也给学生回一封信,让师生之间、亲子之间增进沟通,密切情感,了解各自的内心需求,化解相互间的矛盾,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家长们也可以相互之间传阅信件,交流心得,让更多的家长懂得如何与孩子沟通,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有效衔接。
因家长的教育背景、经历、家庭经济情况等有所不同,家长对于教育的理解和支持度也就大不相同。有些家长很支持学校和老师的工作,有些家长认为自身能力有限,虽知道家校合作很重要,但是不知道怎么进行家校合作;还有些家长比较质疑教师的能力,对于教师和学校的安排爱理不理。针对家校互动合作中出现的这些问题,学校可以组建家长义工队,充分考虑家长的技能和特色,如有些家长社会活动能力较强,可安排家长为家校互动合作募集活动资金;有些家长是技术工,可以帮助老师做教学道具,年纪较大的家长可以帮助做活动的组织联系等工作,让家长们都能够发挥特长,充分参与到家校合作中来。
此外,随着计算机网络的迅猛发展,学校应充分利用网络,建立家校通,为家长与学校、家长与家长之间搭建平台,教师可将每周家校联系卡、一些先进的教育理论、教育经验,教育问题的处理方法等及时放在平台上,与家长共同探讨家教的方式、方法。
总之,在家校互动合作中,要倡导多边互动,老师和学生、父母和子女、家长和老师、家长和学校之间都应不断对话。学校建立完备的家校互动合作制度,组织家庭教育培训,定期开展家校互动活动,提高家长的信任感和对家校合作的参与热情,更好地促使家长由局外人变为局内人。当家长能以局内人的身份参与到学校管理决策时,会有更多的认同感和责任感,有利于推动家校合作的建设,更好的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