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丽丝·门罗作品中情与理的冲突

2015-02-28 05:01史津铭
新疆职业大学学报 2015年1期
关键词:海蒂艾丽丝格兰特

史津铭

(新疆大学 人文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46)

艾丽丝·门罗作品中情与理的冲突

史津铭

(新疆大学 人文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46)

选择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艾丽丝·门罗的作品,例如《你以为你是谁》中的海蒂小姐,《逃离》中的贾米森太太,以及《熊从山那边来》中的格兰特等人物形象。通过对他们的形象进行分析,发现他们不仅学识很高,而且通情达理,是十分优秀的个体。但是,他们都处在一种相似的失败、孤独的处境之中,而造成这种困境的深层原因是情感与理性之间无法解决的永存冲突。

艾丽丝·门罗;人物形象;情理冲突

艾丽丝·门罗(Alice Munro,1931-),加拿大人,是当代文坛上极负盛名的女作家之一,于201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被誉为“当代短篇文学小说大师”。她的作品风格清新朴素,在平淡中透露出真实的感情,并揭示出平凡事件中的深刻意义。

1931年,门罗出生于安大略省的一个牧场家庭,母亲是一位教师。也许是与其母亲的职业有关,在门罗的作品中,我们总能看见从事教师职业的人物形象。如《你以为你是谁》中的高中英语老师海蒂小姐,《逃离》中教植物学的贾米森太太,以及《熊从山那边来》中的大学老师格兰特。不少学者认为门罗是一位写实主义作家,例如,在《艾丽丝·门罗:书写自己的人生》一文中,作者罗伯特·撒克认为,门罗的作品是与其生活经历紧密交织在一起的。正是从对真实生活的感悟出发,门罗笔下的人物形象才具有许多共同之处,并都处在一种相似的尴尬处境之中。

一、优秀的公共人

艾丽丝·门罗笔下的人物都是优秀的个体。作为知识分子,他们具有高于常人的学识,受人尊敬,不但对自己的职业十分尽责,他们通情达理,在面对问题时能够勇敢地正视现实。

《你以为你是谁》中的高中英语老师海蒂小姐的“教龄比其他几位老师的教龄加在一起还长,她比校长还重要”。①艾丽丝·门罗.你以为你是谁[M].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9.她的样子并不凶,但身上威严的气质却可以镇住学生;她非常讲究秩序。在露丝狂妄自大地认为自己会背诗而没有抄下来时,她牺牲自己的时间,单独给露丝上了她认为比任何时候都重要的一课,并告诉她“你以为你是谁”的道理。海蒂小姐不仅向学生传授知识,更注重比知识更重要的人生哲理,这不是所有老师都能当作自身责任去做的。虽然米尔顿被人认为头脑不正常,并且时常干出一些让她们蒙羞和丢脸的事情,可是作为姨妈,她和她的孪生姐妹却坚决不同意把他送到疯人院。她们细心料理米尔顿的日常生活,给他理发、织帽子、穿雨衣;她们给他安排活干,让他能实现自己的价值,比如在教堂看管自来水笔等,即使米尔顿搞砸了,她们也只是正视现实,宽容他,表现出了对家人的慈爱。

《逃离》中的贾米森太太是一位富有学识的植物学教师,她被利昂称作“多萝西·华兹华斯”②多萝西·华兹华斯(Dorothy Wordsworth,1771-1855),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威廉·华兹华斯的妹妹,著有日记多种,显示出她也很有才能。转引自:艾丽丝·门罗.逃离[M].李文俊,译,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9:29.,这从侧面衬托出贾米森太太的优秀。贾米森太太对家人和朋友也非常关心,例如在卡拉万分痛苦地想要摆脱她丈夫克拉克的时候,贾米森太太无私地给她提供食物、衣服、金钱,并联系了多伦多的朋友给卡拉提供住宿,真诚地为能够改善卡拉的境遇而努力。她并没有因为卡拉是她花钱雇来的仆人而居高临下,她不仅对卡拉的帮忙心存感激,而且还将卡拉视作与自己完全平等的朋友,在去希腊度假时也不忘给她带礼物。贾米森太太的亲切、友好也一度让卡拉觉得有安全感。在卡拉逃离失败后,面对克拉克的责难和卡拉的厌恶,贾米森太太没有为自己不应受到的对待而生气,更没有逃避问题,而是勇敢地采取她认为最好的方式来解决——给卡拉写信表达自己的想法和真诚的祝愿,由此可显现出她所具有的高尚的人格和宽阔的胸怀。

《熊从山那边来》中的格兰特首先是优秀的大学老师,在他的课上,他对选他课的“有志成才”的已婚妇女发出警告,让她们知难而退,这说明他对工作非常负责,不希望她们把他的课当成儿戏。在课堂上,他背诵《胡夫奥劳松》一诗,更是博得了曾向他示威的学生的喝彩。只有真正优秀的人,才能使反对他的人也能够心悦诚服地喝彩。

格兰特在家中是一个好丈夫,他从未夜不归宿,在妻子菲奥娜患上失忆症之后,他并没有嫌弃妻子或自怨自艾,而是尽力解决问题,不让妻子单独外出,看护着妻子。在疗养院中,妻子忘记他,和奥布里相好,这时尽管格兰特在内心有着激烈的斗争,怀疑自己作为丈夫的权利,却没有责怪妻子,更多的是体恤妻子,努力削减探望的次数,以免让妻子感到不快。这对于男人天生的占有欲来说,是艰难的决定,但是格兰特为了让妻子免于尴尬,甚至没有提起他们是夫妻,并为了妻子的健康请求奥布里陪伴妻子,而将自己的感受放置一旁。正是因为他心中无私的奉献精神,才能做出这样伟大的举动。

二、失败的独行者

尽管门罗笔下的人物学识优秀,具有高于常人的良好品质,却往往处在一种优秀与失败并存的尴尬处境之中。在他人眼中,他们的形象是固执、多余、妄想的,带有贬损化的色彩,不能被人们所理解;对自我而言,他们虽然内心有一份坚守,却无法实现内心的坚守,他们的所作所为合情合理却无法带来正面的效果。他们困顿而隐忍,坚守却孤独,最终只能以苦涩的和解态度对待生活。

《你以为你是谁》中,海蒂小姐明知卫理公会在汉拉蒂大势已去,但由于受她祖父曾主持《圣经》讲习班的影响,明知不可行而为之,请人们在请愿书上签字,签名会非常滑稽地失败了,宛如一出闹剧。她被人们当作笑柄看待。但她却没有丝毫不满,她只是尽力去做她认为应该做的事情。她威风不再,颜面扫地,然而没有人同情她,弗洛甚至觉得看她颜面扫地非常高兴。最终,她只得在人们的笑话与不屑中孤独退场。

《逃离》中,贾米森太太认为命运应当由自己掌控,出于这样的信仰,她引导卡拉一步步地说出自己内心深处的想法,并向卡拉提供了自己最大的帮助——衣食住行各个方面的,其实她自己这时也处在丈夫去世的困境中。但是,不是所有人都能轻易掌握自己的命运的,卡拉的情绪化造成了她失败的逃离,也使贾米森太太的努力变成徒劳,从而上演了戏剧化的一幕。克拉克上门羞辱了她,说她多管闲事,卡拉也不想再见到她。事情的结果背离了贾米森太太帮助卡拉的初衷,她的好意相助带来的却是不屑和敌意。最终,她虽然写信祝卡拉和克拉克幸福,但是她也没能在自己不断遇到的变数中坚守自己的信仰和掌握自己的命运,她向卡拉妥协了,自己也为了逃离这一切而搬了家。

《熊从山那边来》中的格兰特坚守着对妻子的陪伴和照顾,为了让妻子能够健康地活下去,他不顾自己的醋意和作为丈夫的权利,抛开面子,请求奥布里的妻子玛丽安让奥布里重回疗养院。但是,由于没有金钱的顾虑和对实际生活的问题考虑不周,他被玛丽安认为脱离实际,生活在幻想中——他的家人曾经也这样认为。最终,当他发现只有背叛妻子才能成全他对妻子的爱时,他对生活和解了,甚至对自己能够引起别的女人的好感而感到满足。在他的内心深处,他明白这只是一个笑谈,自己妻子的幸福竟然要用自己的轻薄和背叛而获得,这是多么的荒诞和矛盾!然而,虽然他的内心刺痛,却无能为力,他只能这样选择,陷入两难的尴尬局面。

三、永存的情与理

不论是《你以为你是谁》中的海蒂小姐,《逃离》中贾米森太太,还是《熊从山那边来》中的格兰特,他们不缺少行动和努力,也足够通情达理。海蒂小姐组织签名会的行动是需要巨大勇气的,贾米森太太原谅卡拉的宽阔胸怀也让人敬佩,格兰特对妻子的爱更是让人动容,不是每个丈夫都能做到将另一个男人作为礼物送给自己的妻子,即使不考虑自己的感受,也很难承受他人的评价和指点。这三位人物都做到了常人很难做到的事情,这本身就是一种牺牲。但是,尽管他们都很优秀,最终却都不可避免地处于一种极为相似的失落而不知归路的尴尬处境之中。按照常理,“一份耕耘,一份收获”,但是对于他们来说,即使付出得再多,所得到的也总是与自己所期许的结果背道而驰。

究其深层原因,门罗短篇小说的可贵之处也正在于此——即通过对平凡生活中人们境遇的描写,传递出耐人寻味的生活的深度与真实,展现出我们每个人都不可避免地会遇到的情与理的冲突。这是一对永存的,无法解决的二元对立的冲突。

海蒂选择坚守信仰,结果是被人当作笑话看待,假如她做出的是相反的选择,以她的性格是无法心安理得的。坚守信仰没错,相反顺从现实也没错,但不管怎样选择,结果都是错的——这就是感情与伦理的冲突所产生的矛盾,在这种无法调解的矛盾中,海蒂小姐只能选择以飞蛾扑火的姿态来维护自己最后的尊严。

贾米森太太也是如此。她和卡拉之间仅仅是以金钱为纽带的雇佣关系,卡拉需要金钱,而贾米森太太需要劳动力,二者的关系仅此而已,两不相欠。因此,在卡拉向她哭诉她再也受不了她丈夫的时候,她并没有义务一定要为卡拉做些什么。或许是由于贾米森太太一直以来对卡拉的好感,或许是她富有同情心乐于助人(小说中提到经常有学生向贾米森太太哭诉,说明她能助人解决问题),总之,贾米森太太对卡拉产生了感情,这种感情使她做出了帮助卡拉的决定。

贾米森太太善意的决定并没有错。但当帮助卡拉这个决定导致错误的后果时,她无法责备自己:因为如果她不这样做,卡拉就会继续处在痛苦之中,而她自己也会感到自责;她也无法责怪卡拉:毕竟这是卡拉的生活而不是她的,如果卡拉觉得回家是幸福的,她就没理由反对。

在整个事件的过程中,贾米森太太有着掌控命运的渴望,却无法掌控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她善意且无辜,却不得不忍受克拉克的责问和卡拉的远离,为所产生的结果负责。于情,她是一个合格的朋友,于理,她相信命运应该由自己掌握。虽然于情于理她都没有错,可是情与理一旦发生冲突,就使她处在了进退两难的境遇中。

格兰特的尴尬处境也与另外两位人物极为相似。这段与妻子相濡以沫了几十年的婚姻因为妻子记忆的缺失而走向了尽头。但是他仍旧执着地爱着他的妻子,对他来说,妻子记不记得自己不重要,重要的是他能够以她所想要的方式,让她过得开心幸福。于是他选择让奥布里回到妻子的身边。

他如果选择让妻子幸福,自己就必须背叛妻子,必须忍受另一个陌生女人,甚至要忍受自己内心深处的自嘲;格兰特最终选择了他明知道不光彩的行为。不是他缺乏理智,也不是他薄情寡义,只是在情感与理智的冲突面前,格兰特无法选择,却不得不做出选择,并且向这种选择妥协。

四、结语

生活是一个难题,在生活中,人们不是总能做出正确的选择,也不是什么事情都是能够选择的。但是,当面对这种无法选择的境遇之时,应该于情还是于理,门罗笔下的人物都做出了自己的选择,不论结果如何,他们都勇敢面对了。因为正是这种不确定性、恍惚的美才是生活的真实面目,才能让人体会到生活的矛盾与冲突带来的艺术美感。

[1] 艾丽丝·门罗.你以为你是谁[M].李文俊,译.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9.

[2] 艾丽丝·门罗.熊从山那边来[M].李文俊,译.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9.

[3] 艾丽丝·门罗.逃离[M].李文俊,译.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9.

On the Conflict of Sense and Sensibility in Alice Munro’s fiction

SHI Jin-ming
(School of Humanities,Yili Normal University,Urumqi,Xinjiang 830046)

I select the fictions of Alice Munro who is the one of the Nobel Prize winners, those characters include Miss Heidi in “Who Do You Think You Are?”, Mrs. Jamieson in “Runaway”, Mr. Grant in “The bear came over the mountain” and others.By analyzing their images, I found that they are very knowledgeable, understanding and reasonable as well. They are all excellent individuals. However, they are caught in a similar failure and lonely situation. The real reason of this predicament is the perpetuating and unsolvable conflict between sense and sensibility.

Alice Munro; Miss Heidi; image of the character;conflict between sensl and sensibility.

I106.4

A

1009-9549(2015)01-0039-03

2014-02-19

史津铭(1989-),女,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现当代文学研究.

猜你喜欢
海蒂艾丽丝格兰特
格兰特船长的儿女
海蒂和爷爷(中)
艾丽丝·门罗短篇小说的哥特元素探析
燕南飞
伤病专家 格兰特·希尔
艾丽丝·门罗小说《忘情》中的图书馆意象
小木屋里的幸福时光
用“良药”换回宝马
海蒂·霍尼曼的纪录视界
20年后的子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