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三贴近”原则与我国新时期广播电视新闻评论的嬗变

2015-02-28 04:30朱思育
新闻研究导刊 2015年17期
关键词:三贴近时期广播电视

作者简介:朱思育(1962—),男,吉林长春人,吉林电视台主任记者。

摘 要:党中央曾经对新时期的广播电视新闻改革提出了“三贴近”的要求,那就是广播电视新闻改革要“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这也是广大群众对新闻报道工作的期望。“三贴近”原则从确立开始就逐渐融入到我国新闻改革的实践当中,事实证明它是符合新闻规律的。那么在新时期,我国广播电视新闻改革是怎样实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要求的呢?本文将在理清广播电视新闻改革与“三贴近”关系的前提下,具体以广播电视新闻评论的革新为切入点,阐述我国广播电视新闻评论的新变化。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15)17-0093-01

一、概念界定:何谓“三贴近”和“新时期”

首先明确一下“三贴近”的定义:“三贴近”原则是2005年被提出来的,指的是“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这一原则在对新闻基本规律高度总结和提炼的同时,又认识到了宣传思想工作的规律,对新闻的采写编评都有很重大的影响。而“新时期”指的就是改革开放至今这三十几年的时间,值得注意的是,新时期到来之后,“三贴近”原则还没有提出来,但新闻界开始从反思“文革”悲剧的过程中走向“新闻本质的回归”,新时期的新闻改革就在回归新闻本质的实践中展开。而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媒体资源呈现出过量过剩、甚至爆炸的特点。作为传统媒体或者新兴媒体,适应市场和受众对新闻信息的需求,积极将社会改革中的新人、新事、新风尚宣扬出去,不仅是对新闻价值的有力践行,而且也是对新闻界“三贴近”原则关键举措的积极回应。在这种背景下,新时期广播电视新闻改革牢牢抓住了“三贴近”原则,以更好地适应市场和受众。

二、“三贴近”原则背景下的广播电视新闻评论的嬗变

“三贴近”原则被提出来后,在这种精神的指引下,广播电视新闻评论经历了什么样的嬗变呢?

我国自有职业记者起,新闻评论就作为一种独立的新闻体裁而活跃在历史舞台上,广播电视新闻评论以其特有的传播速度更是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在新时期,新闻事业改革不断向深推行,人们对广播电视新闻评论的定位也开始了新的思考。人们逐步认识到,广播电视新闻评论是新闻媒体就当前发生的重大问题或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新闻事件发表看法、阐述观点的一种政论性文体,它代表和反映的是媒体或者个人的理性思考。它既是对党的重大方针政策的传达,也是媒体人在深刻领会其精神实质的基础上,结合读者对象的实际来进行进一步解读和阐释的文本。另外,不管是大的媒体单位报道风格的转变,还是小的具有群众性的新闻栏目的开通,从风格到栏目再到具体的每一篇新闻报道都更加贴近生活、实际和群众。这样当人们再次提到新闻时,脑中浮现的就不再只是呆板的印象,而是有趣、有料、实用。也就是说,广播电视新闻评论逐步向新闻规律回归,已成为新时期评论的鲜明走势。具体而言,有以下两个方面的特点:

(一)新时期开始,广播电视新闻评论的理性化回归

中国广播电视评论起步于1980年。电视述评栏目《观察与思考》在中央电视台的开播,拉开了我国电视评论发展的序幕。1993年中央电视台的《东方时空》横空出世使得新闻评论节目强势回归,一播出就在人们心目中占据重要位置。同时,这个节目的火热也对地方媒体带来一定影响,地方版的“东方时空”也相继出现。这些新闻评论栏目时效性强、观点鲜明、题材大胆,发挥着舆论监督的重要作用,迅速受到热捧和关注。

总之,在不同的媒介上,不管是从我国新闻评论的整体面貌特征,还是具体栏目节目和新闻评论文章的特点来说,广播电视新闻评论都发生了很大的转变——从务虚到务实,从上纲上线、感性偏激到理性注重事实和新闻价值、新闻规律。特别是在1987年后,事业单位开始实行企业化的管理方式,传媒事业在市场运作的时候有了一定的主动权。广播电视新闻传播事业也逐渐从阴影中走出来,开始探索新闻业务和新闻体制如何按照新闻规律来进行改革,逐步恢复到以新闻为本位。行业人员也开始理性看待受众与媒体、政府的关系,理性认识新闻事实与新闻价值、新闻规律的关系,这些都构成了当时广播电视新闻评论嬗变的一个重要方面。虽然当时“三贴近”原则还未正式形成和提出来,但广播电视新闻工作者在实践中已经初步感知到其中的新闻规律,并在工作中理性地去实践。

(二)新时期开始,广播电视新闻评论的多元化发展

新时期下,随着社会主义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中新问题新矛盾不断涌现出来。对这些问题,受众需要的不仅是新闻媒体能报道事实,更希望媒介能提供相关的意见信息,对事件发生的原因、新闻蕴含的意义、存在的矛盾问题、可能产生的影响等做出评说、议论和分析解读。换而言之,受众更需要媒体给出一些意见而不仅仅是新闻事实。在这种环境中,广播电视新闻评论开始从“政府的宣传工具”回归到受众所需的“意见信息”。这就促使其评论呈现多元化的特征;另一方面,现在舆论氛围比过去包容,对同一个新闻事件或是社会问题,可以有不同的价值取向和不同解读,包括对一些社会热点问题、敏感问题均允许发表不同意见。广播电视新闻评论栏目此时也不仅限于传播意见信息,其开始致力于为受众提供意见交流的平台。这些都体现了广播电视新闻评论开始走向了多元化,而允许多元意见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回归事实、尊重生活、贴近人民大众的表现。

另外,评论节目也开始出现多元化趋势。例如,央视的《焦点访谈》《小崔说事》《今日说法》等评论节目。媒体希望通过新闻评论类型的产品来塑造自己的品牌形象,从而体现其媒介产品的实力和公信力,提高发行量、收视率。广播电视评论节目遍地开花,每个人都有机会成为传声的主体,发出代表某一群体的声音,在这种多元化思想的碰撞中,评论节目正在不断完善、变革,并且更加理性地看待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

猜你喜欢
三贴近时期广播电视
文艺复兴时期的发明家
开心一刻
清代时期
新时期的向善向上
习作指导须“三贴近”
周六广播电视
周日广播电视
周五广播电视
周三广播电视
浅谈群众戏剧创作与“三贴近”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