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 玲
如何优化中职生写作的几点反思
◎陆玲
中职语文写作教学中经常会碰到这种现象:学生在写作过程中要么胡编乱造、离奇虚假;要么拾人牙慧、索然无味;或死板套用范文,似曾相识却虚情假意,而在教师看来,在作文训练方面,虽然花了大量的时间做了多方面的努力但是学生提高的空间还是很有限,导致教师也对学生习作产生了厌教情绪。因此,语文写作困难生数量变得越来越多且情况越来越糟,这已经是摆在广大语文教师面前的一个大难题。如何探究行之有效的应对策略对于改善目前中职生语文写作教学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就如何优化中职生语文写作做一下反思。
首先,要学会仿写。朱熹说:“古人作文、写诗多是模仿前人而作之,盖学之既久,自然纯熟。”仿写是阅读与写作相结合的形式,是习作的开始,是写作的有效途径。中学生写作应该遵循在模仿中摸索,在摸索中领悟,在领悟中创新——这是一个“在无法中求法,然后再走向新法”的写作过程。
北大教授曹文轩曾经讲过自己的写作经历“中学生写作应该有模仿素描的心态和耐心。学生刚开始学写作时不要只想着去进行有个性的创作,模仿非常重要。这就像学画一样,要从素描开始,不可能一出手就是名画。”短时间内,模仿往往是写作中见效比较快的一种方法。“语文的使用是一种技能,一种习惯。只有通过正确的模仿和反复的实践才能得到,”所以笔者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多摘抄和积累名人传记、中外名著、历史典故等,或是优秀作文中有见解,有个性的精彩片段并且分门别类的对它们进行标注或加批语,不间断利用一些晨会课或是自习课在班级中开展阅读、欣赏、品析的活动,不仅可以扩大学生的阅读视野,还可以让学生知道什么样的文字才是美的,值得品味,在作文中值得仿写的。不仅如此我们还可以模仿优秀作品中的写作思路,表现手法,以及部分有深度的思想或者观点,日子长了就会见效的。古人有王勃模仿庾信的“落花与芝盖齐飞,杨柳共春旗一色”写出了千古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韩愈模仿孟子成为“唐宋八大家”,欧阳修模仿韩愈成为一代宗师。所以,只要我们学生找准目标、肯花时间、多加思考,假以时日必定有所收获。
其次,写作力求真情实感。叶圣陶先生主张“写作的源头是生活,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受、体验以及思考。所以教师应该多鼓励学生从课堂、课本中解脱出来去接触社会,感受生活,从生活中发现美、感悟美、创造美”。要使自己的文章渗透情感,就要以质朴、真诚、情真来取胜。因此,首先要让文章的内容返璞归真,写出真生活、真情感,如果背离了现实的生活去盲目追求所谓的“高、大、上”,写出的文字只能是空洞无物、无病呻吟、毫无情趣和生命的张力。比如寒暑假的出行、林间红透的枫叶和汩汩的溪水、巍峨连绵的群山……所有这些都可以使学生产生有别于书本中获取的体验。这种身与心的领悟都有可能形成理智与情感的碰撞、憧憬、遐想。同时,考虑到中学生的情感世界比较脆弱,对于自身的体验不能够自信地表达。所以在批改文章的过程中,教师要小心翼翼地加以对待,从内心给予支持与鼓励,注重每位学生的每一次写作点评,鼓励学生多多诠释真情实感,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秦牧说过“写作首要的材料应该从生活中去提取”,生活中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还有最原汁原味的百姓语言都可以为我们所用。现在很多学生抱怨身边精彩的事例太少,语言太空洞,感觉没有新鲜、有用的材料。其实回顾我们以前所学过的课文,真正留在我们脑海记忆深处的并不是什么重要的事件,反而是一些很细微、很平凡的东西:朱自清《背影》感动了无数的读者,归有光的《项脊轩志》、老舍的《我的母亲》、汪曾祺的《多年父子成兄弟》等文章所写的内容都是生活中的细枝末节,类似的故事也是发生在我们平常的生活中。“常见的食材,经过大厨的加工,技能保持食材特有的味道又能让人品味出别样的风味”,同样写作也是如此,在真实的基础上借助文艺创作中的表现手法对文章进行艺术加工,同样能达到不落俗套、新颖夺目的艺术效果。
再次,有效地阅读有助于写作。“删繁就简三秋树,领新标异二月花”,自古以来我国就有“文贵出新”的传统。创新是写作的灵魂,而想象力是创新的因素,是推动创新的驱动力。所以对于中学生写作,想象力是不可或缺的。学者吴克扬说过“想象力不是生来就有的先天素质,而是后天开拓的结果,它是完全能够培养的一种能力。”在中学阶段,因为学业压力增大,所以激发学生想象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通过研读大量的优秀作品来获取,熟悉和掌握优秀作家的作品,以及他们在作品中留给我们的巨大精神财富。
阅读对写作的作用有:一是语言素材的积累,二是语言技巧的借鉴。在个人闲暇时自由地选择喜欢的作品,从中攫取有用、鲜活的素材并加以归类,这样会使我们感到满足和幸福。在课堂阅读教学时,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分析材料是如何选题立意的,如何巧妙地设置文章的结构,表现主题思想的。只有这样,学生在对文章进行阅读分析时才能强化对这些方面的关注与思考,对于范文的写作特点以及写作技巧有了更为直观的了解,这些方面久而久之就能够转化为学生自己的写作能力,在作文写作中才能运用自如,自由发挥的空间也就越来越大,想象力才能生成并发挥,作文的自然建构也就顺理成章了。要彻底消除中学生讨厌习作的观念非一朝一夕就能达成的,这就要求教师熟悉当前学生的心理,激发他们热爱写作的动力,重视课堂上对文章的品析,用耐心去感化他们并通过教师的因势利导慢慢地带领学生走出写作困难的阴影。相信,只要我们不断地努力去寻求新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师生普遍存在的“写作教与学困难”问题一定能够得到缓解和改善。
(陆玲江苏海门中等专业学校226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