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雪童
《河豚子》教学简案
◎蔡雪童
教学目标
1.通读课文,读准字音,掌握字词。
2.分析小说的经过、结果,体会文章一波三折的情节设置。
3.了解本文“底层人民生活极度痛苦”的文章主题。
教学重、难点
1.分析小说的经过、结果,体会文章一波三折的情节设置。
2.了解本文“底层人民生活极度痛苦”的文章主题。
学习方法
小组讨论法、问答法、启发法
课时设计
一课时
导入:
同学们,我国有句古话叫做“拼死吃河豚”,意思是河豚鱼极其鲜美,但又有毒性,所以品尝河豚的人常常要冒着死亡的危险。然而,河豚鱼肉虽然有毒,却不如河豚鱼子的毒性来得更猛烈,那么在这剧毒的河豚鱼子身上又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样一个关于河豚子的故事。通读课文,标注注释中的字音与生字词,并思考以下问题:
(一)这篇文章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试概括一下。
本问题采用小组讨论的形式,让学生概括故事大意,最后教师提炼和整理学生发言得到答案。
明确:本文讲述了一个家庭的男主人试图用河豚子毒死妻儿来逃避饥饿,却阴差阳错地未能达成这一目的的故事。(大意对即可)
(二)小说的男主人为什么要给家人吃有剧毒的河豚子?
学生通过第三自然段可以得到答案。
明确:饥荒和租子让这个家庭难以支撑,所以主人公决定用河豚子结束全家的生命,来结束饥饿的痛苦。
(三)主人公在让家人吃下河豚子的过程中经历了哪些波折?
这个问题旨在让学生明确小说的发展过程,重点在于男主人决定让妻儿进食河豚子到全家一起吃下河豚子这一过程的划分和概括,在小组讨论后,学生发言,教师引导并归纳,最终得出结论。
明确:男主人并没能够让家人在一开始就顺利地吃下河豚子。面对孩子,他毅然决定让妻儿煮食河豚子;因不忍面对妻儿惨死的景象,他借故躲了出去,然而出于对他的敬爱,妻儿并没有吃掉河豚子;他最终决定与妻儿一起吃下河豚子,共同面对死亡。
追问:
1.在面对孩子“爸爸,爸爸!什么东西啊!让我们吃哟”的渴望时,男主人低低地答一声“吃”,此时他的心情如何?你的心情又是怎样的?
明确:是“恐怖”的,是“怒潮般压上心头,喘不过气来”的。
本题意在让学生体会小说发展时所体现的紧张感和压抑感,学生较有可能回答紧张、压抑、恐怖等答案。
2.然而妻儿却没有吃河豚子,而是等主人公归来,一起食用,此时你的心情是怎样的?
在明确妻儿的生命暂时得以保全后,此时的故事情节带给人短暂的轻松。
学生也有可能回答更加紧张,因为妻儿期待的是全家一起食用食物,这就意味着全家将会一起吃下带有剧毒的河豚子。
3.妻儿没有吃河豚子,而是等主人公归来后一起食用,说明这是一个怎样的家庭?
明确:这是一个充满着温情、敬重,相互关爱、相互支持的家庭。
4.男主人吃了河豚子,却表现得“安安稳稳”的,他在做什么?
明确:作为唯一一个知道真相的人,男主人在“静待这黑衣死神之降临”。
5.在读到全家一起吃下河豚子时,你的心情是怎样的?
在短暂的轻松之后,小说人物的生死问题再一次出现,学生可能会回答更加紧张、压抑、恐怖。
(四)男主人得偿所愿了吗?为什么?
明确:男主人的愿望是让全家人死去,但是全家人依然活着,男主人并没有得偿所愿。因为“毕竟因煮烧多时,把河豚子的毒性消失了”,全家人并没有死。
(五)阅读到此处,你的心情如何?
因为全家人死里逃生,所以此时的心情应该会轻松。
(六)但是男主人的表现是怎样的?为什么会有这种表现?
男主人“泪绽出在他的眼上了”,并没有死里逃生的欣慰,而是意识到更加严重的问题:全家人要继续忍饥挨饿的日子。
补充问题:读到此处,你还觉得轻松吗?此时父亲的一句叹息揭示了更为严峻的问题,只会让人觉得更加沉重。
(一)男主人想毒死家人,是因为恨家人吗?
在完成第二环节后,学生已经确定这个家庭是一个充满着温情、敬重、相互关爱、相互支持的家庭,主人公希望家人死去的原因是“一连三年的灾荒,所得的谷只够作租,凭他独手支撑的一家五口,从去冬支撑到今岁二三月间,已算是困难极了。现在也只好挨饥了!但是——怎样挨得下去呢?”由此学生可以归纳出此题答案。
明确:男主人因不忍看家人因饥饿而惨死所以想毒死家人。这并非出于憎恨,反而是出于爱和对现实的无奈、痛苦。
(二)男主人在死里逃生后说“真是求死也不得吗?”说明了主人公怎样的心情?
明确:男主人一心求死,因为他知道在活下来之后,饥饿会继续折磨这个家庭,此时死亡对这个家庭而言是一种解脱,然而现在解脱不得,主人公此时痛苦不堪。
(三)这篇文章的主题是什么?
在明确以上两个问题之后,学生可以较为容易地得出结论。本题采用小组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后概括作答,教师进行引导和归纳。
明确:底层人民即使家庭和睦温馨,却依然被租子和饥饿折磨,过着欲生无路、求死无门的痛苦生活,说明了社会的黑暗和底层人民的艰辛。
揣测主人公的心理变化过程,用第一人称写一篇400字的小作文。
(蔡雪童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22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