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众慧
(山东省莱阳市盛隆小学)
写作能力是一个人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如何培养、提高学生这方面的能力,方法策略有很多:积累语言、激发兴趣、结合阅读、学习表达、讲评表扬……但令语文老师头疼的是:即使在教学中我们努力地去实施了、渗透了,学生一提起作文,往往还是皱眉头,写出的东西也不过还是那么几句干瘪、空洞的话语。而老师提起作文教学时,也是一肚子苦水:问题太多,指导无从下手,有的学生写出的作文都没有老师的评语长……
于是,作文课就在这种不痛不痒、不愠不火中进行,时间长了,连老师都有点麻木了,渐渐接受了学生的这种状态水平,寄托期待于学生的写作能力能像长身体一样随年级的升高而自然地提高。这其中当然有肯定的一面,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提升,眼界的开阔,学生会有自己更深的理解、感悟,写出来的东西自然也就更深刻。但仅仅是这样吗?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写作目标有这样一句话:“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
我不禁想起了单元试卷中一篇题为《我的心儿怦怦跳》的作文。这篇习作虽是一篇命题作文,但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如:紧张时、高兴时、激动时等不同方面表达自己的感受。作文收上来后,发现学生写得非常好,文通字顺,叙述过程也条理完整,内心活动的描写跌宕起伏,紧扣题目,就连平时写作文寥寥数语的学生,这次也写了满满一大篇,更没有出现跑题的现象。学生有的写成功的喜悦(考试取得优异成绩、班级队列比赛取得好成绩……),有的写激动的场面(“六一”儿童节给领导系红领巾、当选国旗手参加升旗仪式……),更多地写了紧张的时刻(如晚上一个人走夜路、“六一”上台演出、等待宣读成绩)。这里面有好几篇精彩的优秀习作,但更让我记忆犹新的是班里两个写作很让我头疼的学生的文章。
一个学生是选取了数学教师发考卷的场面:
老师开始发卷了,我的心里就像有“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怦怦直跳(现在发现这句话真的很有道理)。“天灵灵,地灵灵,各路神仙快显灵,帮我考个好成绩。”我在心里默念着。只听:“×××,65分。”唉,连神仙都不帮我了,我的心似乎要跳出来了……瞧,就这么寥寥数语,把一个紧张、等待发考卷的孩子的心理活动就勾画出来了。
另一位同学的写作素材更是信手拈来:
今天语文课上,老师让我们拿出试卷准备考试。糟糕,我又把卷子放家里了。这时,同桌站起来告诉老师我没拿卷,我狠狠地白了她一眼。只听老师叫了一声:“×××,上来!”完了,老师会不会批评我?我的心儿开始怦怦跳。我走到讲台,老师说了我几句,又把她的卷子给了我,我拿着卷子赶快跑下去了,好不容易,心这才不跳了!
这是那天考试时的一幕,这个学生平时就丢三落四,结果当天又没带卷子,我说了他几句,没想到他竟然把这一幕写到了当场的作文里。
这两篇习作片段虽然还有许多有待修改、补充的地方,但对于平时写作欠佳的学生来说,的确难能可贵。习作整体不错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学生说了真话,有切身感受,是真情的自然流露。如果学生是瞎编捏造了一件事,恐怕表达就不会那么真切和自然了!想想的确如此,对于学生有体验的作文,如《_____,我想对你说》《我喜欢的老师》《让我高兴的事》等,哪一篇他们都有话可写,质量似乎都还说得过去。而如果遇到一些学生体验不丰富的话题,学生往往因为“脑子里没印象,肚子里没话说”,要么随便写几笔应付交差,要么雷同抄袭,对写作提不起兴趣,还容易产生畏惧心理。
所以,提高写作教学的策略固然很多,但让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却是最简单、最有效的,也是最能让学生摆脱畏惧心理、产生写作自信的方法。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引导学生留心观察,走进生活,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真实地记录下来。让写作成为表达感情、沟通交流的重要方式,真正为我们的生活、学习、工作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