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咸奎
(重庆市梁平县安胜乡中心学校)
挖掘“支点”撬动思维
肖咸奎
(重庆市梁平县安胜乡中心学校)
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动整个地球。”这让我想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我们在课堂上,不是非常努力地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思维活动,让学生得出思维之果吗?那么,如果能挖掘出教材的“支点”,就一定能巧妙撬动学生的思维,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数与代数”是整个小学数学教材的主体,把握好“数与代数”的教学,无疑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树立了一根擎天柱。面对此板块内容,如何才能挖掘出教材的板块支点?找“点”需要先找“线”,“数与代数”大致两根主线,一是“数”线,二是“运算”线,当然两线不是孤立进行的,而是相伴相生的。
“数”线的发展是:个、十、百→千、万→万以上的数→亿以上的数。在个、十、百的学习中,需要让学生在冲突中感受“十”出现的必要性,出现10个“一”,是十的飞跃,感悟用“十”的优越性。在“千以内数”的学习中,要让学生充分体会到计数单位“个、十、百、千”的必要性和联系,“万及万以上”“亿及亿以上”的数也是如此。可见“数”的支点为“计数单位”,而撬动“计数单位”的杠杆则是“数”产生的情景性、必要性。因此“数”的教学必须在具体的情景中逐渐抽象出“数”,并感悟数由个、十、百逐渐发展到万及万以上的必要性和联系,从而建立数的概念。
“运算”线的发展是加、减、加减混合→乘、乘加、乘减→除、混合运算,并与解决问题紧密融会在一起。运算和解决问题相伴随,目的是让计算富有实际意义,不再空洞、乏味、单调,有利于发展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可见“运算”线的支点为加、减、乘、除的意义,而撬动加、减、乘、除意义的杠杆则是“加、减、乘、除”的符号意识,帮助学生初步形成模型思想。因此,我们要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或者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学问题,巧妙理解“加、减、乘、除”的意义。即“加”为“合”,“减”为“分”,“乘”为“合”(具有相同的加数的合),“除”为“分”(平均分),加、减互逆,乘、除互逆,加、乘意义相通,减、除意义相通。并且运用相应的符号“+、-、×、÷”表示数、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进行一般性的运算和推理。这样“符号”就成了学生进行数学表达和数学思考的重要形式。当学生遇到具体情景时,就会有一种强烈的应用意识和模型思想,灵活选择“+、-、×、÷”,并感悟运算过程的意义,这对学生思维的发展无疑是一种跨越。
在每一学期的教学中,我们是通过教材的“单元”来实现学生的学习。所以挖掘出“单元支点”显得特别重要,“单元支点”决定着这一单元的教学策略,影响学生对单元知识的架构。
如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认识物体和图形”,这一单元包括立体图形的初步认识和平面图形的初步认识两部分。教学容易出现这样的现象:提供给学生一些物体(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盒子、罐子等),请小朋友们把这些物体分一分。本来想象学生会按“形状”来分,结果小朋友的分法五花八门,有按大小分的,有按颜色分的……引导了很久,学生才转到形状上来,而且学生还不领情:“为什么一定要按形状来分呢?”令老师感到困难。
是呀,既然这个单元是从“形状”这一角度来让学生初步认识物体和图形,那么“形状”就是“认识物体和图形”的“支点”,即实物引入—支点(形状)—抽象为一般模型—给出图形名称。
我是这样做的:小孩子最熟悉“球”,准备大的白色排球,小的白色乒乓球,不大不小红色皮球。
师:出示排球,这是什么?
生:排球。
师:对,它就是球!板书“球”。又出示乒乓球,这又是什么呢?
生:乒乓球。
师:稍作停顿,皱上眉头,把乒乓球和排球放在一起,它这么小还是“球”?
生1:它是圆的。
生2:鼓起来的。
生3:排球是大球,乒乓球是小球。
师:出示红色皮球,这是什么?
生4:皮球。
生5:球。
师:它是红色的,还是“球”吗?
生:是球,这跟它的颜色没有关系。
师:那和它的什么有关系?
生:形状。
师:(把三个球放在一起)大家想得很对。一个物体是不是球,与大小、颜色都没有关系,与它们的形状才有关系。今天我们就要从“形状”上来认识物体的图形。
接下来,提供给学生一些物体(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盒子、罐子等),请小朋友们把这些物体按“形状”分一分。然后抽象为一般模型,给出图形名称,一切水到渠成,孩子的空间观念得到有效发展。
众所周知,每一课时的教学是老师和学生具体的教学行为生成的舞台。此时,课时教学的“支点”就显得特别关键,“支点”挖掘得恰当与否,直接决定课时教学的成败。那么课时教学的支点如何挖掘呢?肯定就在每课时重心处、关键处。
如“乘法的初步认识”一课教学支点是“相同加数”;“除法的初步认识”一课教学支点是“平均分”;“观察物体”一课教学支点是“不同位置”;“近似数”一课的教学支点是“接近”……
当然,课时支点并不是一下子简单地告诉或者呈现给学生,而是通过具体的情景冲突等方式巧妙地导出。这需要广大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反复探索。
唐文春.用支点撬动学生思维[J].今日教育,2010(10).
·编辑温雪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