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2015-02-27 22:14王芳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15年21期
关键词:道德素质事迹美德

王芳

(内蒙古北方重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第三中学 内蒙古包头 014000)

浅谈如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王芳

(内蒙古北方重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第三中学 内蒙古包头 014000)

近几年来,国家越来越注重高校学生道德素质方面的培养,因此,作为高中教师,如何合理的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已不容忽视。其中,高中历史具有鲜明的客观性、历史真实性,有助于合理的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让学生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学会正确的是非观、道德观,提高自身道德素质修养。

高中历史 德育教育 渗透 道德素质

现代教学,要求学生“德智体劳美”全面发展,其中“德”排在首要位置,这说明德育教育一直以来都是教育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尤其是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介绍和讲解一些历史重大事件和历史中著名人物的相关事迹,将德育教育渗透其中,帮助学生学习和重拾中华民族传统优良美德,培养学生强烈的民族荣辱观和引起学生对爱祖国,爱人民的强烈共鸣,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和道德观,成为一名文明守礼的合格公民。下面笔者将从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优势,合理优化高中历史教学和德育教育的结合,以辩证的眼光看待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三方面进行论述。

一、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优势

1.通过一些历史人物的事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在高中历史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会相应的向同学们讲解其中的历史人物的事迹,其中不乏一些民族英雄,道德模范等,如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雷锋为人民服务的人生写照,王进喜的“铁人”精神等都在不同方面于无形之中给同学们树立了榜样。这些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不同时期走向的楷模们身上崇高的闪亮点会影响学生努力向他们学习,从而达到充分将德育教育渗透其中的目的。同样,历史的走向中同样不乏一些民族败类,如袁世凯,汪精卫等,他们在国家生死存亡危险之际,成为帝国主义的爪牙,蚕食自己国家和残害同胞。而通过课堂上这些历史上的正反人物的对比,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是非观念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2.促进学生重拾中华民族传统优良美德

我国五千多年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沉淀了很多在现在仍然适用并值得我们学习的优良美德。正是因为这些传统优良美德,才使得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不断提升自我,使得中华民族得以树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比如人教版高中历史教材中涉及到的尧舜禹时期的禅让制就体现了谦让的美德和善于发现他人优点的美好品质。尤其在大思想家,教育家孔子一节中学生可以充分学习到平常生活中待人处事的基本礼貌和优良美德,如马厩失火不问马而先问人有没有出事中就可以折射出中华民族中以人为本的主题思想,促进学生在生活中树立良好作风,重拾中华民族传统优良美德。

3.培养学生对国家和民族的强烈热爱之情

随着美国大片,西方节日等西方文化在国内的迅速席卷,造成大多数国民,尤其是学生阶层群体,越来越有崇洋媚外的心态倾向,严重影响和打击了国内传统文化和德育教育的推行和实施。针对这一现象,教师可以在高中历史实际教学过程中通过向学生讲解一些历史重大事件,如辛亥革命,抗日战争,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等,对学生进行爱国教育,让学生认识革命先辈们艰辛而伟大的救国之路,认识到当时国家正处于存亡危险之际的关键时期,引发和培养学生对国家和民族的强烈热爱之情,促进德育教育的充分渗透。

二、合理优化高中历史教学和德育教育的结合

1.积极开展课后活动来加强德育教育的渗透

教师可以通过开展各种特色活动来吸引学生参加,让学生在全身心参与的同时在无形之中向学生普及和渗透德育教育。例如,教师可以在南京大屠杀纪念日开展相关展会,结合教材中抗日战争的章节,让学生更加深刻的认识到民族历史,树立强烈的民族荣辱观,学习革命先辈为革命献身和奋斗的英勇不屈精神。教师也可以通过在课后放映一小段的历史人物简介,如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取得了推翻中国传统封建制度的历史成果,周恩来少年学习期间立下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宏愿,李大钊在全国各地积极引入和宣传共产主义思想等这些历史著名人物的突出事迹,让这些优良品德深深植入学生心中,从而加强德育教育的渗透。

2.通过活跃课堂气氛来促进教学与德育教学的融合

教师可以突破传统的初中历史教学方式,结合平时生活,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上课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完善自我修养,推进德育教育的建设。例如,教师可以将原始的农耕生活与现在的现代化高效率种植技术进行对比,增强学生对历史演变中的人与事的亲切感,强化上课效果,促进课堂上德育教育的渗透。另外,教师也可以介绍儒家思想的同时结合生活的真人真事,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作风习惯,培养正确的道德观念。

三、以辩证的眼光看待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

1.避免向学生空谈德育教育,影响课堂效果

教师必须要在一定历史史实依据的基础上将德育教育渗透到高中历史教学中,避免向学生空谈德育教育,从而让学生产生厌烦情绪,导致最后事倍功半的结果。只有在结合相关史实或历史人物的相关事迹的前提下,学生才容易被感染并引起共鸣,主动完善自身修养和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如通过古代妇女缠足克制妇女走向进步独立的道路,学生可以从中学会要抵制生活中的错误观念,树立正确的是非观,不能一味盲从。因此,德育教育必须要在教学的基础上逐步的渗透,不能急于求成。

2.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引导学生对德育教育的学习

教师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完全可以根据相关的教学内容举一反三,引起学生在德育方面的联想,引起学生的强烈共鸣,让学生全身心的充分吸收并学习其中体现的优良品德。比如商鞅变法可以让学生体会到国家的强大兴盛离不开制度的改革和国民综合素质的提升。农民起义推翻秦朝从侧面体现人民才是历史发展的主题,学生应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关心和帮助他人。近代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如《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可以强烈刺激学生的爱国之情和抵制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决心,帮助学生树立鲜明的民族荣辱观和是非观。

结语:

在传播德育教育的过程,教师应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的将德育教育渗透其中,通过客观的历史事实和真实的人物事迹,让学生在认识历史走向的过程形成自主判断的能力,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学习和培养优秀的道德素质,不断提升自我,巧妙的在课堂教学中折射出德育教育的渗透式推广。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科学(7-9)新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叶小兵.师生的角色[J].历史教学,2006,(05).

[3]王家华,刘志友.高效率课堂教学的课前准备探讨[J].南京审计学院学报,2004,02:76-79.

猜你喜欢
道德素质事迹美德
诚实是美德
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 促进道德素质的提高
浅析新闻记者的道德素质与责任
清華簡《管仲》帝辛事迹探討
元曲家李好古、白无咎事迹新考
她是自立自强的美德好少年
逝前的美德
元代东迁不花刺人买述丁事迹补考
助人为乐是美德
浅谈中学生道德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