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静
Jiang jing
(湖北黄冈师范学院文学院 湖北黄冈 438000)
课前小演讲,课外大收获
——地方高校转型期《现代汉语》课前实训教学综述
little speech before class,extracurricular big harvest——local university transition"modern Chinese"practice teaching review before class
蒋静
Jiang jing
(湖北黄冈师范学院文学院 湖北黄冈 438000)
《现代汉语》是高等师范院校中文系必修的专业基础课,又是一门工具课、实践课,为了提高学生的动口动手动脑能力,《现代汉语》教学应坚持教学与实训相结合的方法,给学生创造多种实践机会,让学生主动参与课程学习,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进而为后续课程学习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打下坚实的基础。
《现代汉语》 课前演讲 实训
《现代汉语》是我校文学教育专业和文秘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根据马克思主义语言理论,现代汉语课程主要讲授并使学生掌握现代汉语的语音、文字、词汇、语法、修辞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旨在使学生在语言习得的基础上,将认识理性化、系统化,提高学生理解、分析、运用汉语的能力,培养学生对汉语探索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素养,为进一步学习其他课程、从事语文教学、科学研究、公关文秘等打下基础。在教授过程中以国家的语言文字政策为依据,加强基本技能训练,提高学生理解、分析和运用现代汉语的能力,掌握初步的教师职业口语技能或文秘专职素养。当下地方高校纷纷在为推行翻转课堂、加大开放性实验力度和实施实践创新教学思路上探索创新,鉴于此,特在《现代汉语》课程学习过程中增加学生课前小演讲实训项目。
语言的本质是什么,历来语言语家各有说法,但归根结底——语言是人类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是一种符号系统,它包括语音、文字、词汇、语法系统。我国伟大的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更是简言之,“语言是什么?就是我们嘴里说的话”。因此学习作为一种交际工具的“现代汉语”,让学生开口说话、把话说好,是当仁不让的重中之重。经过多年《现代汉语》教学实践,课前小演讲可以使学生们在汉语学习的“听、说、读、思、辩”各个技巧上都达到质的飞跃,让学业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同时也领悟到语言学习的无穷魅力。
提高学生“听、说、读”的能力是《现代汉语》课程教学的重要任务,同时也是学习汉语知识的一个完整过程。大一的学生刚从高中炼狱式的生活中解脱出来,被动地听课、完整地记笔记己是学习的主要方式。但大学的课堂是开放互动型的教学课堂,要扭转学生这一长久的固有的学习定势,演讲不失为一种最基本的方法。学生对这个教学环节很期待,它对激发学生汉语学习的主动意识和学习热情,调动学习的积极性,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也为今后的专业讨论课、辩论课奠定石阶。试想,学生连口都不愿开、不会开、不敢开,那么他大学学习生活也注定是不完美的,也是不成功的。
为了让学生灵活运用汉语这门工具,我们引入了“课前小演讲”的教学环节。每次讲授新课之前按学号安排由三到四名学生演讲,然后根据这些同学的演讲,由老师或学生做简短的讲评。坚持由易到难的原则,演讲的内容涉及文学、艺术、人生、时事、经济、人文、地理、历史、体育、教育等各个方面,让课堂充分成为学生自由展示的舞台与空间。老师或学生点评时,结合课程教学目标,主要对学生的语音、词汇、话语组织能力进行评点,这样有利于在《现代汉语》各章节的教学过程中做到收放自如,对提高学生“听、说、读”的能力是大有裨益的。
听:叶圣陶先生曾说:“听就是读,是用耳朵来读。”演讲时,每个人都是课堂的展示者和主导者,都会将自己话语传递给在座的同学,无形之中,增强了学生听音辨音的能力,从听众的角度出发,学生的注意力、想象力、联想力、记忆力得到升华,从中学会了快速敏捷的概括、判断、推理等思维能力,还学到较多的演讲方法和技巧。
说:学生通过演讲,练习现代汉语,做到口型优美,吐字发音准确清晰,换气自如,提高语言的表达技巧,克服“想说却不敢说,敢说却又不能说,能说却又不会说”的缺陷。学生通过不同的话题宣讲、不同的情感处理、各自的体态语言来达到口头表述与表情动作完满和谐的统一,让其领略到语言的鲜活灵动性。
读:学生为了展示自己的语言运用能力,会提前从书刊、报纸、网络、视频当中去收集整理自己话题所需要的语言材料,搜集整理的经过就是一个主动学习的过程,通过自主的舍取材料,对提高学生本人的学识修养有较大的重塑价值。从各种不同的读物当中,可以获得积极的纯净的优秀传统文化,感悟人生当中各种情感的需要,形成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充分了解民生关注社会现实。
经过一个轮次的实训,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比初入大学时有了较大的提升,把握住了《现代汉语》学习的主动权。通过演讲,学生内在的表达能力得以尽情释放,“现代汉语”也真正成为沟通交流的工具,不再是冰冷、乏味的理论说教。
思:最初演讲的同学仅限于个人情况、家乡风貌特产等介绍性宣讲,时间一长学生们就没有了鲜新感,学生们都有积极进取的精神,为了获得更好的演讲效果,都会寻求新的刺激点,让自己的才华得到充分展示。他们会在课后主动去发掘新热点、新情况、新话题,将独具特色的形式与内容呈现于课堂之上,如谈论“无偿献血闹血荒的原因”、“方舟子与韩寒的网络口水战”、“春运买票难”、“穿越剧”、“皮革胶囊”、“甄鬟体”等社会现象,这些话题对学生认识世界,走向社会有着不可替代的指导作用。有的学生也会对一些己成定论的说法,根据自己的阅读与思考提出新的论点,有学生指出“狼狈为奸”中“狈”不是常说的“传说中的一种兽,狼属,前腿短,走路时要爬在狼身上,没有狼,它就不能行动。”而仅是“夹起尾巴的丧家之犬”。这个话题既有挑战固有定论的勇气,又与《现代汉语》词汇学紧密相关,将课内学习与课外阅读结合在一起,如果学生对汉语没有一定的兴趣和敏感度,是不会涉及这个话题的,从而也引发了同学们的热切关注,原来汉语是如此神秘而又有趣,学习兴趣有增无减。
辩:演讲前期,学生们都只是浅层次的转述,到了后期,学生会有意识的去辩论,对知识、历史、现实、人物都会提出个人的见解,对一些有争议的现象、言论提出自己的看法,并对这些争议做出自己的思辩和判断。辩论,有助于学生们在今后的生活中拥有自信拥有创造力,一个不敢提出自己见解看法的大学生在今后的学习生活工作中是不可想像的。如有的学生谈到热播的《甄鬟传》、《武媚娘传奇》引发的收视狂潮对社会上提出的“收视率”主导一切的看法提出犀利的批评;有的学生针对当下一些疯狂转发的“伪爱国短信”用常识和史实进行揭露,有理有据地提出什么是真正的爱国,这对学生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都是极大的帮助。
这种没有实体辩手的辩论让学生变得自信独立,师生们的掌声又使他们收获了巨大的成就感与自豪感,演讲这一活动达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学生们精神状态神完气足,厌学倦怠应付之态完全消失。
大学教育的目是什么?英国教育家亨利?纽曼指出“大学教育是一种伟大而又平凡的手段,它旨在提高社会的思想格调,提高公众的智力修养,纯洁国民的情趣,为大众的热情提供真正的原则”,归根到底就在于基础知识的积累和人文素养的提升,而演讲又是一种源远流长的话语表达方式,始终伴随着人类文明的前行。《现代汉语》课前小演讲正是秉承这一教育理念让教育回归自然、回归社会、回归本体,让学生把握课堂主体,将课本理论知识与人文素养培养和谐完美好地结合在一起,为培养实践型复合型新人才做出了有益的尝试和探索。
[1]王德春,多角度研究语言[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70-74.
[2]周鹏,不便明说的话语巧妙地说[J]演讲与口才,2005(6):41-13.
[3]吕叔湘 朱德熙,语法修辞讲话[M]广西:广西人民出版社,1979:52-53.
[4]安东尼·肯尼(英)著,梁展译,牛津西方哲学史(第四卷):现代世界中的哲学[M]吉林: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0:89-95.
[5]杨国良,大学生演讲与口才 [M]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69-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