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相等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25,我把这两个分数都化成小数都得0.5。
课堂中,我以“问题串”为主线,串联起学生的思维链,通过问题的层层递进,一些极富挑战的问题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使学生完整地经历了一个“再创造”的学习过程,认知由简单到复杂,从低层到高层,从朦胧到清楚,使得课堂教学连续不断地从一个高潮到另一个高潮,一石激起千层浪,激活了学生思维的“一池春水”,打开了学生的思维张力。
一、“意外”背景
“生态瓶”是小学科学五上《生物与环境》单元的教学内容,通过制作一个生态瓶的过程,模拟研究大自然生态系统中生物与非生物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关系。学生非常积极地参与了这项探究实验活动,制作完成了许多生态瓶。但在紧接着第7课《改变生态瓶》的教材设计中,预设了以下两个实验:实验(1),改变生态瓶中水的多少,观察生态瓶中鱼的变化;实验(2),改变生态瓶中鱼的多少,观察生态瓶中鱼的变化。这样的实验在一节课中如何完成呢?而且如此改变是不是将造成大量的生命死亡,对生命的不尊重呢?
如何组织落实这一教学内容?笔者思考观察后发现,学生所制作的生态瓶是各式各样的,有不同的生物,不同的环境因素,那让大家把生态瓶集中放在一起,做更长时间的观察、比较,不是更加接近原始状态下的生态系统吗?这样的观察不是会有更真实的发现吗?同时,集中摆放在科学实验室观察,也可以营造出科学研究氛围。于是向全班学生提出倡议:请同学们把制作好的生态瓶集中摆放在实验室的窗台、廊道、科学角等地方,大家共同分享资源,共同观察、比较生态瓶的变化,大家纷纷把自己精心制作的生态瓶摆放在实验室。第二天,意外发生了!
二、“意外”描述
早上来到实验室,发现五六个生态瓶倒在地上,沙子、水草、玻璃等撒一地。坏了!谁干的?该怎么向学生解释呢?此时我的第一反应是:是哪个坏学生在故意搞破坏。因为这样的破坏活动以往在教室里种凤仙花、种绿豆芽、养蚕宝宝等活动中都有出现过。但马上想到:不对啊!昨天下午最后离开实验室的时候楼道的铁拉门是锁好的,没有人能进来。
凶手会是谁?不搞清楚,怎么向孩子们解释他们辛辛苦苦做的心爱的生态瓶遭到的破坏?在焦虑中开始观察推断:难道是门窗没有关,风把窗台上的生态瓶吹倒的?因为实验室的门窗都是开着的,应该就是风吹倒的。找到“凶手”后,我开始着手收拾地上的沙子、水草、玻璃等杂物,但惊奇地发现地上竟然一条死鱼都没有。如果是风吹倒生态瓶,鱼应该死在地上啊?看来案情还是没有搞清楚,真凶不是风。
在困惑中思考分析:难道是猫偷腥,猫是最大嫌疑。第一,实验楼周边本来就有家猫、野猫出没;第二,楼道的铁拉门猫是很容易进来的;第三,实验室门窗是没有锁的;第四,最关键的证据是地上一条死鱼都没有留下。
三、“意外”价值
“命案”发生了,学生的生态瓶毁了,该如何向学生解释?这些意外中蕴含着怎样的科学教育价值?
1.培养了学生的质疑精神。学生一进实验室就发现有几个生态瓶摔破在地上,好几个同学马上就嚎啕大哭起来,生态瓶没有损坏的同学说一定要带回家,不能再摆放在实验室了。在学生还没有追问“凶手”之前,老师就先来了个案情新闻发布会:昨晚,实验室发生了“惊天命案”。板书:惊天命案。学生的反应:哇!命案!什么惊天命案?什么?学生注意力迅速集中。
正当学生疑惑的时候,老师开始向同学们介绍案情:“早上老师来到实验室时,发现地上摔了好几个生态瓶,这是谁破坏的?凶手是谁?”随着问题的抛出,还没等老师介绍完案情,学生开始了他们的“案情分析会”。他们首先怀疑起班级的同学,陈某、黄某……
听到这样的质疑,老师马上提醒:你们的怀疑有根据吗?证据是什么?破案与做科学研究一样,需要通过观察找到真实的证据,要以实事求是的精神破案。你们还没有听完老师的案情介绍,还没有掌握案情怎么能轻易地下结论呢?起初,老师也与同学们一样怀疑可能是有同学故意破坏,可昨天下午老师最后一个离开实验室时已经把走廊的铁拉门锁好了,没有人能进来。
那真凶又会是谁呢?现场还保留着,你们应该先查看一下现场,查找有价值的证据。学生在查看现场时提出很多问题:门窗昨晚关好了没有?是不是有老鼠爬进来了?会不会是野猫钻进来了?
学生现在变得谨慎了,不再随意下结论,而是关注了证据。发现孩子们的思维方式出现的转变,我心里窃喜不已,看来已经成功转移了学生的怨情,他们开始寻找真凶去了。针对他们提出的问题,老师继续介绍案情。
“老师在准备打扫地上损坏的生态瓶时惊奇地发现……!”
“发现什么?发现什么?”
“地上沙子、水草、玻璃都在,可是——唯独不见鱼儿,一条都没有!”
“猫!猫!肯定是猫!”
“猫?证据呢?”
学生的情绪变得异常兴奋,纷纷讨论了起来。
2.呵护了学生的生命意识。“命案”是否就此结案?其中是否还有更多教育价值可以挖掘?学生的分析与老师的推断虽然取得了一致的结论,但这种分析推断是否等同于事实证据,这种分析推断是否需要进一步求证?一切疑团仍未解开,看来案情还要继续侦察求证,猫目前只能是具有重大作案嫌疑的“嫌疑犯”。
怎样的事实才能作为证据?该寻找怎样的证据呢?有学生说:警察破案最常用的就是找“痕迹”,如指纹、脚印等。那怎样才能找到这些痕迹呢?在桌面撒面粉,这样就可以留下猫的脚印了……
第二天来到实验室,又发现多个生态瓶摔在地上,鱼依然都消失了。这次老师完整地保护好“案发现场”,等待孩子们的观察。他们观察后发现:在窗台、桌面布满了猫的脚印。证据确凿,案情终于圆满侦破,牺牲者更是获得“烈士”的最高荣誉,孩子们为自己的精确侦破自豪不已,乐开了怀!
3.促进了学生的思维发展。生态瓶实验活动的教学目标是通过制作一个生态瓶,模拟研究大自然生态系统中生物与非生物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关系。猫虽然抓到了,但案情没有结束,在实验室的科学角又发生了一起命案,摆在科学角的生态瓶中有三个生态瓶的鱼死了,死鱼就在瓶子里。这又是谁干的,怎么解释?学生思考讨论后做出如下分析:“命案一”是猫破坏了生态瓶,猫作为一个外来入侵者破坏了这个生态瓶;“命案二”是由于生态瓶内部的水草、鱼等生物与水、空气非生物条件不和谐导致生态瓶破坏了。
生态瓶是探究大自然生物生存规律的模拟生态系统,学生从这两起生态瓶“命案”的分析中得出:在大自然生态系统的破坏有来自外来入侵者的破坏而失去平衡,也有因生态系统内部环境条件的破坏导致失衡。生态瓶虽是模拟的,但这两个“意外”却让让孩子们走出模拟,贴近生活,走进了大自然,领悟了生态系统的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