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来介绍和说明事物或事理的文章。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美,在训练语言能力和获得知识的过程中,有效地进行审美教育,从而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同时让说明文教学走出教和学的低谷,让说明文教学也充满情趣,充满审美性。
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来介绍和说明事物或事理的文章。一般介绍事物的形状、构造、类别、关系、功能,解释事物的原理、含义、特点、演变等。为了要把事物说明白,就必须把握事物的特征,进而揭示出事物的本质属性,即不仅要说明“是什么”,还要说明“为什么”是这样。
一、小学说明文教学的现状——审美性缺失
总览小学语文教材,其中有不少是说明文。很多老师认为说明文没有引人入胜的情节,也没有扣人心弦的悬念,更没有优美感人的描述,教学过程往往平淡无奇,不易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也有一些老师在教学时往往容易把说明文上成科学课,或是忘却文本的“概念课”,以至于迷失了语文的自我。枯燥乏味、草草过场、审美缺失成了这类教学的通病。
那么,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如何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在学习过程中把握事物特征,在训练语言能力和获得知识的过程中,有效地感受美、品味美、欣赏美,从而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呢?如何让说明文教学走出教和学的低谷,让说明文教学也充满情趣、充满美感呢?
二、小学说明文教学的追求——潜心感受美
事实上,看似平淡无奇的说明文教学,也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好时机。叶圣陶先生曾把语文阅读活动中的审美比作采矿:“你不动手,自然无所得,只要你动手去采,随时可发现一些晶莹的宝石。”这就指出了教材中是含有很丰富的美育资源的。我们可以凭借教材,充分挖掘美点,提取美育渗透的素材;以课堂为阵地,以多种方法进行再创造、感知、鉴赏课文之美,培养审美情趣,达到美育渗透的目的。
1.品味语言美。孔子云:言之无文,行之不远。说明文语言科学性强,准确精密,如我们在说明文中常常遇到起修饰限制作用的副词,起准确表达作用的数字,它们都准确地说明被说明事物的特征,说明文的语言在平实中表现出准确之美;另一方面,不少文艺性说明文运用明白易懂的语言、新颖别致的词汇加以说明,同时适当地运用打比方、摹状貌、引用、比拟等修辞和说明方法,生动而形象。因此,真正文质兼美的说明文,是很注重语言美的。读一篇这样的说明文,如行山阴道上,美不胜收。
在以往的说明文教学中,很多教师重内容而轻形式。这种做法,如入宝山而空还。品味语言美,也应该成为说明文教学中的重要一环。
2.欣赏图画美。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说:“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或者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用形象直观的图画敲这“第一锤”,容易将学生带入课文内容,给学生带来强大的视觉效果,从被说明事物的形象上得到审美享受。以《金字塔》一文为例。在教学中,我除了让学生欣赏课文中出示的图片以外,还搜集了大量的金字塔图片,让学生来感受金字塔外观上给人的视觉冲击。学生一边欣赏着这世界伟大奇迹的,一边惊叹设计者和匠师们的聪明智慧,并从心底产生了共鸣。
3.体会情感美。小学阶段的各类说明文教材,其写作手法、表现形式也各不相同,有的描摹详实、具体形象,有的质朴平实、客观严谨,有的生动诙谐、情趣盎然。这些教材不仅具有认识价值,给人以知识,而且字里行间渗透着情感美,具有教育价值,给学生以熏陶。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不同文章的特点,引导学生在品读欣赏中,品味语言内蕴的情趣,感染和陶冶情操,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
4.理解智慧美。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是不断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作为万物之灵,体现出了高度的智慧。这种智慧是人的本质力量的体现,是一种“大美”。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人类发挥其主观能动性,透过纷繁芜杂的现象的外表,掌握其中内在的、本质的规律,并在这些规律的引导下,更好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智慧美,体现在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天安门的雄伟、壮观,埃及金字塔的外观雄伟与结构的精巧,国际互联网的神秘与奇妙,水上飞机的强大功能,大自然文字是如何被人类发现的,神奇的克隆将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无不展示着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能,无不折射着美的光辉。正因为人类的智慧,才有今天的高度文明。理解智慧美,歌颂智慧美,应该成为说明文教学中一项重要的任务。
5.感受朗读美。叶老曾经说过“说明文不一定是板起面孔来说话,说明文未尝不可带一点风趣。”很多说明文都运用比喻、拟人等说明方法,写得很有韵味,而且字里行间浸润着作者的情感。我们在说明文教学中也要让学生潜心会文,引领学生与文本对话,再通过朗读传递作者透过文字想要表达的情感,品味其中的美。
语言文字是美妙的,新课程改革为阅读教学注入了越来越多的生机与活力。看似枯燥、乏味的说明文教材中也蕴含着丰富的美感。只要我们乐于探究,勤于实践,充分挖掘说明文教材中丰富的审美因素,以美施教 以美激趣,使学生接受多方面的审美教育,在教与学的双边活动中受到熏陶与感染,定能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让学生能够发现美、欣赏美、感受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