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桂红 范鑫军
(蛟河市松江镇九年制学校 吉林蛟河 132500)
论如何做一名创新型教师
王桂红 范鑫军
(蛟河市松江镇九年制学校 吉林蛟河 132500)
培养创新型人才是时代的强烈呼唤,创新教育已经成为最具时代特征的教育主题。要进行创新教育、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根本在于教师要有创新素质,教师自身必须做创新型的教师。创新教育没有固定的模式,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时代发展的要求,以及教育自身的规律,做到及时调整自我,与时俱进,提高自身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做一名高素质的创新型教师。
创新 教育 素质 创新型教师
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重要基地,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只有创新型教师才能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才能培养出创新人才。培养创新型高素质教师就显得尤为重要。所谓创新型的高素质教师,是指那些知识丰富,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格,并且在教育活动中善于把教育科学、心理学和信息科学所提供的知识加以运用,采用有效学习指导方法,发现、培养、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师。
当今社会的发展可以说是日新月异,教育理所当然要适应社会发展,教育观念不应是一成不变。更新观念是教师进行创新教育的前提,创新以观念转变为先导。现代教育已由封闭式教育转型为开放式教育,强调多元、崇尚差异、重视平等、推崇创造的教育思想成为现代教育的主导思想。因此教师必须与时俱进,解放思想,树立现代的教学理念。要拥有相对成熟而又开放的教育观念,一方面立足自身教育生活经验的积累,不断反思总结、提升;另一方面,积极接纳外在的优秀教育理念,保持个人教育思想空间的源头活水,在个人教育经验与外在教育知识的不断交流碰撞之中,获得个人鲜活的教育理念,才能适应教育的发展。
创新教育要求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这就要求教师要培养学生广泛的兴趣爱好,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学习不再是学生的专利,教育也不再是教师的特权。创新型教师之所以能够耐心地对学生进行劝告、指导、说理和教诲,并解答学生提出的各种疑难问题,是因为他们能够自主学习,勤于学习,不断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
1.丰富专业性知识
专业性知识是指可以直接传授给学生的学科知识以及与学科知识有密切关系的其他文化知识。这是创新型教师胜任创新型教学的基础性知识,只有准确、熟练地掌握并融会贯通这方面的知识,教师才有可能在学科教学中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对学生进行多途径创新思维训练和创造能力的培养。
2.拓展隐性知识
这是教师认识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教育规律、开展创新教育教学活动和教育研究活动所必需的。如:掌握有关现代教育理论和心理科学方面的知识,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和方法等。虽然教师不必直接向学生传授这种知识,但它是教师形成创新教育能力的必备条件。在教学实践中,作为一名创新型教师,要能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水平、理解能力、认知规律等实际情况,为学生提供最能促其“生长”的营养,从而促进学生“乐学、善学、学有所成”。
3.善于学习、坚持学习
学习和掌握有关创新的原理和方法,并有意识地将此引进和移植到教学活动中,更要注重培养自己有获取和运用知识的创新能力。知识是创新的原料,完整的知识体系是创意形成和创新活动的重要基础,在一定程度上,也决定着老师们创新能力的大小。虽然知识水平并不能直接标示创新的能力,但创新能力的提高必须以知识水平的提高为基础,创新若得不到知识体系的支持也必定是无源之水。
教师要积极从事教科研,带头创新,不断增强自身创新能力。一个创新型的教师必须积极开展学习和研究,不断追逐学科技术发展的前沿,及时了解和掌握自己所授学科及相关学科的最新学术动态和发展趋势,要重视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教师要投身于教科研活动中去实践和锻炼,使自己的创造潜能得到充分开发,在教育教学领域内自由探索,自由创造。教师的创新包括教学方法、教学组织、教学手段和教学形式各方面,如果教师满足固守已有的知识水平和观念,以不变应万变,那是断不可培养出富有创新精神的人才。
一个富有创新型的教师,心中不该只想着学生的分数,应更多地考虑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否得到提高,创新意识是否得到加强,应更多地为学生今后的生存发展着想。诺贝尔获得者杨振宁教授针对中国教育的时弊,曾语重心长地指出:中国教育基本是教师教、学生记的模式,这种模式如果不改变,再过三十年也很难获得诺贝尔奖。因此创新型的教师要实现以下几个转变:
1.教学模式的创新
教学思想上摒弃传授知识为主的观念,树立以培养能力为主的思想。变封闭的课堂教学为开放的课堂教学。开放的课堂教学形式,组织者可以是教师,也可以是学生,地点可以是课堂也可以是自然、社会。创新型的教学内容是以教材为主,辅之以与教材有关的生活材料,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指导他们观察生活、认识社会。借助于现代的多媒体教学手段,使课堂教学实现由平面向立体、单向向多向的转变,既开阔学生的视野又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供广阔的天地。
2.教学内容的创新
教学内容的创新是进行创新教育的基础和保证。在创新型的教学内容中以教材为主,辅之以与教材有关的生活材料,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指导他们观察生活、认识社会。
3.教学方法多样化和教学手段现代化
教师针对不同的学科、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学生,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积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现代教育技术,通过多媒体教学、网络化教学,使课堂教学实现由平面向立体、单向向多向的转变,既开阔学生的视野又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供广阔的天地。
4.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环境
在课堂上教师要有激情,保持良好的情绪和亲切的教态,将自身融入与学生的合作之中。创新难免遇到困难甚至失败,因此创新型教师需要具有坚忍不拔、百折不挠的意志品质。对自己的事业充满激情,以开放的思维求异求新,敢于用质疑的目光、发展的思路对那些有碍于我们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教育教学现状进行经常性的反思,经常反思自己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并在教育教学中不断创新。新时代的教师,任重而道远,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善学、善问、善思,努力把自己培养成为具有创新精神的“研究者”,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把握时代脉搏的主人,把自己培养成一名新时代的创新型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