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几年广播电视“户户通”工程的实施,基本满足了西藏普兰县所有农牧民群众收看电视节目的需求,但实施和使用中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本文介绍了普兰县户户通的基本情况,并对存在的问题及以后的发展进行探讨,以实现广播电视“户户通”工程的长期通、优质通。
广播电视“户户通”工程的实施,对西藏普兰县农牧民群众收看电视节目提供了有利条件,县广播电视“户户通”工程自2009年实施以来,基本上实现了广播电视收听收看的全覆盖,使地处偏远的农牧民群众都能收看到丰富多彩的电视节目,及时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了解外面的世界。
1 发展广播电视“户户通”工程的有利条件
2008年8 月,我国利用中星9号卫星的4个转发器开展广播电视“村村通”卫星直播业务,开启了我国利用直播卫星开展卫星直播业务的时代[1]。
普兰县地广人稀,县辖一镇两乡,9个行政村,1个居民委员会,总人口8899人,除县城以外数字电视网络尚未覆盖。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农牧民定居半定居工程的实施,及农牧民家中生活用电问题得到解决,为广播电视“户户通”工程的实施提供了可能。截至2014年底,全县农牧民有1857户人家,对“户户通”设备的需求少。直播卫星“户户通”以最低成本、最快速度、最有效方式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家家户户人人听广播看电视问题。设备轻便实用,调试简单,加之国家优惠政策,给农牧民群众免费发放卫星数字电视接收器,为县直播卫星“户户通”工程的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
2 直播卫星“户户通”工程实施情况
普兰县直播卫星“户户通”自2009年阿里地区实施民心工程“户户通”设备免费发放,普兰县共分配810套,开启了县“户户通”广电工程建设的时代。
2012 年底“户户通”设备免费发放数量达1757套,使县“户户通”覆盖率达98%以上。2013年发放113套,共有1870套接收设备,农牧民群众有效覆盖率达到100%。2014年又为两乡干部职工发放了167套直播卫星接收器,使两乡干部职工也免费享受“户户通”带来的优惠政策。另外民宗统战还为全县的寺庙争取了一百多套直播卫星接收器,实现了各寺庙的“寺寺通”“舍舍通”,让寺庙的僧尼也能看到电视,更多了解我们国家的大政方针政策。
现在直播卫星接收器的发放,让偏远地区的群众都能收看到了45套清晰的电视节目。极大地满足了广大群众看电视、听广播的需求。但乡镇有线电视覆盖不到的商户和驻军部队及驻村工作组等一部分群众还无法收看到直播卫星电视节目。还需进一步做好“户户通”工作,做到广播电视“户户通”的全面覆盖。
3 “户户通”设备运行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直播卫星户户通设备包括卫星接收天线、高频头、卫星接收机,由于普兰县处于高海拔的青藏高原,气候条件恶劣,风大,雨雪天气多,容易造成高频头的损坏及信号传输线与高频头接口的松动,致使电视接收不到信号,故障率高。另外因海拔高,设备接收信号不稳定,调试难度大,信号质量达不到最佳程度,设备使用一段时间后经常出现接收不到信号的现象,较早发放的接收机要经常进行系统升级,近两年每年升级三五百台接收机,给工作人员带来很大的工作量。
3.1 购置配件困难,缺少经费
多年来给群众的广播电视“户户通”接收设备是分批次发放的,设备的厂家、型号不同,发放的设备主要有创维、九州一代、九州二代、九州三代、海信品牌,这给设备维修时配件的更换带来很大的麻烦,要联系不同厂家进行购买。现在“户户通”设备主要是高频头的更换,每年有100多个高频头需要更换,另外,没有维修及更换配件的经费,只有工作人员和单位想办法自己解决,损坏了一定的数量才一次性联系厂家购买。普兰县地处偏远,购买不方便、耗时长,经常得半年时间才能购回配件更换,使出问题的用户长时间看不到电视节目。
3.2 设备经常移动、气候条件差造成损坏
农区群众设备使用比较正常,广电专业技术人员经常下乡检修,且离县城比较近,带接收机来升级或要求技术上门维修都比较方便,基本能保证电视节目收看。居住在牧区的牧民群众到夏季,过着游牧生活,逐水草而居,要搬多次家,带着接收设备多次搬迁,经常造成损坏,故障率高,牧民群众居住分散,专业技术人员下去维修路程远,且工作量大,基本上等牧民搬迁至冬季牧场定居地后,专门派人才能上门维修。
3.3 技术人员缺乏,无法及时修理
各村镇没有广播电视“户户通”设备的维修和维护人员,只有靠县广电局仅有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维修,维护人员不足,造成设备无法及时修理,正常
(下转第24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