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电视选秀节目成人化问题的生成逻辑分析
——以《非常6+1》暑期特别节目为中心的考察

2015-02-27 04:38何秋红
新闻研究导刊 2015年21期
关键词:成人化成人受众

何秋红

(南通大学 文学院,江苏 南通 226019)

儿童电视选秀节目成人化问题的生成逻辑分析
——以《非常6+1》暑期特别节目为中心的考察

何秋红

(南通大学 文学院,江苏 南通 226019)

儿童电视节目成人化倾向的问题由来已久,引起了家长、学者乃至媒体工作者不断关注,但是一直都没有得到根本性的解决,儿童选秀节目的纷纷出现,使这一问题更为凸显。电视栏目制作方片面追求经济效益,保护儿童和儿童社会化的矛盾与冲突以及家长功利心态的渗透是儿童电视选秀节目成人化问题的基本生成逻辑。

儿童电视选秀;成人化;非常6+1;儿童本位

儿童选秀节目,是以儿童为主体的一种选秀形式,一般都有一套标准化程序,设有草根海选、PK、评委点评、赢得支持等环节,节目中儿童特有的稚嫩的声音、可爱的形象、率直的个性和奇特的思维方式让受众很是新鲜,收视率较高,其他电视台也在很短时间内推出儿童电视选秀节目。儿童选修节目在表象繁荣的背后,也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这其中尤以成人化问题最为突出。儿童电视成人化,指电视制作者用成人的思维模式,成人的眼光和行为方式来制作儿童电视节目,用成人的需求取代儿童需求,将儿童经验水平“提高”到成人的经验水平,或“降低”到成人想象中的儿童接受程度,使儿童节目与儿童受众需求相脱节。本文拟以中央电视台第三频道的《非常6+1》(以下简称《非常》)假期特别节目为例,分析儿童电视选秀节目中的成人化问题。

《非常》近几年暑期,《非常》都会推出面向儿童并以儿童为主角的暑期特别制作节目,以“非常假期欢乐多,小鬼当家真热闹”为口号,主打“欢乐”牌和“热闹”牌。每期选派4名或5名年龄在6岁至12岁之间的儿童登台演出,最后经现场观众投票选出一名儿童获得“非常明星”、“非常宝贝”的殊荣。应该说,相较于其他儿童选秀节目,《非常》的节目制作者及主持人表现出对孩子的极大尊重,尽可能地用他们所理解的儿童的经验水平去贴近儿童。然而,《非常》假期特别制作节目与其他儿童选秀节目一样,从内容到形式,从编导到主持人,都具有明显的成人化倾向。它的成人化倾向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受众定位过于宽泛,节目定位的成人化。很多电视儿童选秀电视节目受众定位就不仅仅是儿童,而是希望老少皆宜,吸引整个家庭成员观看,甚至以成人受众为主。为了吸引成年受众的注意力,参与节目的儿童大部分是按照栏目组事先安排好的程序去表演,少有发挥空间,孩子是节目的演员,甚至像有研究者指出的儿童只是“成人游戏中的沉默羔羊”,[1]而不是节目的主体,受众看到的也只能是孩子化妆后的表演,难觅童真童趣的影踪。

儿童表演内容的成人化。儿童电视选秀节目的成人化问题还体现在不少参赛小选手表演内容上,从衣着打扮、曲目选择、舞台姿态、语言运用等方面都能看到成人化的印迹。例如,最早是在《非常6+l》节目中一夜成名的小童星阿尔法,穿着打扮就很成人化:鸡冠头、红色立领皮衣、黑色皮裤、黑色皮靴,一身典型的朋克造型。更有甚者,不少小女孩选手则衣着暴露,穿着吊带或露脐装,学成年人走性感路线。2013年8月16日的节目有个小女孩为了配合出演《水果拳》的歌曲,穿着就很暴露,而且配以成年人的挑逗动作。还有曲目选择的成人化,如《你是我的玫瑰花》《花儿为什么这样红》《青春舞曲》《巴郎》《明天的明天的明天》等等。语言运用的成人化,透过电视屏幕,经常看到的是稚嫩的面孔说着与年龄不相符的话语,露出与儿童年纪不相仿的成熟老练,说起话来一套一套的,主持人的一个简单问题,孩子脱口而出的往往是成人思维的回答,更有些“童星”已经熟悉了在镜头面前如何讨好观众。

互动话题的成人化,例如在《非常》节目中,点评嘉宾直言“我希望有女儿是她(指代选秀儿童)那样的,有女朋友则是她这样的(指代另一个点评嘉宾)”,主持人听后直呼:“我在录儿童节目,你还说找女朋友是她这样的!”这是赤裸裸的成人话题,在儿童节目中出现非常刺耳,男女朋友话题显然与儿童的年龄不相符。

儿童选秀节目成人化的生成逻辑:儿童电视成人化的问题由来已久,早在90年代学者卜卫就注意到这一问题并提出“儿童电视谁是主体”[2]的诘问。后续新闻传播研究者和儿童教育专家、家长、媒介从业者都纷纷提出要杜绝儿童电视成人化现象。但这一现象一直存在,在儿童选秀电视节目不断涌现的今天,似乎有愈演愈烈之势。儿童电视成人化倾向为何屡禁不止,它有怎样的生成逻辑?下文将从三个方面展开分析:

第一,节目制作方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在媒体竞争激烈的今天,“收视率”决定电视节目的生死存亡。自工业革命以来,精英文化让位于大众文化,娱乐的、通俗的、感性的甚至喧嚣的大众文化席卷全球。随着媒体产业化时代的到来,媒介竞争异常激烈,电视媒介组织为了谋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和政治法律风险的最小化,一味迎合大众口味,尽一切可能释放电视媒体的娱乐本性。在这样大的社会背景之下,具有消费能力的成人的注意力就成为稀缺资源,成为媒体竞相争夺的对象。收视率的高低成为衡量一档电视节目成功或失败的唯一标准,以收视率为基础的末尾淘汰制促使电视制作者们不得不想尽一切办法提高收视率或者暂时保持收视群体的稳定。

从本质意义上讲,儿童电视选秀节目的推出是媒体为了争夺受众注意力而从常规选秀节目中创新衍生出来的,因而与市场与经济有着极深的关联。当常规的电视选秀节目已经无法激起受众的收视热情时,各大电视台又将“秀”的主角由俊男靓女换成活泼可爱的儿童。儿童电视选秀节目既有一般娱乐节目的轻松有趣,又有儿童节目特有的童真童趣,节目一经推出,就大受欢迎。为了获得尽可能高的收视率,儿童电视选秀节目推出之初目标受众就不仅仅是儿童,还包括成人,甚至以后者为主体,因为后者具有消费能力,更受广告商的青睐,因而能给电视节目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为了获得具有消费能力的成年受众的“注意力”,儿童电视选秀节目也尽可能地满足成人的收视心理,节目制作者将儿童包装成供成年人“观看”的对象,使儿童成为成人的娱乐工具和观赏工具。

第二,家长功利心态的渗透。在《非常》节目中,有选秀儿童就直言:“从4岁开始,妈妈就开始带我参加各种比赛,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不少家长将孩子能上电视作为自身的荣耀,竭尽所能地训练孩子在镜头面前展现乖巧可爱的一面,讨得成人评委和其他孩子的欢心,以便赢得更高的选票,获取靠前的名次。更有甚者,有些父母在台下动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拉选票,甚至是“贿选”。笔者曾听到一个参加某选秀节目的幼儿园的小朋友与父亲的对话:

父亲:这次能否获得名次?

小女孩:还不是要看你是否愿意出钱。

这段对话让人震惊,如此,制作出的节目背离了初衷,也无形中侵蚀了儿童无忧的童年,使他们过早地踏入到成人的浮躁世界。这种儿童电视选秀节目的鲜花、掌声容易给孩子们带来世界观的误导,让他们错误地认为表演出色是成功的不二法门,而不注重提高自己的内在修为。

第三,儿童本身的成人化。儿童成人化是一种社会现象,这导致其在儿童电视选秀节目中表现出明显的成人化特征。现在的儿童多为“独二代”,与他们“独一代”的父母不同的是,上学之前他们往往面对的是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至少六个成年人,与同龄的儿童接触的机会比他们父母童年时期更少,成年人成为他们生活中接触和模仿最多的对象。另外,一直以来,我们的文化里总喜欢用“乖”、“听话”等作为好孩子的评判标准,其本质是按照成人的价值标准、思维方式乃至行为习惯来规范孩子的行为,这样,自然而然地让孩子的言行举止呈现更多的成人化特征。再者,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媒介的接受变得越来越便捷,儿童很小就可以方便地通过大众传媒来获取各类面向成人的信息。“独一代”基本是伴随着电视长大的,“独二代”除了电视还有网络,“在现代社会里,大众媒介的影响与家庭、学校和同龄群体的影响一样,是影响儿童社会化的重要因素。”[3]长期浸淫在大众传媒环境之中成长起来的儿童,相较于信息匮乏时代中的儿童,与成人的“区隔”越来越小。概而言之,这一代儿童相较于以前任何一个时代,他们的生长环境更为特殊,他们心理普遍更早熟更复杂,更容易呈现成人化的特征。

需要指出的是儿童成人化和儿童社会化不是一个问题。儿童社会化是一个过程,通过这一过程,无助的婴儿逐渐变成一个有自我意识、有认知能力的人,并熟练掌握他们生于其中的文化的习俗。儿童社会化是儿童成长的一个正常的、必须地发展阶段,而儿童成人化则是一种“非常态”。儿童成人化越过了社会化的某些阶段,或者表面上看似达到了某个阶段,但其在心智方面还不够成熟和完善,如儿童模仿学习成人的言语和着装,看起来确实很像大人,但是在心智的发展上还未达到这个阶段。儿童成人化会引发一系列的问题,波兹曼所说的“童年的消逝”就是其中之一。

[1] 陆高峰.成人游戏中的沉默羔羊——对儿童选秀成人化现象的批判[J].社会观察,2009(6).

[2] 卜卫.儿童电视:谁是主体?——兼论我国儿童电视成人化问题[J].新闻与传播研究,1998(02).

[3] 戴维·波普若.社会学[M].刘石得,译.辽宁: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256.

G222.3

A

1674-8883(2015)21-0041-01

何秋红(1981—),女,湖北黄冈人,博士,南通大学文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新闻业务。

猜你喜欢
成人化成人受众
成人不自在
基于受众需求谈电视新闻编辑如何创新
浅析新闻炒作下受众逆反心理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从受众需求角度看电视新闻编辑如何创新
幼儿舞蹈成人化教育之弊端及对策
少儿出版物过度成人化现象分析
Un rite de passage
为孩子撑起一片蓝天
成人正畸治疗新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