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长春
(成都汽车职业技术学校 610100)
中职生体育课学习兴趣及习惯的培养
胡长春
(成都汽车职业技术学校 610100)
根据中职生的生理、心理特征,通过普修课结合课外活动课,合理运用现代教育教学方法手段,改变教学方法,发扬学生互助学习的精神。在增强体质的同时,提高学生的体育兴趣,强化学生的运动技能,为终生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中职生 体育课 兴趣 习惯
中职生已经进入青春期,其生理特征已接近成人,外界适应能力比较强,心理逐步成熟。但心理上仍处于人生的初级阶段,对许多事物仅停留在主观感觉上,因此他们有旺盛的精力、蓬勃的朝气,可也在事物的认知上,留有诸多的欠缺,体育课堂上的表现就一目了然,孰差孰优,就显而易见。在生理方面,由于神经过程的灵活性高,神经细胞物质代谢机能旺盛,易出现疲劳,但恢复较快。脑细胞内部的结构和机能迅速发展,为提高思维能力创造了条件。力量速度弹跳均有较大的提高,大部分同学运动能力显著增强,兴趣逐渐广泛,运动思维分化比较严重,爱好有所不同。在心理方面,高中生的心理特征处于不稳定和不成熟的时期,男生的情感不同于女生那样比较内向、含蓄、敏感、自尊;在意志上表现为坚强,可以经受起失败的考验;在体育课上表现为情感外向、好动、对疲劳的耐受力差,不怕脏、不怕晒、胆大、不怕别人嘲笑、锻炼积极性高等等。
鉴于以上特点并通过实践教学,我们发现,高中生体育课的内容要尽量安排比较安全,难度适中,运动量、动作频率便于自我调节的项目并注重全面身体锻炼。宜围绕发展其运动器官,确定教学内容和方向。在组织教法上运用多样、多变、多层次的方法,采用启发、鼓励、循序渐进等教学方法,发扬他们主动学习的精神,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
做为一名合格的高中体育教师,必须应具有渊博的学识,开阔的视野。“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同样在体育课堂上,老师应该基本能解决学生所提出各种疑问,让学生感到满意,从中可以得到启发,教育,进而拉近师生之间的关系,使以后的授课更能得心应手。试想一个体育教师面对学生所提出的问题,不能给出一个令学生满意的答案,你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会是怎样?学生要学习某一个运动技术动作,老师的示范不够标准,或者原理不能够解释的很清楚,你怎么让学生信服。我在体育课堂上就经常给学生交流,倾听他们的心声,感受他们对体育课的需求,对于他们的种种疑问,我总要给他们合理的解释。有学生问我:老师我想利用活动课的时间来进一步增强体质,你有什么比较好的建议。我就问他:你平常是如何练习的,这次你要达到达到的目的是什么?学生说出他想提高耐力和上肢力量。我简单给他制定了一个计划,让他按照计划循序渐进的先练习一段时间,我再另外制定下一步的计划。学生表示很满意,一定努力去完成。在课堂上老师不应该只体现在运动教学上,更多的是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学校任务毕竟是育人,老师也不只是仅会教学,而是要培育对社会有用的人,如果学生毕业若干年仍记得你当年的教诲,我想你至少是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体育在人文方面的表现尤为突出,人性的许多方面在运动场都会表现的淋漓尽致,人的品行会给你一个直观的映像。所以体育教师只要稍稍留意,就有许多育人的机会出现,抓住不多的机会给学生较好的品德教育,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这个过程需要老师用心揣摩,仔细端量,鲜活的事例,生动的语言表达,醒人的历史典故,既能抓住学生的心,也能起到育人的效果。这些不是任何人都可以轻松做到的,如果体育教师没有较强的责任心,渊博的学识,开阔的视野,就不能轻松的驾驭高中男生体育课,就会放任自流,发生许多本不该发生的事故。
体育教师传统的教学观念是督促学生通过锻炼身体来提高运动技能、技术。是老师高高在上的监工形式达到了体育课程要达标的效果,这种模式让老师整天疲于奔命的忙于教学感到疲惫不堪,身体愈来愈差:学生对于体育课也是深恶痛绝,感觉不到乐趣,上体育课像上战场疲于应付,特别是那些身体素质差的男生更是苦不堪言,常常借口生病不来上课,成绩就越来越差,到了一种恶性循环的地步。还有就是现在有些老师借口课改的东风,体育课“美名其曰”张扬学生个性让学生自己玩,结果是完全的放羊式教学,学生对于体育课也没有多少兴趣。这两种模式怎谈得上学生对其有太多的兴趣,丝毫感觉不到体育课的重要。体育教师对于此现状应给与充分的重视,积极引导学生多参加体育锻炼,使其对体育课产生比较浓烈厚的兴趣。体育老师必须改变观念,接受现代课堂教学理念,用言传身教的方式影响教育学生,多做思想教育动员工作,多组织学生参加集体练习,尽量不让一名学生生游离于集体之外,多参与学生的体育活动,多做有益的科学的指导工作,让学生活动的同时感觉到老师始终就在自己的身边,心里有一种安全感,当学生对锻炼有浓厚兴趣的时候,老师的工作就算已经成功了一半。此时体育教师应在教学方法,组织教法方面做更为细致周密的安排,确保体育课顺利有序正常的进行下去。
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一是培养学生科学地进行身体锻炼,二是培养学生把体育锻炼作为日常生活的一种需要,成为一种习惯。其中,培养学生科学地进行身体锻炼是基础,只有科学地锻炼身体的习惯,才能称得上良好的锻炼习惯。学生良好锻炼习惯的培养,需要学生持之以恒的坚持和努力,当学生对某一项体育运动项目感兴趣时,老师可以主动与其交流指导,加深其对该项目的感情,让其感到快乐、愉悦,同时又能比较好的锻炼身体,坚持练习,从中发现自己的不足,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增以其所不能,愉悦身心。体育教师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要依据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根据教与学的需要与可能,制定严密的、科学的、切实可行的计划,有的放矢地逐个项目培养和训练。让学生准确掌握动作要领和练习过程,要由易到难,由单项到系列,由部分到整体,坚持不懈,反复训练。教师还应经常督促检查,持之以恒。只有这样才能逐渐形成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
高中生处于人生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关键阶段,人生观、价值观等都处于形成时期,加上现阶段我国高中教育阶段的严峻升学形势,高中生的体质状况越来越差,体质评价标准不断降低,但仍有不少学生不能顺利过关,由此发展下去中国人的体质状况将不堪设想,应该引起全体体育教育工作者的进一步重视。重视培养高中生对体育的浓厚兴趣,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体育教师不但在课堂上培养学生良好锻炼习惯,而且要帮助学生制订有个性特点、具体切实的个人锻炼计划。严格规定锻炼内容、方法、过程、运动量和时间等。教育学生要认真锻炼,踏踏实实,从点滴做起。并引导学生加强对自己锻炼计划的实施进行自我评价、自我监督,不断提高学生积极参与锻炼的自律性,从而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
[1]王道俊,王汉澜.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2]马仁留.习惯导致中学体育教学的缺失[J]中国学校体育,20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