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管理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2015-02-27 03:09唐彩玲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15年10期
关键词:应用型院校人才

唐彩玲

(云南农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云南昆明 650201)

旅游管理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唐彩玲

(云南农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云南昆明 650201)

旅游管理应用型本科教育培养的人才应拥有完整的知识结构、较高的专业能力、良好的职业素质,然而,在现实中旅游专业本科教育处于尴尬的局面。本文试图通过对我国高校旅游管理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现状的分析,找出旅游管理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旅游管理 应用型人才 培养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化向大众化阶段的稳步发展,人才培养的多元化格局日益明显,将应用型本科人才作为学校主要的人才培养目标成为越来越多普通本科院校的共性选择。近年来,旅游产业蓬勃发展,我国的旅游高等教育已成为我国旅游专业人才,特别是中高级管理人才的主要培养者。旅游管理本科院校在发展壮大的同时,出现了相较于高职高专和研究生人才培养的诸多短板。因此,旅游管理本科院校向应用型本科教育转型已成为我国旅游高等教育发展和质量提升必须面对的重大时代课题。

一、我国高校旅游管理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现状

经过30年的发展,旅游高等教育的规模不断壮大,结构日趋完善,现已形成了大专(高职)、本科和研究生(硕士、博士)多层次的教育体系。至2012年底,全国旅游院校共计2236所,其中高等院校1097所,职业技术学校1139所。2012年全国旅游院校旅游相关专业在校生共计107.34万人,其中旅游高等在校生数为57.62万人;旅游职业学校在校生数为49.72万人[1]。虽然旅游教育以本科生人数居多,但是在现实中本科以上人才培养及就业都处于尴尬的局面。

业界普遍认为旅游专业本科人才不好用,实际操作能力不如高职高专,理论程度不如硕士。这种旅游专业本科生“专而不专,能而不能”的尴尬局面使得就业比例越来越低,历年来旅游专业本科毕业生在行业内就业人数比例一般仅在10%-20%之间,从而也导致近几年旅游本科专业院校和专业办学萎缩的局面[2]。

二、旅游管理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一)多元的知识结构

旅游人才多元的知识结构包括:1.深厚的基础知识,掌握深厚的旅游管理学科的基本理论是日后得以进一步发展与创造的基础;2.扎实的专业知识,要想在旅游行业中有所作为,成为有用的旅游人才,就必须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掌握应有的从事本专业工作所需要的旅游服务的程序、操作规范和技能;3.广博的相关性知识,在旅游一线,各种突发性、应急性问题会经常出现,这就要求旅游人才不仅具备精深的本专业的专业知识,还要熟悉人文知识、自然科学知识、管理学、心理学、人际交流和沟通等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对所遇到的问题处变不惊,迎刃而解。

(二)完善的能力结构

现代社会经济和旅游业发展瞬息万变,知识更新频率加快,这就要求学生能够通过所学旅游实践技能和动手能力,能较快地适应岗位的需求,解决工作实际问题,能应用已有知识和能力在旅游职业领域成功立足。能够把丰富的旅游理论知识、综合运用多学科、跨学科的知识,转化应用于实际问题,具有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不仅能具有胜任旅游职业岗位的技能,而且具有旅游技术创新和二次开发的创新能力。此外,还要有沟通交流能力、团结协作能力、应变能力,这是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旅游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基本能力。

(三)全面的综合素质

旅游应用型人才的素质不仅包括德智体美的基本素质,还应具备一定的专业素质,旅游应用型创新人才能够在旅游职业领域成功立足,能进行旅游新技术、新服务、新产品的创新。必须要有创新的个性特质,在组织创新氛围的影响下通过相互作用实现创意的产生和创新的推进。

三、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一)构建四阶段课程体系

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应以知识、能力、素质的培养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逐步构建“知识、能力、素质、学术”四阶段式课程体系。第一学年开设的课程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第二学年开设的课程目的在于打造学生的专业能力;第三学年开设的课程重在强化学生的职业素质,第四学年通过毕业实习、毕业论文及毕业答辩等培养学生的学术水平。通过四年的培养,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从业综合能力和实践操作技能得以提升。

(二)优化实践教学,着重培养应用性人才

注重课程设置的实用性,强调教学方法的多样性。旅游管理专业的特点是实践性强,因此教学环节中应加强实践教学。课程在设置上强调学生的参与性学习及自我学习能力。主要由课堂参与、独立作业、小组作业、外出考察、毕业论文组成。开设带有研究性质的实验课,将课程设计、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纳入某项课程的研究之中,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对旅游活动深层次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归纳、综合的研究能力。

多引入探讨式教学。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要求教学方法从单一的课堂讲授向多样化的互动式、参与式教学发展。使用案例讨论教学法可以激发学生的互动意识和参与精神;运用电子教学、多媒体教学和实地教学,可使学生身临其境,增强实务感;引入角色模拟教学法,可引导学生在特定环境下进行角色体验,增强对知识的领悟和运用;采用专题研讨教学法,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和学术探索精神。

重视校内外实践基地。校内外实践基地是提高学生职业能力的主要途径。职业能力培养不只是操作技能或者动手能力的培养,还包括知识的应用、技能的掌握、经验的积累、职业意识、习惯态度的养成与职业创新等。同时,旅游教育培养的人才,其就业上岗后的服务和管理行为大多是相互联系的群体活动,因此必须十分注意对学生合作能力、公关能力、协调能力、心理承受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对未来从事的行业有真实的认知。

(三)重视旅游管理专业师资队伍的建设

目前很多院校现有旅游管理专业教师大多是从相关学科通过一定的短期培训或自学方式转入本专业的,所学知识不系统,再加上没有从事过实际旅游工作,很难胜任他们所承担的课程教学任务,更谈不上承担大型的科研任务,必将影响到毕业论文质量和人才培养的目标。因此,要求旅游院校推行“双师制”,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其次,旅游院校也可以从旅游企业中选聘兼职教师,增加专业课“现场教学”的学时比例,从而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紧密衔接;鼓励专业教师进行双语教学,提高学生的语言听说能力和应用能力,突出外向性特色。

[1]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局.2012年中国旅游统计年鉴[Z].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13

[2]宋大为.应用型旅游本科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吉林工商学院学报,2010,(30):31-33.

唐彩玲(1980—),女,汉族,云南农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讲师,新疆昌吉州人,主要从事旅游管理和旅游规划研究

猜你喜欢
应用型院校人才
人才云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