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重水复的探究教学

2015-02-27 01:02蒋玉芹
关键词:探究课堂教育

蒋玉芹

(陕西师范大学 陕西西安 710062)

山重水复的探究教学

蒋玉芹

(陕西师范大学 陕西西安 710062)

探究式教学因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动力,发挥学习积极性、拓展学生潜能、提高学生的素质而受到广泛研究、应用及赞誉,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探究"的程度则存在难以把握的状况。

探究活动 形式化 尴尬

新课程改革自2001年至今,已走过十多个年头,教育领域的专家学者及教学一线教师围绕新课改的理念、实际执行方面的各种问题进行了几次争鸣,广为人知的比如钟启泉和王策三等教授关于知识价值、课堂模式的争论[1-2];靳玉乐和高天明等教授关于课程指导思想的辩论[3-4]。伴随几次争论,大家对于新课改的理解逐渐深入,虽然理念仍各有侧重,共识也不断达成:一、教育对象,转变精英教育观念、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把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地位结合起来。二、教育目标,坚持教育的本质为培养人的活动,改变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增强学生的感官体验。三、教育评价,改革单一的考试评价机制,倡导评价体系的多元化,转变精确化和绝对化的评价标准,使学生的个性得以发展。四、教育实施,改变课程结构,并设置综合课程,倡导区域课程、校本课程的开发,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

在新课改理念的倡导之下,教育工作者不断探索更先进有效的教学形式,其中探究式教学得到广泛研究[5]。所谓探究式课堂教学,就是以探究为主的教学,指教学过程是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主,以教材内容为基本探究对象,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让学生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教学形式。探究式课堂教学以重视开发学生的智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自学能力,而受到广泛赞许。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也遇到种种问题,如探究活动形式化,缺乏组织或组织过度等等。现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以高中化学必修二有机物-苯的教学为例,浅谈遇到的问题及思考。

苯是最简单的芳香烃,在中学有机化学中处中枢地位,对于学习有机物的结构、性质具有重要意义;其探索过程是化学史上的佳话、科学研究的典范。在探究苯结构的实际教学,出现了这样颇为奇怪的现象:活动的探究成果与学生知识水平负相关,即中等水平的学生展示出的模型种类最多样的;平时表现、成绩越优异的学生其提出结构模型越简单统一,最富创造性的是知识水平较低的学生。再综合课后的调查,发现超过半数同学不喜欢这种教学方式,认为“浪费时间”“没意思”。探究式教学让学生充分参与课堂,却没有得到欢迎,这究竟是为什么?

关于这次不成功的探究教学,我有些许思考:

一、我们课堂进行的探究是不是真正的探究?

探究是人一种天生的本能,在来到学校之前,离开学校之后,一直自发地开展着。但学校毕竟是学习间接经验为主,课堂里的探究活动不同与生活中的认识活动、科学家的探究实验。课堂探究活动是提出特定问题,让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寻求答案,并在此过程中完成思维训练、知识积累,学习团队合作。同时鉴于中学生认知、知识水平均在发展期,其探究过程中需要外在的引导、支持。而外在提供帮助的度,往往难以把握。结果课堂探究是帮助干预过多,而留给学生自由探索、发挥的空间所剩无几。在探究实验的“扶与放”上[6],诸多一线教师也莫衷一是。虽有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的“做中学”的实践经验可借鉴,可怎样才是切实可行的探究教学,我们仍在探索的路上。

二、如何选择探究活动的课题?

一般来说作为探究的课题,首先要具有探究的价值,其内容和方法要紧密结合,避免机械练习或是盲目摸索。其次课题要具有真实性,只有具有真实性的、学生身边的实际问题才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起探究的兴趣,学生也只有在解决真实问题的过程中才能养成不迷信权威、敢于批判质疑的科学精神。再次课题要具有开放性,要为学生提供表达不同意见的角度,学生要向其他人阐明自己观点,并倾听他人给予评价、提出疑问。通过交流辩论,了解不同观点,学习坚持和妥协。在教学实际中如何发掘适于探究的课题,兼顾教学任务和学生兴趣,考验每一位教师的功力。

三、教师是否真正鼓励学生的探究精神?

毫无疑问,每一位教师都期望学生有学习的兴趣热情。但教师期望的兴趣是“选择性兴趣”,是对于特定知识、方向的兴趣,以化学为例,兴趣最好集中在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用途上,而对于物质伴生、加工等等具体的实用性过程则不必有兴趣——也就是课程标准、考试范围内的兴趣!而对于学生真正的兴趣、问题,教师往往“视而不见”“存而不论”,这向来是教育者敷衍的绝技。个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1、教育者自身的知识结构不健全,教师的职前教育注重结构性、理论性知识,轻视工艺性、实践性知识;入职后也缺乏相关实践性知识、技能的培训,且以理科类教师的问题尤为突出。2、在当前的考试体制下,讲授-练习的教学模式易于实施且富有成效,具有顽强的生命力,而对于探究精神、创造力的培养这样难以界定,短期内难见成果的项目,依然缺乏有力的评价、激励机制,家长、教育者也缺乏长久等待的耐心。久而久之,对于教师们并不真诚的对探究精神的呼唤、表演式的探究教学,学生们也“看透了”。有些学生采取不合作、反叛以对,也有学生渐渐配合老师们为了教学任务而努力了,也就不愿意花费时间精力去思考、体会探究摸索的过程,而简单明了地直奔答案,省时省力,因而探究教学只徒有形式。可后者更容易得到一个皆大欢喜的成果:优异的成绩或是升学率。我们提倡合作探究式教学,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科学精神及团队能力,可现实条件又无法真正支持探究活动,这是一线教师不得不面对的尴尬局面!

探究式教学的理念基本获得了认可,具体实践上依然有诸多问题,前途光明,路程漫漫上下求索吧。

[1]王策三.认真对待“轻视知识”的教育思潮 [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04(3).

[2]钟启泉,有宝华.发霉的奶酪——《认真对待“轻视知识”的教育思潮》读后感[J].全球教育展望,2004(10).

[3]靳玉乐,艾兴.新课改改革的理论基础是什么[N].中国教育报,2005-05-281

[4]余文森.新课程教学改革的成绩与问题反思[J].课程?教材?教法,2005,(5).

[5]徐学福,宋乃庆.探究教学的模拟问题研究 [J].中国教育学刊, 2001(4):4148

[6]张俊,姚爱祥.别让科学探究活动走过场[J].科学课,2006(3):1617.

蒋玉芹(1988.6~)性别女,籍贯山东菏泽 单位陕西师范大学2013级教育硕士,研究方向:科学教育

猜你喜欢
探究课堂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甜蜜的烘焙课堂
题解教育『三问』
美在课堂花开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