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 旸
(作者单位:西南科技大学)
论我国新闻摄影作品的艺术化倾向
——以58届荷赛获奖作品为例
晏 旸
(作者单位:西南科技大学)
新闻摄影作品正在经历着一次漫长而又艰巨的转型——一方面,这些作品对美感效果的追求与日俱增,大有向艺术摄影靠拢的倾向;另一方面,从表义角度看,一些作品所传达的信息越来越模糊,直观性越来越低,让人深感晦涩。以下,笔者将以第58届荷赛获奖作品为参考,对新闻摄影作品艺术化倾向的原因及其可行性做了一些简单的探讨。
新闻摄影作品;艺术性;真实性
2015年2月12日,荷赛(世界新闻摄影比赛)评选结果在阿姆斯特丹揭晓。大部分作品都呈现出极其明显的艺术化趋向,其中不乏我国的优秀作品。纵观近几年的荷赛获奖作品,不难发现,被普遍认可的新闻摄影作品总体呈现艺术化的倾向,无论是从选材、构图、用色还是曝光上都极具视觉冲击力,这些新闻摄影作品对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对时效性、客观性、直观性的要求反而相对降低了。总之,这些新闻摄影作品似乎更适合挂在墙上展示,而不是第一时间为读者提供消息。
新世纪以来,新闻摄影作品呈现出的大范围艺术化倾向,是具有其深层原因的。
1.1科技的发展
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创新推动了制图技术的发展——摄影设备更新换代的速度越来越快,原有的缺点被不断改进,不断发明并生产相应的辅助设备。与此同时,各式各样的制图软件也悄然兴起,这些软件往往带有前所未有的功能,解决了一些照片处理时的棘手问题,为新闻摄影推开了一扇通往另一世界的大门。
1.2大众传媒的发展
大众传媒也经历了一个迅速发展的过程,传统媒体在早已成熟的基础上努力提高自身业务水平,不断丰富信息内容力求留住更多的受众。而新媒体正在以极快的速度崛起,具有时效性强、互动性高、小众传播、容量大、内容丰富等特点,这些优势使新媒体所传递的信息更易被受众所接受,逐步摆脱了纸质媒体严肃的传播状态。因此,对新闻摄影图片的艺术性、趣味性要求就会更高。
1.3受众视觉素养的提升
大众媒体的进步伴随着受众视觉素养的提升。建国后,我国从中央到地方先后创办起大大小小不同级别的报刊媒体,但直到“文化大革命”开始,各级机关报由于种种原因先后停办。直至20世纪80年代后,这种现象才有所好转。
在2015年的荷赛中,中国可算是个大赢家,共有6幅作品获奖,鲍泰良的“梅西凝视大力神杯”获得体育类一等奖,作品采用背景虚化的手法,重点突出梅西个人的状态与表情,把其“可望而不可得”的心理状态充分展现出来。储永志的《马戏团的训猴人》获得自然类单幅一等奖,作品整个呈现黑白色调,反映出人类的残忍与猴的恐惧,给人带来很强的视觉冲击力。蔡圣相的《牛市》拍摄取景于大凉山美姑县的牛牛坝乡,反映的是彝族人的日常生活,采用长时曝光的手法展现了不一样的光影体验,获得日常生活类一等奖。刘嵩的作品《被告》拍摄的是一名疑似性工作者在接受警方审问时的情景,获得肖像类单幅二等奖。
从以上获奖的作品我们基本可以看出,荷赛奖获奖作品总体呈现出一种艺术化倾向,作品注重美感,从拍摄技巧到后期加工制作都力求凸显其审美价值,新闻摄影作品似乎变成了挂在博物馆里欣赏的“艺术品”。新闻作品的时效性、真实性也似乎让步于“审美价值”之后了。
新闻摄影作品能不能具有一定的艺术性?视角不同得出的答案也会有所不同。一方面,从新闻美学的角度来说,新闻摄影作品只有具有一定的艺术性和美感,才能够充分发挥其宣传功能,充分吸引和感染受众,符合受众的口味,在单纯呈现事实的同时揭示出事件背后的本质。如此看来,新闻摄影实际上已经属于艺术的范畴。而另一方面,从新闻真实性的角度来说,真实客观原则是一切新闻报道的根本原则,受众所见事实一定要达到与客观事实原貌的高度吻合,不管以何种借口歪曲事实的行为都是不可取的。新闻摄影作品的艺术化处理很可能一不小心就把受众引向偏离事实的路径上去。
怎样调和新闻摄影作品中看似矛盾的艺术性和真实性?以下是笔者的一些看法。笔者认为,新闻摄影的美感和真实性其实并不是相互矛盾的对立面,摄影作品的最佳状态其实是两者的完美融合。当然,新闻真实性应该是大前提,在保证新闻真实性的基础上,力求实现作品的艺术性,达到一举两得的效果。
我国的新闻媒体是党和政府的喉舌,应该时刻保持为人民服务的热忱。新闻摄影工作者应深入群众,从我国实际出发,在保持新闻真实性的同时发挥新闻摄影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加大作品的宣传效果,维护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1]李培林.当代新闻摄影教程[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
晏旸(1996-),女,四川内江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中国近现代文学、当代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