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健一
(辽宁省鞍山市第六十八中学 辽宁鞍山 114031)
浅谈戏剧情境化教学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实施与方法
王健一
(辽宁省鞍山市第六十八中学 辽宁鞍山 114031)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规定,初中英语教学对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有很高的要求,在这四项能力中更为重要的是听说能力,这也是英语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语言学科的基本要求,而在课堂教学中融入戏剧情境化教学,能起到多方面的积极作用,对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以及听说能力的锻炼有事半功倍的作用。
戏剧情境化教学 初中英语 课堂教学
传统的英语课堂教学是基于课本教材的教学,大多数的教师对学生读写能力的培养要重于听说能力的培养,这就导致“中国式哑巴英语”的学生越来越多。而实际上,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如何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才是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基本着眼点。以七年级学生为例,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七年级学生应在听说方面大致掌握以下技能:能听懂熟悉话题的简单语段和简短的故事、能和老师同学就熟悉的话题交换信息、能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简单的角色扮演等。在实现听说教学目标的过程中,通过戏剧化教学能较好地开发学生的多元智能。如在表演不同角色的过程中,学生不仅需要语言,更需要简单运用肢体语言来表达情感。
在初中英语课堂运用戏剧情境化教学可以起到多方面的作用。首先,从剧本的改编过程开始到表演结束,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得到有效的锻炼。如在创作剧本过程中,学生要对基本语言点熟练掌握,并能恰当地使用,而在表演过程中,学生的交际能力也得到了训练。
其次,学生的创造力和反应力得到了发挥。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喜好选择喜欢的主题,并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加以改编,在表演过程中,运用声音和丰富的肢体语言将改编的内容表演出来。
第三,小组之间的配合提升了学生的合作意识。一场戏剧的演出过程中,合作尤为重要。小到角色安排、道具的制作,大到编剧、表演,处处体现出学生的合作精神。要求学生不计较个人得失,以好带差,团结协作,共同努力。
第一,应在每一个单元结束后,对本单元的基本语言点及文化背景向学生进行介绍。并对下周学生表演的主题简单规定,同时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进一步收集相关的背景资料。教师应在课前帮助学生梳理剧情、分析人物、组织语言、体会感情、并对语音语调纠正改进。如在学习新目标七年级下学期《Why do you like pandas?》这一单元之前,先将本周表演的主题确定为animals,表演时间长度规定为三分钟之内,人数不限,情景不限,也鼓励使用道具配合演出。相对宽松的要求能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并能在一定程度上扩展学生的思维,并不仅仅把表演的内容局限于课本里。
第二,鼓励学生自由创作剧本,这是对学生写作能力的良好训练。在创作之前,应在尊重学生个人意愿的前提下,不按人数进行分组,在分组过程中,教师应适当调控,把性格外向的同学与性格内向的同学、英语能力强的同学与英语能力弱的同学搭配在一组,外向的同学能带动内向的同学,增强其自信心,能力强的同学也能帮助能力弱的同学取得进步,为学生营造一个自由交流学习的氛围,让同学之间互相学习,共同取得进步。在创作剧本阶段,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如有一组同学选择表演《狮子王》中的某一小段,几名同学并没有按照原著台词机械背诵,而是用简单的对话、丰富的肢体语言展示了辛巴与小伙伴们之间的深厚感情,偶尔夸张的语气和动作引发全班的阵阵笑声。而另外一组学生在表演参观动物园的过程中,邀请了许多同学佩戴小动物的帽子表演动物,个别活跃的同学在表演动物的过程中还能模仿动物的动作和叫声,与表演同学互动,即兴创作,活跃了课堂气氛,丰富了课堂内容。传统教学中的机械背诵很容易使得学生因为枯燥无味而失去兴趣,导致背诵内容错误百出,或形成短时记忆,背过即忘。但是通过编排自己喜欢的剧本,学生的听力和口语得到的充分锻炼的同时,思维也得到了提升,创造力更是有了展示的舞台。
第三,在表演结束后要对表演同学给予充分的评价,引导同学之间互相学习。因此教师在观看表演过程中应仔细记录,并制定好相应的评分标准,标准应包括语音语调、动作、神态、语言的准确性和得体性等。教师应从正面上引导观众鼓励表演同学,对于表演同学出现的问题及时纠正。如笔者所在班级内有几名英语学困生,他们的英语成绩不太理想,因此在表演过程中只能选择相对比较简单的课本对话。由于能力不足,在表演过程中出现了卡壳、语法错误、表演生硬等问题。但在之后的评价过程中,班级同学多次称赞他们勇于表现自己的勇气和积极参与的热情,而对表演中出现的问题,同学们用了较委婉的语气简短纠正。这节课之后这几名同学学习英语的兴趣逐渐浓厚,在之后的表演中,动作也能放得开了,语音语调也有了长足的进步,反应在成绩上也有了或多或少的提高。
教师在戏剧情景化教学中应起到引导者的作用,而不仅仅是普通教育教学的作用。在每次表演之前,教师应帮助学生计划安排好表演的形式和流程。由于学生年级尚小,他们对英美生活背景并不十分熟悉,对于戏剧也接触较少,因此他们不能够像成年人一样熟悉戏剧的流程和剧本的文化背景。这些都需要教师在戏剧编演实施之前即做出合理规划,引导督促学生合理安排、认真计划,并及时回答学生在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另外,教师也可适当参与演出,如扮演一个小角色或负责朗读旁白等。师生的共同参与无形中拉近了师生的距离,教师感受到了孩子们的热情,而学生也能在与教师的近距离接触中感受到教师的亲切与爱。
本文提出了笔者关于戏剧情境化教学应用于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一些思考和感悟。笔者经过半个学期的实验发现,戏剧情境化教学带给学生的不仅是成绩上的提高,更深层次的是学生创造力、反应力以及合作能力等的加强。本文尤其针对如何促进戏剧情境化教学在课堂教学中的实效性,提供了一些具体的措施与方法,其感受和思考希望能为广大教师的戏剧教学提供一些参考作用。
[1]游晓霞;英语戏剧课的教学探索[J];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报(基础英语教学);2013年01期
[2]冯霞;论戏剧教学在《基础英语》课程中的应用[J];攀枝花学院学报;2010年4月第27卷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