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情境创设策略

2015-02-26 23:44孟鑫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15年18期
关键词:口诀创设情境

孟鑫

(河北省平泉县茅兰沟中心小学 河北平泉 067500)

小学数学课情境创设策略

孟鑫

(河北省平泉县茅兰沟中心小学 河北平泉 067500)

数学情境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发展心理品质的重要源泉,是沟通现实生活与数学学习、具体问题与抽象概念之间的桥梁。在生活、活动和游戏的情境中,它容易诱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引起学生更多的联想,容易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解决问题的相关策略。

数学教学 情境创设 策略

情境,即情景、境地。在数学教学实践中,我感到创设情境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数学情境,不仅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发展心理品质的重要源泉,而且是沟通现实生活与数学学习、具体问题与抽象概念之间的桥梁。数学情境,还可以引起学生更多的联想,诱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从而自主、快乐地学习新知识。

一、创设情境的基本原则

小学数学教学是由问题构成的,教学过程也就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因此,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应以问题为主线,通过创设与问题有关的数学的、现实的情境,调动学生思维,激发其内在的学习动力,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为学生经历数学化的过程做好前提,增强学生数学应用的意识,从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问题情境的创设应遵循以下原则:

新奇性。指对小学生具有较强的吸引力,能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兴趣,使学生愿意去尝试、探索、分析、解决问题。

时效性。即要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使学生以最佳的思维状态投入学习活动。提出的问题应该紧紧围绕教学目标,明确具体。

挑战性。情境不应只是绚丽多彩的生活画面,还必须包含着数学问题,有“数学味”。问题是数学的心脏,问题对数学学习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它决定了思维的方向,也是思维的动力。问题情境能让学生产生认知的“不平衡”,引起思维冲突。衡量一个情境的优劣,应归结为有无引起学生主动做出反应,并在心里造成一种悬而未决但又愿意解决的求知状态。

针对性。数学发展的动力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来自数学外部现实社会的发展需要;二是来自数学内部的矛盾,即数学本身发展的需要。相应地,数学问题也来自两个方面,有来自数学外部的(即现实生活),也有来自数学内部的。从这个角度讲,不能也不必每节课都去联系实际,都去创设多姿多彩的生活画面。

延伸性。指所创设的问题情境,尽量让其贯穿课堂教学的始终,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循着线索去继续思考问题,使学生能保持一种经久不衰的探索心理。这样才能使课堂教学具有延伸性,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

真实性和现实性。建构主义的教学观强调:用真实的情境呈现问题,营造问题解决的环境,以帮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活化知识,从而完成对新知识的意义构建以及对原有知识经验的改造和重组。教师要深入观察学生的生活,挖掘生活中的教材,准确把握教学内容与生活的联系,创设具有一定真实性和现实意义的问题情境,使学生能真切感受到学习内容与生活的联系。

二、创设情境的策略

1.创设兴趣情境

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数学教材本身理性重于情感,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在创设情境时要充分体现趣味性,体现数学的魅力,来提高学生参与的兴趣和积极性。在课堂教学时,要想方设法,创设情境,把学生的心理调节到最佳状态,触及学生产生弄清未知事物的迫切愿望,激发思维的热情和兴趣,使学生处于一种积极思维的状态中,从而激活思维。

故事法。“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创设问题情境要具有启发意义,要使学生产生愤悱的心理,处于跃跃欲试的最佳学习状态之中。

游戏再现法。日本村田晴彦先生研究,当左右脑兴奋达到协调时,脑电波出现同步现象,人们感到心情愉快,头脑清醒,学习效率高。在进行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利用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在富有童趣的情境中向孩子介绍数学知识,使他们左右脑部处于兴奋的同步状态,这样可取得最佳学习效果。

例如在学完乘法口诀后,为帮助学生牢记口诀,我在复习课上采用了两个小游戏:一个是玩“口诀接龙”游戏,即教师先随便报两个1位数,如“2”和“8”,指名学生口答其相乘的积“16”(口诀:二八一十六);再让他提问下一位学生:用所得的“1”和“6”相乘得多少,第二位学生口答“6”(口诀:一六得六);接下去,第二位学生又提问第三位学生:两个“6”相乘得多少,第四位学生口答:“36”。(口诀:六六三十六)……如此循环,学生争先恐后,兴趣很浓。二是玩“小蝌蚪找妈妈”的游戏,即把单纯的口诀计算题(“小蝌蚪”)给出答案(“妈妈”),让学生找一找,寻一寻。这种游戏形象生动,最能吸引学生参与。

2.创设问题情境

新旧知识冲突法。利用认知冲突创设情境。如能被2、3、5整除的数,年、月、日中的2月29日。

实践法。结合实践活动创设问题情境。比如,教学圆的周长时,可让学生量一量课前用硬纸做成的大小不同的若干圆的周长和直径,学生发现了“圆周长正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在此基础上掌握圆的周长的计算

联系生活法。结合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如“相遇问题”的教学。

媒体展现法。小学生无意注意占重要地位,任何新鲜事物的出现,都会引发学生积极参与。在教学过程中,用电教手段组织教学,可变静为动,化远为近,以此来引导儿童用眼看、用耳听、用脑想,促其形成一种努力求索的心态,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问题竞猜法。带有竞争性的问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教师在教学中可设计一个与新知识有关联的问题,让学生猜想其结果,进而引导学生探索求其结果的方法。

障碍设置法。适当的障碍可以激发学生克服困难的积极性,教师可抓住新旧知识间的“矛盾”点,进行设计,启发学生主动探索和积极思考。

总之,教师要真正让每个学生从情境中产生问题、发现问题、提出猜想,进而落实课堂探索和研究。创设的问题情境要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应从教材内容、学生已有经验出发,做到既要有一定的探索性和可操作性,又要简明扼要、适当适时,力避过多、过碎、过长,从而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真正转变,提高教学质量。

猜你喜欢
口诀创设情境
借助具体情境学习位置与方向
口诀与加法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口诀中的规律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怎样熟记口诀
护患情境会话
护患情境会话
巧记乘法口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