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爱华
(作者单位:柳城电视台)
新媒体时代县级台自办节目的发展与创新
谢爱华
(作者单位:柳城电视台)
摘 要:新媒体时代,县级广电媒体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形势,想要在夹缝中求生存,县级台就必须从自身所处的现状出发,创新自办节目以求发展。本文分析了县级台自办栏目的发展状况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结合柳城台实际,对县级台自办节目的创新发展做一定的探索。
关键词:县级台;自办节目;现状;创新;发展
近年来,中央台、省台、市台自办栏目“千树万树梨花开”,网络媒体、移动媒体方兴未艾,再加上县级城市数字电视整体转换和有线网络双向化改造完成,县级广电媒体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形势。
1.1 县级台自办节目发展状况
目前,县级台自办栏目是小范围传播,其自办节目的内容和形式相对比较简单,缺少创新。大多县级台只有一档地方性新闻节目,而地方性新闻节目播出所占时间比重低、节目编排不合理、节目内容不够丰富,收视率较低。
1.2 县级台自办节目表现出的主要问题。
1.2.1 人才资源的短缺
任何行业的竞争归根结底还是人才的竞争,媒介竞争亦是如此。由于县级台受所处的县域环境所限,一些有专业素养的高校毕业人才不愿意到县级台来工作,目前在县级台工作的人员很多都是非专业出身,没有过硬的专业技术能力,而且年龄普遍偏大,思想观念落后。一个好的节目需要策划,需要工作人员有专业的素养和前沿的电视节目认知,正是由于县级台缺乏这样的开发新节目的专业人才,导致节目品质下降。
1.2.2 资金的短缺
县级台属于事业单位,其财政资金主要是靠财政拨款,但办好一个电视台,这笔费用却是杯水车薪。编外人员工资需及时发放,电视设备器材的更新维修,此外,县级台电视信号覆盖范围小,广告的市场空间极其狭窄,创收存在很大难度。财政“补给”和广告收入匮乏,从而形成资金资源的短缺。
1.2.3 节目内容单一,形式缺乏创新
在这个观众注意力高度分散的时代,观众看重的是电视节目办得是否贴近需要,是否符合其对信息、娱乐、心理等方面的需求。调查结果得出,观众选择节目的时候,内容和形式起到了关键性的助推作用。因此,县级台的节目创新能力对于观众选择与否在很大程度上起着决定作用。
2.1 凸显个性特色,实施精品战略
2.1.1 创设自办新节目
县级台虽然“块头小”,但是却与现实生活、基层群众具有天然的“亲近关系”,并更容易凸显自身优势和本地区特色,只有充分利用优势,扬长避短,创办一两个叫得响的品牌节目,才可获得更大的发展。
笔者所在的柳城台《小爱逛街》节目是一档体验式的生活服务类节目,主持人的足迹遍布柳城的大街小巷,把观众身边的鲜闻趣事全收入栏目的“视野”。
2.1.2 创新原有节目
县级台作为基层主流媒体,新闻宣传是其最重要的使命和责任,新闻是立台之本,是其核心竞争力的具体体现,也是媒体地位的重要支撑,县级台普遍仅有的一档地方性新闻节目应时时保持创新与发展。
2.2 创新节目内容和形式,发挥思维创新
2.2.1 新闻栏目内容和形式的创新
新闻视角要创新。即使对待同一事物,不同的人以不同的视角来观察,肯定也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多采用现场报道赢得观众。针对记者的现场播报,在新闻事件中对极具特点和表现力的人物、场景等充分报道,力争视听同步,声画合一,使新闻事实形象、真实地再现。
深度报道要加强。尝试进行多种形式的播报,譬如重大事件不间断播报、时政新闻配发短评及聘请专家进行政策解读等,把新闻事实、政策、背景及时准确地传达给最想了解的观众,让观众以“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的角度来观看新闻,从而更好满足受众的收视需求。
2.2.2 其他自办节目内容和形式创新
柳城台《小爱逛街》是以主持人名字命名的节目,在节目包装、片花和结构上都下足了功夫。整档节目设置了《淘“最”在柳城》《金牌爱推荐》《爱你爱美丽》等子栏目,节目形式采取主持人全程体验式,主要内容定位在老百姓关心的、想要了解的、身边的、最新的生活资讯和城市动态,既区别了传统生活服务节目,又成为该类节目的主要形态,是电视媒介创造体验化传播的一种有效形式。
2.3 主持人作为节目代言人,思维创新须先行
广播电视的门面和灵魂是主持人,这就对主持人提出了更多的要求,首要的就是提高创新技能,全方位地打造自己,争取成为担当任何新闻岗位的全面型专业人才。柳城台的《小爱逛街》采取制片人制,主持人全程参与节目的策划、写稿、摄制等,打造主持人和节目的品牌地位,扩大媒介的影响力。
总之,创新是电视工作者持久的一个目标,县级台电视节目更应着眼本台实际,充分发挥地域优势,不断创新内容和形式,扬长避短,以实现发展空间更大化。
参考文献:
[1].陈宏前.县级电视台的发展出路[J].青年记者,2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