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邵喜珍(石家庄二中校长)
石家庄二中中美国际班:美国高中课程
1948年建校的石家庄二中由同济大学建设,校园非常漂亮,刘延东同志来学校视察时,曾说:“我在全国甚至全世界看过不少学校,很少有这么漂亮的,你们更应该探索——大胆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高中模式。”
石家庄二中在国际化教育上的经验是:“一早二晚三积极推进”。在河北省,石家庄二中是最早开始国际交流和国际教育的学校。早在2000年,学校就开始组织学生与世界各地的孔子课堂交流,进行短期的互访。
2001年,学校启动了国际修学旅行活动,先后组织师生赴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乌克兰、日本、韩国、丹麦、瑞典等国家访问旅行。
对于国际课程的引入,我一直比较保守,因为我一直在思考:怎样才能形成既开放又具有中国特色的课程?另外,我还在思考:学习国际课程的学生到底应该怎样培养?是直接培养他们出国这么简单吗?
直到2012年,学校才开始真正引入并改良、整合美国高中课程。与此同时,学校进行了一系列开设国际课程的准备:聘请外教,同时培养本土双语教师;自主编写国际数学课程的部分内容与标准;尝试开发学生国际课程学习评价体系。
从2012年9月开始,学校对中美国际班学生数学学习元认知过程进行了跟踪评价,对中美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及学习的主动性,课上或课下经常能发现问题、独立完成作业及对错题重新认知的态度,与他人交流、合作解决问题的习惯,经常过量思考问题的习惯等各方面都进行了跟踪评价。
对国际课程的实施,我有两个建议:一是制定国家层面的中学国际教育课程内容、课程标准、评价体系; 二是成立高中国际教育研究民间协作体,定期交流,相互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