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女性主义精神表达的情感与理性——以《甄嬛传》为例

2015-02-26 21:56:11戚晔
西部广播电视 2015年2期
关键词:甄嬛传女性主义价值

摘 要:一部《甄嬛传》不仅让荧屏上又多了一部常播剧,观众和网友还创造性的推出了“甄嬛体”,可谓是线上线下都忙的不亦乐乎。那么,《甄嬛传》其魅力到底在什么地方?女性主义精神的本质和深邃到底是如何体现出来的?本文就结合一些影评来分析从《甄嬛传》热播看现代女性主义精神表达的情感与理性。

1 概述

《甄嬛传》受欢迎的程度大大超乎了我们的想象,因为清朝的后宫剧在荧屏上看的实在是太多太多了,几乎从皇太极开始,每一个皇帝都被编剧翻来覆去的写了好几次了,但出乎意料的是《甄嬛传》不仅没有受到冷遇,反倒是成了各个电视台必备的常播剧。这固然和剧中群星云集有一定的客观关系,但从主观上来看,其实和当下女性主义精神盛行直接的关系。

2 女性主义精神与《甄嬛传》

所谓女性主义,从宏观上来讲就是男女平等的广泛概念,从微观上来说就是女性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追求的自立和平等。随着社会文明的发展和进步,争取独立的激进思想并不能完全适应社会的需要,通过女性的人格上的魅力来征服社会,展现出自我的真实价值,才是一个最佳的表现形式。《甄嬛传》中的表述正与这种思想不谋而合,在这部长达70集的电视剧中,整个后宫就宛如一个小社会一样,有勾心斗角、尔虞我诈,也有郎情妾意的耳鬓厮守。一部简单的电视剧,将当下女性最为关心的学习、工作和情感问题都影射进来了,无论是职场达人还是家庭主妇,都能从中寻找到自己的影子,进而切身体会自我价值,这是编剧和导演在把握人物形象和现实关系上的成功。

3 女性主义精神的发展与沿革

在女性主义精神的发展历史过程中,女性意识到要想有更多的独立的权利和享受到独立的自由,必须首先从提升自我的修养和价值做起,而不是单纯的以激进的手段来去抗衡社会的不公允。因此,很多理性的女性首先将提升自我的价值放在了改变女性形象的首位上。有资料分析显示,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全世界范围内,女性的实际就业比例已经从七八十年代的16%飙升至2010年的38%,就连一直追崇以家庭为核心的日本女性而言,其实际就业比例也接近了25%,而在我国更是变化明显。由于政府措施实施的得当,目前女性接受教育和工作的实际比例更是远远高于世界平准水平。

4 女性主义精神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在女性主义精神思想发生变化的过程中,社会对待女性的态度虽然发生了变化,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这种问题主要表现在虽然社会在表象上对女性的各种权利和义务采取了各种措施进行了保障,但其实真正体现女性价值的氛围并没有营造出来。据Tom网女性频道做的一个网络调查显示,1600名受访的女性中,有近四成对自己的工作岗位和环境不满意,更是有接近5%的女性认为在工作中受到歧视,自身的社会价值没有完全体现出来。这组数据看似并不高,但这仅仅是基于一个样本数据进行的调查,在我国如此众多的人口基数上来计算的话,这个数字就令人咋舌了。这充分地反映出一个问题就是虽然社会对于女性宣扬的公平和独立给予了一定的让步,但并没有真正的以客观的态度来面对女性所真正关心的问题。《甄嬛传》中,婉嫔入宫之后虽然也位列后宫众嫔妃之内,但一直得不到皇帝的关注,正是影射了女性目前面临的这种社会问题。甄嬛最后能在宫廷抗争中得到突破和发展,正是女性主义精神获得成功的最好表现。

5 女性主义精神的情感表达

女性主义精神追求的是平等和自我价值的体现,因此,无论社会和外部环境对其影响多么的强烈,其实对于女性自身而言只要自我坚持把握的到位的话,受到的冲击并不大。说到女性主义精神的最佳体现,就不得不说前几年曾经盛行的那部韩剧《大长今》,一个掌握着非凡厨艺和医术的女性,在男权主义盛行的时代里能够脱颖而出,难能可贵。这是这部戏能风靡整个亚洲,以至于让时任的韩国总统外出访问时都特意应外宾要求将这部戏的DVD当作礼品来馈赠。虽然这部戏更能贴切的表现女性主义精神,特别是在针对女性主义精神的理性情感认知上把握的更为精准,但毕竟是韩剧,描写和阐述的一些观点与国人的思想意识形态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因此,国内的女性虽然对其趋之若鹜,但也仅是以欣赏的角度去对待。《甄嬛传》就完全不一样了,编剧设置的若干个剧中的人物,其定位十分灵活,颠覆了人们常态化的对“好人”和“坏人”的标签式认识,跟多人都是以亦正亦邪的面貌出现的。因此,这些剧中人在情感的表达上,既有婉约柔美的一面,又有特立独行、心狠手辣的一面,如此复杂的局面,主要是为了配合当时的皇权主义。这恰恰是女性主义所需要打破的核心之所在。

女性主义精神的表达,从理性的角度上来看的话,因为其各自的主张不同,具体实施的步骤也不尽相同,但最终的结果和达到的效果却在一定程度上是一样的,这主要得益于女性本质上较为孱弱的一面。毕竟在国人的眼里,邓颖超、冰心等这些政坛、文坛上的成功女性凤毛麟角,她们的期望值并不高,只是需要社会给予一个客观且公允的环境即可。社会上往往有一些人对于这种女性权益的主张,特别是对于女性在自我价值上的体现过程中的宽容依旧当成是女性的懦弱,仍旧想以大男子主义来凌驾其之上,招致女性的反感和激烈的对抗。如此一来,不仅对双方而言没有任何好处,还给社会环境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女性主义精神所表达的情感在世人看起来很复杂,涉及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面,但归纳起来其实范围和内容并没有那么大,仅是从三个方面较为突出而已。

第一,女性期望自我价值得到认可。长期以来被社会的歧视,让女性的自我价值并没有真正的受到重视和得到认可,社会文明进步的历程中,虽然女性也付出了较大的努力,但世人所了解和认可的并不多见。因此,女性以及现代女性主义最为核心的情感表达就是需要得到认可。这种认可在广义上来讲可以是社会层面的,在侠义的角度来说是家庭的。这种认可绝对不是简单的一句“辛苦了”就可以概括的,是需要人们用正常的眼光来看待女性自我价值的提升。

第二,女性需要得到尊重。应当客观的承认,由于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一部分女性的确在物质面前迷失了自我,但这毕竟是女性中的极少数。因此,无论是社会还是媒体,都不能将个案无限度的夸大,不能因为处于新闻炒作的需要将一些较为特殊的个案情况广义的进行表述,这样一来就让女性在社会的天枰上完全失去了重心。社会和舆论在抨击一些丑恶现场的时候,应理性地分析出其中存在的必然和偶然,才是对女性最基本的尊重。应客观公允的看到,往大了讲,不仅航天员中有了女性的身影,就连讲授“太空第一课”的都是女老师;往小了说,开奔驰在路上行走的成功女性,并不是那些仇富心态的人眼中的“二奶”,而长期从事社会公益事业的职场白领女性更是大有人在。基于此,女性需要在社会中尽最大的努力主张自己的正当权益,借以获得应有的尊重。

第三,女性需要客观的评价自我。女性在自我价值提升的过程中,如果社会给予的环境过于轻松的话,其实也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外一个极端。也就是说,女性在进行自我价值的体现的过程中,过度的张扬和表现,导致了个人价值虽然体现出来了,但个人形象却荡然无存了,如此本末倒置的行为,完全违背了女性主义精神的初衷。有些人认为这是女性在经过长期的压抑之后的“厚积薄发”,是值得提倡的。笔者认为,这是一种过度的张扬,这种张扬的结果不仅不能起到积极的作用,反倒让太多的人对女性的认识更为偏激,认为社会对于女性的宽容才导致这种局面的出现,进而会让一些原本对女性存在宽容之心的人也产生了一定的看法。因此,女性需要表达和主张自己的权益是一件无可厚非的事情,但要看环境因素和人文因素是否符合相应的客观条件,既不能一味忍让,也不能喧宾夺主的过度张扬,这两种情况造成的结果是一样的。就像《甄嬛传》中婉嫔和华妃的那段对话一样:“姐姐如若长此以往的强势下去,整个人就不好了。”

就此而言,女性主义精神在当今社会中的确需要人们加以正视,特别是在对女性仍然存在歧视和偏见的环境中,但这种正视也需要通过理性的表达进行,绝对不能出现刚刚从“贾府的林妹妹”形象中走出来,就像马上转变成为“王熙凤”。这样既不现实,也会招致更多的社会非议,尤其是一旦这种情绪和行为出现的话,很容易代入家庭生活环境中,长此以往下去的话,对于女性的发展和自我提升是极为不利的。

6 结语

综上所述,一部《甄嬛传》的热播,在世人的眼中是看到了清朝后宫的杂乱的纷争,而在一些知性的女性朋友眼里,它是一个“职场宝典”,在一向以逆来顺受的家庭主妇眼里有它的指引可以“翻身农奴把歌唱”。诚然,不同人对于《甄嬛传》的认识都完全不同,是因为审视的角度不一样,但其思想深邃是完全一致的,就是为了更好的表达女性主义精神,更好地实现自我的价值和修养。一部电视剧可能从实际上改变不了什么,但只要是激发起女性的这种潜意识形态来,更多的女性就能真正地实现自我价值。

猜你喜欢
甄嬛传女性主义价值
一粒米的价值
“给”的价值
浅析中西方文化差异对英语翻译的影响
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1:17:26
《人·鬼·情》中的女性主义
文学教育(2016年27期)2016-02-28 02:35:09
浅析女性主义翻译
人间(2015年18期)2015-12-30 03:42:11
《甄嬛传》在美遭吐槽
环球时报(2015-03-24)2015-03-24 15:17:10
《飘》的女性主义解读
语文知识(2014年7期)2014-02-28 22:00:18
女性主义性政治
小黑羊的价值
放大你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