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明
(福建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 福州 350007)
维多利亚·希普洛普的长篇小说《岛》发表于2005年,荣登2006年英国畅销书排行榜冠军和2007年英国国家图书奖最佳新人作家奖,并提名年度最佳图书奖。被英国媒体誉为“新《柯莱利上尉的曼陀罗》”。
对于安娜这个人物形象,王忠霞立足于弗洛姆有关爱的理论,认为安娜因为缺乏母爱以及爱的能力,在性格方面存在严重缺陷,这种缺陷导致她极度自恋、肆意放纵和心理畸形,并最终走上了自我毁灭的道路。[1]笔者认为该研究只止步于静态地探讨安娜的形象与性格特点,并指出安娜悲剧命运的原因,而对于安娜内心世界的矛盾与斗争尚未作出合理分析。本文将立足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法的“本我”、“自我”以及“超我”理论,力图解释构成安娜悲剧性格的因素以及导致她悲剧命运的必然性。
佛洛伊德认为本我、自我、超我三个主要部分构成了人格的整体。1923年发表的《自我与本我》,以及1933年出版的《精神分析引论新编》等著作构成了他的主要理论基础。在这些著作中,他反复地、详细地分析过本我、自我、超我这三种人格结构。[2]
安娜是小说《岛》中故事的女主角之一,出生于普通的平民家庭,原本有一个完整的四口之家,妈妈是小学教师,爸爸是渔夫,还有一个乖巧的妹妹,生活不算富裕却也其乐融融。然而在安娜十二岁那年,安娜的母亲伊莲妮不幸染上麻风病,被迫与家人分离,安娜和妹妹从此痛失生母,从那时起安娜就萌生逃离这个家庭的想法。童年时期的安娜叛逆,拒绝做家务,一切都以自我为中心,自私,不愿与人分享。成年后,安娜自恃美貌,通过不断努力,终于攀上高枝,嫁入豪门,成为了当地颇具声望的范多拉基家族的大少奶奶。她儿时的愿望终于实现,而故事并没有这样顺风顺水。安娜在一次舞会中认识了安德烈斯的堂弟,也就是她的小叔子马诺里,两人心生情愫。虽然安娜曾经有意避嫌,将马诺里介绍给自己的妹妹玛利亚。而当安娜失去时,才发现自己是多么爱他。后因玛利亚也患上麻风病,马诺里重新回到安娜身边,而后珠胎暗结,安娜生下马诺里的女儿,最终奸情被丈夫安德烈斯发现,安娜被杀。本文将从安娜“本我”的欲望、“自我”的矛盾、以及“超我”精神的压抑,探讨安娜悲剧命运
的必然性。
佛洛伊德认为,“本我”永远都是无意识的,是人所有的冲动、本能和习惯的源头,是动物性本能和生理欲望的体现者,没有道德观念可言,甚至缺乏逻辑推理,唯一的需要就是不顾一切的满足本身。换言之,“本我的唯一功能就是尽快发泄由于内部以及外部刺激所引起的兴奋,本我的这一功能是维持生命最基本原则”。本我遵循的是“唯乐”原则,寻欢作乐和躲避痛苦是本我最重要的功能。
“本我”在安娜思想和行为的最直接体现,就是她对小叔子马诺里变态甚至疯狂的爱恋。安娜和马诺里感情纠葛是本书最重要的情节之一,这段情节的发展直接将小说推向了高潮。安娜美丽动人,并以自己的美貌为傲。这种意识在她未成年之时就十分强烈,有一次她不顾危险故意走近德国兵,而这些德国兵没有看她一眼,安娜大怒,认为“如果没有任何异性注意到她,她觉得都是一种耻辱”。嫁入豪门后,过着悠闲自得的少奶奶生活,丈夫忙于家族事业,早出晚归,而安娜也不能像少女时期一样独自参加社交活动,这样就压制了她寻欢作乐,寻求情感安慰的欲望。这时的安娜就像一只摆在家里的精美花瓶,无人欣赏。而小叔子马诺里的出现,重新点燃了安娜的欲望之火。马诺里有着比丈夫安德烈斯更年轻的身体,终日游手好闲,与安娜的丈夫比起来,马诺里更风情幽默,更懂得讨女人欢心。而在马诺里即将成为玛利亚未婚夫的那段时间,安娜的嫉妒之心达到了极点。她后悔将马诺里介绍给妹妹,并且无时无刻不想着马诺里。“她想象得出妹妹神采飞扬的笑容,马诺里乌黑的眼睛会盯着她,他的手会搂着她的腰,热切地接受着所有人的祝福,她将永远品尝妹妹幸福给她带来的不快。”从此,安娜与丈夫同床异梦。“她深爱这个酷似丈夫却比丈夫有活力的人,只要一想到他足以勾起她的欲望,点燃她的激情,让她从头到脚颤抖。”安娜开始没由来地恨自己的妹妹,并嫉妒她。而当安娜得知玛利亚患上麻风病后,居然心中一阵窃喜,显然,在欲望面前,亲情也不值一提,安娜爱得疯狂,她失去了理性。而后,马诺里重新回到安娜身边,两人再一次卷入更加猛烈的飞火扑火般的不伦之恋中。安娜则不断告诉自己“她身不由己”,她无法压抑自己的欲望,她认为“她的不贞情有可原”。后来安娜生下了马诺里的女儿,这些故事她的丈夫都不知情。直到有一次安德烈斯提早回家才发现了这个惊天秘密,他为了试探安娜,建议马诺里重新与康复的玛利亚订婚,安娜听到后,大发雷霆,“马诺里?娶玛利亚?除非跨过我的尸体!”安娜从未如此激动,而且与丈夫发生了争执,盛怒之下,丈夫枪杀了安娜。
安娜的“本我”意识让她失去了理智,她深陷于欲望的漩涡中,无法自拔,最终葬送了自己的生命。安娜将自己的百无聊赖与被压抑的欲望投入与她和马诺里的这段不伦之恋中,酿成了悲剧。这样的安娜并不值得同情,她追求快乐原则,忽视亲情,所做的一切不过是为了满足自己无休止的欲望,最终造成两代人的悲剧:范多拉基一家痛失独子,女儿索菲娅成为孤儿。
对“本我”来说,“自我”承担了代表外部世界并因此保护“本我”的任务,因为“本我”只顾盲目地满足自己的本能,完全不顾外部的压倒性力量,如果没有“自我”的保护,就难免毁灭的命运。“自我”代表“本我”,控制通向能动性之路,但是它又在欲望和行动之间插入了思考这个拖延因素,在思考过程中,自我利用记忆中的剩余经验。以这种方式,“自我”推翻了在“本我”的活动中主宰一切的“快乐原则”,并且代之以“现实原则”。[3]安娜当初嫁入范多拉基家族,总的来说是为了优渥的生活。安娜有着比其他女孩更强的虚荣心,无论在家还是外出,安娜都盛装打扮。并且她也很习惯这种贵妇般的生活,舒适安逸。因此,即使她内心再深爱马诺里,即使她有多想无时无刻都与马诺里在一起,她都不能这样做,因为她不愿意放弃这种富裕的生活。而安娜之所以没有公开与马诺里的关系,只是私下与马诺里苟合,是因为安娜内心的“自我”在呼喊,她深知如果丑事败露,她将身败名裂。而这种“本我”与“自我”的矛盾直接导致了安娜的“精神出轨”和“肉体出轨”,甚至在与安德烈斯同床时,她满脑子想的都是马诺里。安娜认为自己与马诺里私下来往可以瞒过丈夫,这样不仅可以保住自己的名誉与地位,还可以从马诺里那里得到精神慰藉,这也是安娜权衡利弊,出于实际需要的结果。不料东窗事发,丈夫还是发现了这个秘密。
自此,我们可以看出,安娜“自我”的压抑来源于现实,一方面她想要追求“本我”的欲望,与安德烈斯离婚,再与马诺里重新结合,满足她内心的占有欲和性欲的渴望;一方面她又不愿意放弃范多拉基家优越的生活,她的财富与地位。“本我”与“自我”的矛盾使安娜作出了她认为“最好”的决定,在丈夫面前扮演好妻子的本分,在马诺里面前做好情人,这样不仅可以保住自己的荣华与地位,还可以满足“本我”的欲望。
“超我”是人在道德方面的表现,是最理想的层面。超我分为自我理想和良心,需要经过努力才能达到,它是完美的而非快乐或实际的。“超我”是从“自我”中发展而来的,它是“一个从自我内部的分化”出来的“自我理想”。“超我”像一个监督者,努力引导自我走向更高的途径。当“自我”对“本我”的要求屈服时,它会惩罚“自我”,使人感到内疚,自卑甚至有罪。“超我”遵循的是“道德原则”。安娜的母亲是一位受人尊敬的教师,虽然安娜在12岁时就没有母亲的陪伴,但是母亲对她的影响也是根深蒂固的。安娜并不是一个没有羞耻之心的人,在她的内心深处,还是会对自己与小叔子的这段不伦之恋有所顾忌。在安娜与小叔子刚刚认识的那段时间里,马诺里总是有意无意地挑弄安娜,一度让安娜意乱神迷。但她心中的“超我”意识将她拉回现实,“安娜觉得他无所顾忌,想到自己把自己置于危险的境地又禁不住胆战。”马诺里继续挑逗安娜,“他抚摸她的头发,送了一束罂粟花给安娜,还将一朵罂粟花别在安娜的胸间”“安娜本是十分冲动的女人,可是有什么东西把她拉了回来。我的上帝啊,她想,这简直疯了。我在做什么。”此时此刻,通过安娜的内心独白,我们可以看出安娜对这种可耻行为的自我反省。正是“超我”精神的桎梏将她从“本我”的欲望中拉回来,安娜也为此感到羞愧。“瞧,年轻人,你知道,我是有丈夫的人了。你可以带着你的花到别处去。”“我妹妹还没有婆家。你可以带着花儿去她那里。”安娜就把马诺里介绍给了自己的妹妹,“超我”精神在“本我”的欲望中取得了短暂的胜利。
而在接下来的较量中,“超我”精神却没能敌得过“本我”的欲望,自马诺里走后,安娜悔恨不已,心心念念地想着马诺里,几乎到了疯狂的地步,而当马诺里再一次回归安娜怀抱时,安娜的这种“本我”欲望彻底冲破“超我”精神的桎梏。安娜由“精神出轨”走向“肉体出轨”,背叛了自己的丈夫,还和马诺里生下一女。当他们的丑闻被丈夫发现时,安德烈斯试探了安娜,并心想要是安娜否认,自己还有台阶下,还不至于杀死安娜。谁知安娜几近疯狂,又哭又笑,不仅承认一切,还说她从来没有像爱马诺里一样爱过谁”。正是这种“超我”精神和“本我”欲望的互相斗争,才导致安娜后来的几乎精神失常。
“本我”、“自我”和“超我”并不是彼此无关,互不相干的,它们只是用来体现整个人格中不同的过程、作用、机制和精神动力的一种简略的方法。自我源于“本我”,“超我”又源于“自我”,它们在人的一生中互相影响,有时又互相矛盾、产生抵抗。当三者处于平衡时,个性就正常发展;当三者处于矛盾状态,神经就出现毛病,个性发展就受到阻碍。安娜的灭亡可以说是她内心“本我”的欲望与“自我”现实的矛盾,以及“本我”的欲望与“超我”精神对抗的必然结果,在这一系列过程中,安娜的形象跃然纸上,我们看到了一个冲动,敢爱敢恨,一个冷漠傲慢的安娜。而对于安娜这一人物形象的分析,也有助于读者更彻底地理解原著以及其中包含的作者对人性的思考。
[1]王忠霞.试析《岛》中安娜的悲剧命运[J].哈尔滨学院学报,2014(9):78-81.
[2]邱运华.文学批评方法与案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3]朱刚.二十世纪西方文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