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鸡下蛋”的炒作与媒介失范的探源——以小品《策划》的新闻语境为例

2015-02-26 13:19吴家润
新闻传播 2015年1期
关键词:假新闻公鸡小品

吴家润

(扬州大学新闻与传媒学院 江苏 225009)

2007年春节联欢晚会小品《策划》以众人皆知之而未为之的艺术创意讲述了一名新闻记者(牛群饰)要炒作“公鸡下蛋”的荒唐事。小品对这类记者的辛辣讽刺与人们对假新闻的极其厌恶顿生共鸣。

一、对新闻生命的践踏

众所周知,公鸡没有母鸡下蛋的生理器官,“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但记者可以利用手中的媒介话语权,对事实不予理睬,践踏这个“生命”点,“根据希望”造“毛”贴“皮”,“坚定了自己的信念:下自己的蛋,让别人说去吧!”(《策划》文本语)。

真实性是新闻高贵品质和独特力量的主要源泉,新闻的力量既源于新闻的真实,也源于公众的信念。假新闻在践踏新闻生命的同时又嘲弄了公众的信念。假新闻之所以危害大,原因就是在公众的信念里,新闻媒体报道的是真实新闻,从而使假新闻获得了真实新闻的力量,并以真实新闻的力量去祸害社会,其危害自然不可小觑。因此,没有真实性,事实就不再是事实,新闻也就无法成为新闻。“新闻所报道的事实是第一性的,新闻本身是第二性的,所以新闻要‘根据事实来描写事实’,而不是‘根据希望来描写事实’”。①“公鸡下蛋”肯定在造假,显然《策划》中记者是满怀“希望”来拍“事实”的。

二、采访作风浮躁

(一)采访理念:大胆假设,不作求证

《策划》中,记者用最直白的语言说“公鸡下蛋”就要“炒作”,还要“买断”,采访遵循着“公鸡→炒作下蛋→名鸡”这一理念,采访过程自然就可随意导演了。这一假设不仅大胆,而且直接肯定了其假设成立后的价值。

大胆假设的勇气固然可嘉,但不作任何求证就不足取了。草率采访,人云亦云,缺乏必要的质疑态度,而记者需要的是对事物全面深刻的认识,必须经历一个由初步接触,获得浅显的感知,然后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思维认识过程。这样采写的新闻才真实可信。事实上,像猴子牧猪,九旬老人长新牙,百岁老妇怀孕,包括“公鸡下蛋”之类的新闻,记者稍作求证便可鉴别其真伪了。

(二)采访活动:貌似有实则无

《策划》中记者正式采访的第一个问题是:“请问大妈,公鸡下蛋之前有啥征兆没?”首先就把“公鸡下蛋”当真来采访,这样的采访过程貌似有实则无,更谈不上去研究了。

新闻是“跑”出来的,“跑”的过程就是采访的过程,调查的过程。1948年10月刘少奇在《对华北记者团的谈话》中指出,记者是“专业的调查研究人员”,新闻是调查研究的结果,正确对待一项采访任务当然得从调查开始,到达事发现场去观察和调查,鉴别新闻的真实性。记者要“记”,采访要“访”,这种“调查功夫”丢不得。邵飘萍要求记者要做到“四勤”,即“腿勤、脑勤、口勤、笔勤”,②要对“现成材料”进行核实。不论现代社会科学技术如何发展,新闻传播手段如何进步,真正的好新闻还是“跑”出来的。

三、“公鸡下蛋”的前因分析

“公鸡下蛋”被狗仔队发现后,“第2天全县鸡鸭鹅狗猫都知道啦。俺们家这只鸡一夜间就成了名鸡啦……”

(《策划》文本语)小品成功之处,不仅仅是对现实生活中一些记者罔顾新闻的真实性,采访作风浮躁等不良现象提出的批评,更重要的是揭示了传媒话语权的垄断问题,是一些“无冕之王”滥用媒介话语权,而公众的话语权却难以表达。小品艺术地把公众想说的话说出来了,并予以诙谐的讽刺,所以人们在观看小品时无不拍手称好叫绝。艺术不能代替生活,小品不能代替新闻。生活中人们对“公鸡下蛋”式的新闻除了扼腕外,剩下的就只能是无奈的苦笑和悲哀的叹息了。小品在让人们笑的同时,也提出了一个万分凝重的问题——失范传媒的“病因”究竟在哪?

(一)片面追逐受众好奇心

“俗话说,世间之大,无奇不有……就在黑土白云大叔大妈家里前不久发生了天下奇闻。他们家的公鸡居然下蛋了。”公鸡下的蛋“不能说是包治百病,最起码要有点疗效”(《策划》文本语)。“公鸡”不会“下蛋”,人人都知道这是生活常识。“公鸡下蛋”没有科学根据,违背生命逻辑,却是奇事。越奇怪的事、越反常的事越能激起人们的好奇心。

好奇心人皆有之,往往期盼能得到满足。这是一个高速度快节奏的时代,这个时代下大环境的特点,就是集成化分工化高速化。生活在这个时代的人们对任何事物都不再有耐心去品味、欣赏,人们渴望潜意识中的那种最原始

的求奇求怪的心理可以得到满足。意大利雕塑大师米开朗琪罗的话仿佛为传媒失范做出了解释:人的七情六欲是无法避免的,既然无法避免,那么就坦然视之勇敢地投入其中。对于许多受众而言,他们更关注细腻的市井生活、奇闻轶事、流言蜚语,不避繁琐,喜好瑰奇,为的是在每一次心理“投入”之中宣泄一下平日心神郁结的种种劳累和烦恼的生活感受,为的是暂时放松一下激烈的社会竞争和沉重的生活负担所带来的身心压力。因此极易沉溺于狂野刺激的、曼妙舞姿的、俊男靓女的传媒失范报道。

(二)传媒对娱乐功能的“异化”

“奇”“乐”是孪生兄弟,“公鸡下蛋”之“奇”不言而喻,“乐”亦在其中。传媒在追逐“奇”的同时,也在为受众“奉献”着“乐”。有学者认为:“媒介作为一种特殊的组织,它的新闻产品不应只是满足人们的信息需求、知识需求和文化娱乐需求,更重要的是要担当起社会的瞭望者、守望者的责任,这种责任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社会的价值道德,引领人们的价值取向。”③但在实际操作中,娱乐功能被片面放大、“异化”了。

在弗洛伊德的学说中,人格结构由“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部分构成。其中,“本我”即原我,是指原始的自己,按“快乐原则”行事。这正契合了传媒固有的娱乐功能,为了受众的“乐”,传媒岂不趋之若鹜?“有些传媒老总们认为,娱乐新闻追追星、造造假、搞搞笑,无伤大雅,何必当真?”④细心盘点《新闻记者》杂志评选的历年“十大假新闻”,这其中有“乐”味的远超半数。为了“乐”而“乐”,大众传媒的娱乐功能逐渐被“扭曲”。美国著名国际问题专家布热津斯基在列举美国需要兴利除弊的二十个基本难题时指出:“通过视觉媒体大规模地传播道德败坏的世风——作为吸引观众的手段,以娱乐为幌子,事实上宣扬性和暴力以及实际上是传播瞬时的自我满足。”⑤布氏认为,人的欲望和贪婪的无止境扩张推动了传媒对娱乐功能的“异化”,而传媒对娱乐功能的“异化”正是人们对“乐”的极度追逐的反映。

(三)传媒的集合行为

小品中“公鸡下蛋”是在狗窝里,次日就传开了。作为“狗崽队”中的一员,如果不予理睬,则为失职,更为孤立,原因何在?传媒的集合行为所致。集合行为“是指那些在相对自发的、无组织的和不稳定的状态下,因为某种普遍的影响和鼓舞而发生的行为。”⑥

人天生有一种对社会的孤立恐惧感,当面临强大的群体压力时,这种孤立恐惧感使得个体产生合群的倾向和“集合行为”。记者或媒介个体的传播行为表现为应该与心目中的归属群体标准保持一致。有时尽管内心怀疑或有异议,但迫于传媒群体压力而在行为上被迫与群体保持一致。媒介群体对一个事实的报道,常常会对单个记者或媒介构成压力。当记者或媒介个体思想或行为与群体意见或规范发生冲突时,就倾向于做出为群体所接受或认可的反应。由于这种无形压力的客观存在,记者在传播行为上会表现出极大的“遵从性”,产生集合行为,向“大多数”方向转化。

集合行为常表现为无理智的、条件反射性的模仿,传媒突出表现为“炒作”。法国社会心理学家塔尔德认为“模仿是最基本的社会现象”,是个人在一定目的和动机下对他人行为的自觉仿效,或在不自觉的状态下对他人行为的反射性仿效。“公鸡下蛋”在“狗崽队”同行中早就报道了,炒作“公鸡下蛋”也并非独家专利,炒作能赢得卖点,“无冕之王”们心照不宣,即使心知肚明是假新闻,还是炒,众人皆醉干嘛唯我独醒呢?

(四)“看不见的手”的操纵

《策划》中记者之所以要炒作“公鸡下蛋”,因为“公鸡下蛋”有市场,有市场便有供给,只要有这只“看不见的手”的存在,“公鸡下蛋”式的新闻就难以绝迹。在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下,传媒的生存发展必须依赖市场,而在市场的驱动下传媒极易去追求利益边际化。传媒通过造假、媚俗等手段吸引读者眼球,其基本动力始终来自于背后那只“看不见的手”。

在这个时代里,人们只是为了消费而消费,消费得越多就越想消费。消费者永远无法满足,注定要不断地“欲求”下去,贪得无厌地吞噬着一个又一个商品符号。传媒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去扮演一个引导人们消费的角色。然而一些传媒在商业利益面前往往显得弱不禁风,利诱则失范。“在新闻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有些新闻媒体只考虑吸引受众的‘眼球’,很少甚至不考虑媒体的社会责任。因此,他们默认甚至纵容有些记者炮制假新闻,只要是能够引起所谓的轰动效应,只要能够引起读者的关注、受众的关注,他就允许假新闻出笼”。⑦以经济理性来衡量具有社会性和人文性的传媒产品,自然而然会扭曲传媒人的心理,使传媒人放弃基本的职业素养转而投市场所好,以刺激性新闻为卖点来迎合受众的嗜好,媚俗甚至造假,用艺术低劣、趣味低级、内容庸俗的新闻暂时赢得市场。

结语

新闻媒介是社会的公共机构和传播机构,媒介失范既违背了新闻真实性的要求,也不符合公众对符合健康向上的伦理道德品质的信息需求。一方面要提高新闻从业者的职业道德,另一方面要引导新闻媒介回归到报道新闻、引导舆论、传播价值的正道上,从而促使新闻传播符合新闻伦理的要求。■

注释:

①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②邵飘萍.实际应用新闻学[M].北京:北京京报馆出版社,1923

③方延明.解读新闻文化的价值观意义[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6)

④陈斌、贾亦凡.2002年十大假新闻[J].新闻记者,2003(1)

⑤布热津斯基.大失控与大混乱[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

⑥戴维·波普诺.社会学:下[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

⑦吕怡然.“新闻记者”的新闻打假.[N/OL].2005-06-10[2007-06-12] http://media.people.com.cn/GB/3460972.html

猜你喜欢
假新闻公鸡小品
命题小品——覆雨翻云
两只公鸡
《临宋人小品》
众声喧哗,怎样识别假新闻?
(小品)《加班饭》
(小品)《一年又一年》
假新闻泛滥,如何趋近真相?
假新闻炮制不出真实的社会冷暖
说话的公鸡
聪明的公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