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舌尖上的中国》的传播手段
——解说词的使用对《舌尖》的影响及带来的优势

2015-02-26 12:32李逸菲
新闻研究导刊 2015年15期
关键词:舌尖上的中国舌尖探析

李逸菲

(中国传媒大学,北京 100024)

探析《舌尖上的中国》的传播手段
——解说词的使用对《舌尖》的影响及带来的优势

李逸菲

(中国传媒大学,北京 100024)

《舌尖上的中国》的走红,在某种程度上意味着纪录片21世纪初进入低谷后的一次重大的复兴,也同时引发了对我国纪录片的一种思考和反省——哪些因素是受众“买单”的原因?受众是否会因为某些因素的改变更改观影态度?解说词在该纪录片中起到了多大的作用?本文将从解说词对《舌尖上的中国》的影响层面展开探讨,以尽力让这些已经初步获得成功的概念转化成实际操作的步骤被后来者为之所用。

《舌尖上的中国》;解说词;观影需求

一、以往的探讨

以《舌尖上的中国》——时间的味道为例,它很好地达到了声话两种语言的和谐互补。可以说,解说词是离不开画面的。在这一期《舌尖上的中国》中,讲到源于小兴安岭的呼兰河水流过原野注入松花江,对在河边长大的主人公来说这就是让她魂牵梦绕的地方。如果没有这样的解说词,这一整段就失去了情怀,失去了灵魂。此时如果没有解说,电视画面的局限性就暴露无遗。因为画面它只能反映当前拍摄的场景,对于过去时和未来时都无法展现。我们也不会知道与主人公有关的关于食材的故事,而吃食也变成了平时的吃食,并无特别。在强烈追求信息化的今天,电视已 经不能仅仅靠精致的画面打动观众;以画面为基础,以解说词表达出人物的情感,并对画面加以补充,讲述历史与未来的多元化才是能刺激到有些审美疲劳的观众的眼睛和耳朵的素材。

事实证明,优秀的解说词能够引领观众在脑海中生成与解说词相应的画面,而当这些解说词与画面交叉互补完美融合时,带给观众的视听感受将是1+1>2的效果。

“在她读书期间,妈妈每年都会腌上许多腌鱼和腊肉,龙毅上学时用玻璃瓶装上一大瓶,一瓶就可以吃上好几天。”这样一句话看似简单,但却无形中让观众自然而然地想到自己的母亲曾经给自己做饭菜的情景,以达到与观众心理上的共鸣。这些本身是过去发生的,可以说是无法拍到,无法展现给观众的情节,但通过龙毅抱着瓶子走在路上的情景再现,加之龙毅自己对当时情形的讲述,把这一部分食材与回忆和情怀之间的联系展现了出来,小时候的味道也进一步体现在了对鲜美的鱼肉和腊肉味道的特殊感情上面,勾起了有相同经历之人的回忆。这时候,解说词的使用给观众带来了超越视觉和听觉的感同身受的细节体验,通过对家和食物的情怀的展开触碰观众心中敏感而柔软的一部分。

《舌尖上的中国》的成功不仅仅在于它运用了拍摄和制作的高科技手段,创作了美妙抒情的解说词,更为重要的是该片自始至终体现了纪录片创作的“平民化”的理念和它十分贴近。生活的场景展现,片中有现实生活中实实在在的人物和故事,有用心用情制作的精美食物,也有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特色,这些“真实”和“真诚”最是能打动最广泛层面的受众群体的——受众可能是向往田园生活的都市人,也可能是身处乡村同样在制作和品尝这些美食的亲身经历者,也或许是来到城市后对片中的美食还存有清晰印象的追忆者,这些人都能够从片中熟悉、回忆那些或者陌生或者知晓抑或亲自尝试制作、品尝过的各道美食,从而达到共鸣。

二、新的研究改进方式

以上的诸多探析也的确被专家学者翻来覆去的讲过,但仍停留在好与美的结合里。换个直观的方式来讲,人们会说《舌尖上的中国》之所以获得如此大的成功,是因为解说词巧妙地运用,因为美食文化与人文精神的结合,因为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商业运作模式。更不乏人们探讨受众对故事化模式和温情元素的接受,受众审美机制的转型,也包括《舌尖上的中国》中解说词与画面技术的运用配合等。可是通常对于美的叠加,总是会达到一加一等于二、小于二、大于二的多种情况。或者可以说,受众的心理会因为一些微妙的元素变化而产生波动,从而产生不同的心理感受。因此,为了探求在何种情况下最高比例的受众会对《舌尖上的中国》产生最大程度的享受和认同,我希望采取像国外节目播出前对观众观看时的反应做调查,在吸引观众的某个节点以及印象很深刻的情节处做标记。即抽取约五组每组50人的此前没看过《舌尖上的中国》的观众,采取控制变量的方法。例如,组一是对照组,正常观看播出的《舌尖上的中国》并让观众做以反馈;组二则更改其中的解说词,把其中煽情的部分换成理性的数据,看是否男性受众可能会更喜欢;组三则增加人文关怀,使人文部分一以贯终,人物为主线穿插整部片子;组四强调食材的获得,并加以介绍平时生活中的群众如何获得较好食材的途径,并调查观众是否会产生反感;组五在片中增加片中互动,如邀请附近的人品尝并给予评价,让观众更直观地感受到食物的鲜美等等。如果组数足够多,甚至可以微调一些细节比如给解说词配音的人换成女生,看观众的观看感受会发生何种变化,从而得知哪些元素的组加可以达到更好的观影效果。

前面讨论的只是观众可能产生不同观感和视听感受的几种情况,也是我们希望通过片子某一个因素的变化,观察受众是否会受到更大的感触从而达到更好的观感,是对《舌尖上的中国》为什么好评如潮的深层次的,本质的、细节的探析。它的目的旨在了解当代社会下受众对某一题材的需求,也可能成为以后的影视文学作品的一道标杆。

我们知道,因为受众个人的情感经历的不同,对同一部影视作品的观感也会产生变化。同时,性别和性格因素也都会导致观影需求的不同。大部分男性观众可能更追求理性的思考,数据的分析,严密的逻辑;而女性观众可能则更加关注情感的共鸣,人生的思考。然而,这些可能性都需要数据的支持,在得到合理的数据前,之前的分析只是空谈。我们想要知道好的解说词和精美的画面放在一起是否反而会淡化它的效果,想要知道在表达食物美味的同时是否加入人物的情感反而会淡化主题,想要知道怎样的组合才能达到最满意的效果,什么情况下1+1才能大于2;在大部分时候,重要的并不是导演想要拍什么,也不是一个团队里面的几个人单方面觉得不同的人可能想看的是什么,而是观众想要知道什么想要看到什么。这是大部分人的选择。因此,需要具有多样性。因为毕竟只有观众,才能代表观众。

[1] 张晓萍.试论电视声画关系与电视写作[J].

[2] 马友文,王金萍.电视解说词的写作与修辞的运用[J].

[3] 包鹏程,孔正毅.纪录片中的修辞[J].

[4] 贾惠超.《舌尖上的中国》成功因素分析及对中国纪录片的启示[J].

I235.2

A

1674-8883(2015)15-0205-01

猜你喜欢
舌尖上的中国舌尖探析
烹饪与食品安全的实践探析
VR阅读探析
任长箴:我的情怀主义专访《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执行总导演
浅谈《舌尖上的中国》系列纪录片
ABC法在中小企业的应用探析
HTTPS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