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媒体记者应对大众传播挑战策略探析

2015-02-26 12:32吕冰峰
新闻研究导刊 2015年15期
关键词:朱之文传统媒体受众

吕冰峰

(荣成市新闻中心,山东 荣成 264300)

传统媒体记者应对大众传播挑战策略探析

吕冰峰

(荣成市新闻中心,山东 荣成 264300)

微信等新媒介技术把人们带入大众传播时代,在“人人都是记者”这一挑战面前,传统媒体记者不仅要拥抱新技术,而且要以更专业化、更具文化品位和审美特征的新闻产品赢得受众。长期以来,新闻写作结构单一、语言生硬,新形势下的传统媒体记者要借鉴文学创作经验来创新报道,战胜“朋友圈”。本文从取材、布局、表达三方面谈新闻对文学精华的吸收,既是认识论,也是方法论。

大众传播;传统媒体;朋友圈

现在是大众传播时代,借助微信等新媒介,人们接收并发布着信息,这给习惯了信息由媒体向受众单向流动的传统媒体带来巨大压力,有的以开通微信订阅号等方式巩固和扩大受众群。看着周围的人忙着刷“朋友圈”、转微信,传统媒体一些记者的职业意识开始淡化,以随性的写作、碎片化的信息输送加入大众传播行列。这种放弃专业优势随波逐流的做法并不值得提倡。

传播途径越多,信息获得越容易,受众取舍新闻的标准就越高。现在,受众阅读新闻已不仅仅为了获取信息,而且还想从中得到审美的愉悦。传统媒体记者只要以受众需求为中心生产新闻,就可在大众传播的冲击面前站稳脚跟。

人民日报社原总编辑范敬宜说过:“新闻写作要多从文学写作中吸取营养,借鉴文学写作丰富、多样的表达方法,以增强新闻作品的感染力和影响力,使新闻事实不仅更加可信,而且更加可读、可亲。”增加新闻的文学味道,正是传统媒体记者提升竞争力、战胜“朋友圈”的重要策略。

汲取文学精华写新闻既是认识论,也是方法论。下面,笔者分别从取材、布局、表达等方面对文学创作和新闻写作进行比较分析,谈新闻对文学精华的吸收应用。

一、取材:生活真实与文学真实

生活真实是自然的、原始的真实,是没有经过加工提炼的事实。文学真实则是作家对生活真实的净化、深化和美化,它比生活真实更集中,也更能深刻地显示出生活的本质。新闻写作必须像文学创作一样,既尊重生活真实,也追求文学真实。

(一)尊重生活真实:不回避生活的复杂性

生活是复杂的,这种复杂性:一是表现为事件过程的复杂。二是表现为人物自身的复杂。就过程的复杂来说,事件的起因、发展与结局虽是必然的,却常常表现为偶然的特征。一些意外的、非本质的因素也会对事件的发展起到一定作用。就人物的复杂来说,对同一外界刺激,每个人都会因为所处环境和个人性情等方面的差异而不同。

生活的真实表现在它的复杂性上。对生活的复杂性,作家和记者的态度并不一样:作家为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格外关注生活中那些特殊的、微妙的东西;记者写新闻则更加强调事件之间,以及事件与人物之间的关联,对那些可能影响读者判断的内容会自觉摒弃。

例如,《红楼梦》第三十三回,林黛玉听说宝玉被父亲贾政痛打一顿后,前来安慰宝玉。她坐在宝玉的床头,“两只眼肿的跟桃儿一般”,抽噎道:“你从此可都改了吧。”宝玉与黛玉情投意合,对封建礼教、“仕途经济”不屑一顾。这里,她说“你从此可都改了吧”,果真是劝宝玉去掉身上的种种美好吗?当然不是。但就是这言不由衷的话语,真实地反映了黛玉内心的伤痛、哀怨、无可奈何等复杂而微妙的心理。生活中,这种“心口不一”的现象经常可见,作家这样描写,体现了他对生活真实的尊重。但是,如果这是现实中的一个场景,并且有记者把它写入新闻里面,那么,这位记者很可能对黛玉的话进行修改,使其更直接地表露黛玉的心声。

记者对生活进行简单化处理的结果就是,把新闻变成某种观念的“传声筒”,让人敬而远之。记者如果能够像作家那样真诚地对待生活,不回避生活的复杂性,那么,他写出来的新闻,就会因真实而生动,因生动而吸引读者。

(二)追求文学真实:努力探究生活的本质

生活现象纷繁复杂,呈现出多元的状态。作家写作,总是要对生活素材进行分析和比较,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以使文学更好地反映生活的本质。新闻不像文学那样有着很强的主观性,却不应该像镜子映射物体那样机械地显现生活的表象。不少看似生活实录的新闻,恰恰背离了新闻的“真实性”原则。

今年春节期间,央视《焦点访谈》栏目推出特别节目《中国人的活法》。大年初一这期节目是对“大衣哥”朱之文的访谈。节目中,朱之文面对央视镜头,感慨地说:“有采访的就问:‘朱之文给你们村上修上路了,学校也给你翻修了,你对朱之文咋感谢法?’有的说:‘之文他这才花几个钱,九牛一毛,他要叫俺说他个好,俺庄上一人给俺买个小轿子车,一人给一万块钱,谁都说他个好(原话)。’”①

节目播出后,朱之文转述乡亲们的话语迅速被各大媒体关注,纷纷以《“大衣哥”成名后为村修路 村民:他该给每人买车》为题进行报道,把“大衣哥”的乡亲推到了舆论的漩涡。这起事件也引起了人们的广泛讨论。人们都对朱之文的乡亲进行批评,说他们“人心不足蛇吞象”,也有专家指出朱之文的乡亲老是惦记着他的钱是一种“畸形人格”。朱之文的报料、媒体的渲染、世人的批评让朱之文的乡亲们很是不满,朱之文的“发小”朱之星气愤地说:“如果碰见了他,我要当面问问,谁跟他要车要钱了!”不久,“大衣哥”出来澄清:“村民索车要钱只是玩笑话。”[1]

乡亲之间开开玩笑,是很平常的事,它也是彼此之间亲近的反映。但是,众多媒体的报道,只是机械地反映生活,结果闹出乌龙。记者汲取文学精华讲好中国故事,就是要像作家那样,沙里淘金,选取最能反映生活本质的材料加以表现。

尊重生活真实,追求文学真实,新闻就会表里一致,可亲可近,可读可感。

二、布局:程式构思与文学构思

新闻程式性强,大多数记者在布局谋篇时运用的是“程式构思”:选择一个结构模型,并根据这个结构模型对新闻素材进行剪辑、加工。

记者运用“程式构思”可以快速组织、安排材料,及时传播新闻信息,其缺点就在于写出来的新闻单调乏味,缺少表现力和美感。文学创作不像新闻写作那样有章可循,却因形式自由、情节曲折或者含蓄蕴藉等原因吸引读者。我们在新闻写作中,不妨运用文学构思,尤其是“小说化构思”和“散文化构思”展现新闻事实,满足受众的阅读需求和审美趣味。

(一)小说化构思

小说之所以吸引人,就在于它通过强化矛盾、巧设悬念、放大细节等手段,把故事讲得妙趣横生。它的这些表现技巧也可以被新闻写作所采用。

强化矛盾。“文似看山不喜平”,以矛盾的产生和解决为主线展开故事情节,是吸引读者的重要手段。当然,生活的一些矛盾,不是大海里的波涛,而是小溪中的涟漪。但是,细水微澜同样能打动人心,我们要想把平凡的故事讲得生动精彩,扣人心弦,关键在于我们捕捉生活中这些矛盾的瞬间并加以表现。

巧设悬念。对未知的事物,人们都有探究的热情。记者写新闻,可以通过巧设悬念激发受众的好奇心,使他们在阅读过程中欲罢不能。新闻里的悬念,可以是一个场景、一个事物,也可以是人物某一时刻的神态变化。近年来,央视所开设的栏目,如《走近科学》《今日说法》等,都把巧设悬念当成吸引受众的“法宝”。

放大细节。“一粒沙上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生活的本质往往蕴含在细枝末节中。可是,现在很多记者写新闻,只是展现事件的进程和结果,对其中的细节则不大在意。粗线条的新闻写作所带来的结果:一是可信度下降。二是可读性不强。记者如果想更好地表现生活的本质,并拉近读者和新闻的距离,就必须放大细节,把新闻写得更细腻、更生动。

有人曾以“小说可以虚构,新闻只能写实”为理由反对新闻的小说化构思。笔者这里想强调的是,新闻写作中的小说化构思,并不是编造事件、编造情节,而是借鉴小说的某些技巧来生动地呈现真实的新闻事件。真实与虚假是对“写什么”进行评判,新闻的“小说化构思”则属于“怎么写”的范畴。

(二)散文化构思

新闻与散文属于不同文体,但二者并非毫无联系。新闻记录事实,散文借题发挥,都离不开现实生活的土壤。区别在于:新闻重实用,严肃刻板;散文重审美,活泼生动。运用散文的表现方法写新闻,就会给新闻披上美丽的外衣。

新闻写作散文化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1982年,新华社原社长穆青在与新华社四川分社负责人的一次谈话中说道:“我们的新闻报道的形式和结构也可以增加自有活泼的散文形式,改变那种沉重的死板的形式,而代之以清新明快的写法。只要在这方面有所创造有所突破,也许才能真正对八股式的新闻做点改革。”[2]

今天,各种信息层出不穷。记者更需以内涵丰富、美丽动人为标准生产新闻,赢得受众。

散文的哪些地方最值得记者借鉴呢?

形散神聚。散文中的各种材料,没有时间、因果方面的联系,却都符合主题表达的需要。看似轻松随意的结构安排,实则匠心独运。普利策新闻奖获奖作品《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就是新闻散文化的典范。作者运用了多重视角来写历史遗迹、参观者的反应和自己的感受。整篇文章如同行云流水,无拘无束,却并不给人杂乱无章的感觉。因为,所有的内容都是为了唤起人们关于灾难的记忆、关于生命的思考、关于人性的自省。记者写新闻,不必总是讲述一个完整的故事,以神统形,一线穿珠,同样可以传播信息,感动受众。

意境优美。散文之美,意境为先。记者写新闻,应当像作家写散文那样,追求意境。

笔者在写作中,很注意通过画面的展现、情感地融入来营造优美的意境。2013年,笔者以《群众情结,文化人生》为题,报道山东省“农村文化优秀辅导员”孙德胜下乡指导群众文艺表演的事迹。在这篇文章的开头,笔者写道:

“吱呀”一声,楼宇门打开了,一个清瘦的老人推着自行车走了出来。

外面,是一个银色的世界。

雪不疾不徐地下着,轻歌曼舞一般。路边的松树上,一只鸟儿踩着树枝,惊奇地向四周张望。这是今冬的第一场雪,来得从容,来得悄然。它趁着夜色落下,似乎要努力潜入人们的梦中。

这段文章不仅交代了时间、天气情况,而且也为新闻报道营造了意境、增添了韵味。

三、表达:信息语言和文学语言

语言有两种:一种是信息语言,平直朴实,只承载信息。一种是文学语言,不仅承载信息,还具有审美特征。

长期以来,新闻界注重新闻的实用性,强调新闻语言要真实、准确、简洁、明快,而不谈新闻语言要优美生动。很多人认为,新闻写作只能用信息语言,讲究文采就容易以文害意、以文伤真。

大众传播时代,“人人都是记者”,传统媒体记者更需要借鉴文学作品中的语言描写,艺术地传播新闻事实。

妙用闲笔。所谓闲笔,是指游离于中心事件的内容。写新闻妙用闲笔,不仅能调节叙事节奏,而且可以丰富文章内涵。

2010年11月16日,上海市一位叫陈乐平的公交车司机行驶中突发脑溢血,昏迷前他用尽生命的余力,将车停在路边,并拔下它的钥匙,保住了全车乘客的安全。此举感动了上海市民,如一篇题为《拔下钥匙》的文章再现了陈乐平生命的最后时刻。文章采用蒙太奇的手法,一会儿写他从公交车后视镜看到一对小夫妻在逗着怀里的婴儿时的微笑,一会儿写他打算抽时间推父亲出去晒晒太阳;一会儿写他想到妻子的病情,一会儿写他想到女儿的体贴。这些细节看似与文章所述的中心事件没什么关联,却从侧面反映了主人公的善良,使人物形象更加立体。去掉这些闲笔,文章倒是简洁了,却失去了它原有的韵味。

以实写虚。“实”指客观世界,“虚”则是作者的思想感情。作者表情达意不一定直抒胸臆,有时可以通过叙事描写来实现。融情于事不仅见于文学作品,而且见于新闻报道。例如,《张志新在狱中拒认罪》,[3]作者在文章最后写道:

从1969年因言获罪,到1979年平反昭雪,十年一梦,终归盼来了梦醒之时,张志新已经去世37年,她众多美丽的黑白影像及悲惨遭遇曾令世人喟叹,如今却渐归沉寂。张家7兄妹有的已经去世,在世的都已老迈,巧合的是张志勤如今的住处离志新桥很近,妹妹张志玲的家则位于志新西路,北京那么大,岁月那么长,他们却绕不开“志新”二字。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作者以实写虚,既符合新闻“以事实说话”的特征,又拨动了读者的心弦。

意在言外。美国著名作家海明威说:“冰山运动之雄伟壮观,是因为他只有八分之一在水面上。”一篇文章,如果所有意思都浮在文字表面,就会给人浅白直露的感觉。记者写新闻,不妨借鉴散文“意在言外”的表现手法,隐去某些意思,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和回味的余地。

其实,有不少记者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这一表现手法,来增加新闻报道的“文学味”。例如,新闻《呼格吉勒图案亲历者:如果重来,我一定不让他报警》[4]:

闫峰:我经常就在想,如果没有这件事,我和呼格应该都已经有了各自的家庭,不说能有多大的富贵,日子至少应该还凑合。

哎……如果可以重来,我那天一定会拉住呼格,不让他进厕所,不让他报警。

这是这篇新闻的结尾。没有一句抒情,也没有一句议论,作者只是冷静地记录,但是,透过这些平淡的文字,我们仿佛感受到了作者心灵深处的波涛洪鸣,并随着作者一起悲愤,一起思考。这就是“意在言外”的艺术魅力。

文学作品可供借鉴的语言艺术不止以上三种。传统媒体记者应该心里装着受众,想到他们的审美需求,并从文学中汲取更多精华,为写文质兼美的新闻打下坚实的基础。

大众传播时代,信息来源广泛。传统媒体记者在新闻中增加“文学味”,就可避免与非专业记者的同质化竞争,以更具文化品位、更有审美价值的新闻产品战胜“朋友圈”,赢得受众。

注释:①央视《焦点访谈》栏目《想唱就唱 中国人的活法》2015年2月19日首次播出。

[1] 大衣哥朱之文澄清误会:村民要车要钱都是玩笑话[DB/ OL].新华网,2015-2-26.

[2] 穆青.尝试用散文笔法写新闻[Z].新闻散论[M].新华出版社,1996:217-218.

[3] 张志新在狱中拒绝认罪[DB/OL].凤凰卫视,2012-8-13.

[4] 呼格吉勒图案亲历者:如果重来,我一定不让他报警[N].华商报,2014-3-11.

[5] 苏轼.文说[M].

[6] 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第四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G206.3

A

1674-8883(2015)15-0065-02

吕冰峰(1970—),男,本科,荣成市新闻中心政文部主任。

猜你喜欢
朱之文传统媒体受众
别人的善良不是你放肆的理由
“大衣哥”:被改变的朱之文和朱楼村
“大衣哥”朱之文:被直播的生活
基于受众需求谈电视新闻编辑如何创新
浅析新闻炒作下受众逆反心理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关于传统媒体能否打造“名公号”的思考
传统媒体为什么要包装自己的“网红”
“大衣哥”朱之文
传统媒体商业模式坍塌的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