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静(作者单位: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
论电影《弥留的时光》的死亡叙事
张 静
(作者单位: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
摘 要:弗朗索瓦·奥宗的电影大多与欲望、谋杀有关,他也有关于死亡与哀悼的电影三部曲。他的死亡叙事手法有着很重要的转变,从轻易、荒诞到细腻、深情,一路走来他对死亡和生命的思考似乎也越发深刻。本文通过对《弥留的时光》这部电影的死亡营造角度、死亡叙事手法等分析,探讨奥宗电影传达出的关于死亡与生命、情感与救赎。
关键词:法国电影;弗朗索瓦·奥宗;生命与情感
法国导演弗朗索瓦·奥宗(François Ozon)是个电影鬼才,毕业于Felm学院,乃正统学院派出身,但他的作品主题却大多涉及两性、欲望、犯罪等。奥宗偏爱关注边缘人物题材,多包含同性恋、偷情、卖淫、谋杀等刺激、禁忌的情节。他总能为故事找到一个极简洁而又极丰富的表达方式,并让各部分在总体上融为一体,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
在他的很多作品里,死亡似乎是不可或缺的元素,且大多很荒诞。如《失魂家族》里父亲吃了老鼠后变成一只大老鼠被家人打死;《看海》中女游客杀死了好心帮助她的女房主;《花容月貌》中纯洁的伊莎贝尔卖淫时,老嫖客在高潮时突然死亡等。
纵观奥宗的作品,他对死亡的思考以及人们面对死亡的反应,其实不只是浮于表面。奥宗的作品中有著名的死亡与哀悼三部曲,继《沙之下》后,第二部是2005年的《弥留的时光》,就较为直面地营造了一个死亡即将到来的故事。年轻的摄影师罗曼(梅尔维尔·珀波饰演)在拍摄时昏倒,医生检查出来他患了癌症,治愈率极其微小,但罗曼放弃了治疗,准备安然度过剩下的三个月生命。在弥留之际,他与身边的亲人、同性爱人用自己的方式告别,化解了多年来的心理纠缠,渴望情感关系能得到最后救赎。
自古以来,死亡就是一个很正常的自然现象,无人能抗,没人可逃。因此,无论在哲学界还是美学界、艺术界,大家都有着百花齐放的论述与思考。关于叙事手法来说,无论文学还是影视作品,传统的死亡叙事作品重点在于表现死亡这种行为的目的和价值,而现代死亡叙事就很少表现死亡的意义,常偏重于死亡的外在感受。奥宗导演2005年的电影《弥留的时光》中的死亡叙事手法就具有这样的代表性。影片通过描绘罗曼温情又决绝的死亡体验,使观众回过头来,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与生命的意义。导演仿佛在用70余分钟的慢镜头向观众灌输一段令人窒息的濒死体验。
导演奥宗擅长以女性为主角,这部《弥留的时光》的主角则是男性,他选用了帅气男星梅尔维尔·珀波来饰演年轻的摄影师罗曼。片头仅用六分钟就告诉观众一个悲痛的事件:罗曼患了癌症,即使进行化疗治愈率也很低,只剩三个月的生命。哪怕一个将死之人,也能被珀波塑造得那样迷人,这当然离不了导演的深情拍摄和细腻打造。或许这与奥宗是一个同性恋导演有一定关系,他总能轻易看出男性、女性各自独特与性感的部分,并用自己的镜头展示出来。在他的作品中,不只有荒诞的死亡,也有美好的情怀。然而,越美好的越是转瞬即逝,奥宗似乎是想斩钉截铁地告诫大家,死亡就是这样不期而遇,就是这样威胁着每一个看似健康又阳光的人,这个未知的结局不一定会在人生中哪一天突然降临。
死亡面前,大多会衍生出暴力、欲望、丑恶、神秘等多层意义,人们会感到孤独、焦虑、冷漠等消极态度。罗曼一直很坚强,但是当他得知病情,从医院出来捂着脸哭时,他是无比痛苦的,似乎痛苦的程度越深,观众对他的怜悯心就越强,对生命的感受也就越多。死亡恐惧,是人的本真状态之一。电影真实地敞开了罗曼生命最后的阶段,直到结尾他躺在沙滩上一个人静静地死去,观众也跟随着亲历了一场死亡的身心体验,这种生命将要逝去的感受随处可见。罗曼躺在沙滩上,嘴角微笑,闭着眼却有一滴眼泪流下,这是对生命真诚的留念,也有对人生不得不中途退场的无奈和遗憾。影片开头就是沙滩上罗曼童年时的背影,最后罗曼回到沙滩上还看到了幼时的自己在玩耍。他接受了自己的命运,这是一种生命的轮回,死亡前的最后一次情感迸发。
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与情感,是奥宗电影最集中的主题之一,在本片中,罗曼同样与家人缺乏沟通,奥宗说:“完美的家庭不存在,所有的家庭都有缺陷。作为导演,我感兴趣的正是这一点。”由于家庭成员之间缺乏沟通,每个人都是伤害者也是受伤者,他们之间的矛盾没有解决终究将随时一触即发。罗曼与父亲、母亲、姐姐的关系一直没有和谐美满,他对所有人都有着不可诉说的陌生感与距离,乃至于对男友萨沙也没有开口说出自己的病情,或许他依赖的只有毒品,冷冰冰地慢慢消瘦。或许越是爱得深刻越是无法开口,罗曼与他们都有很深的感情,遗憾的是他们终究难以完全和解。
奥宗用罗曼童年的回忆来叙述他的每段情感经历,因此影片穿梭于成年与童年的小罗曼之间,每次童年的自己出现,都会引起自己的记忆喷涌。罗曼知道病情后在父母家卫生间吸毒时,第一次从镜子里看到了小罗曼。从此小罗曼意味着他灵魂最深处记忆、内心最深处感情的流露。罗曼跟姐姐吵架后,爸爸开车送其回家的路上,他想起了幼时跟姐姐挨在一起睡觉的温馨场面。内心中,他也是柔软的,其实是爱着那个一起长大却天天吵架的女人。车内罗曼跟父亲的一段对话,表现出父母婚姻关系的破裂。所以他没有对父母开口诉说自己得癌症的事。不完整的家庭带给孩子的伤害是可怕的,讽刺的是,再完整的家庭也不可能是完美的,奥宗一直这样坚信。罗曼回家乡跟奶奶告别后,到树林里从前跟姐姐一起搭的小木屋看看。记起来之前他在小路上看到了一只受伤的兔子,想救回家遭父亲阻止,父亲说:这是自然的法则。从此他便对命运产生了顺从感,医生说化疗也有治愈的可能性,他还是选择了放弃,不再挣扎。罗曼走到了教堂,想起了小时候跟萨沙调皮玩耍时的场景,被萨沙亲了一口后楞在那里,从此便没有走出和萨沙的同性恋情。他心底的基本价值观念和心理认同就这样被固定了。
奥宗对年轻人渴望融入正常化的状态同样很感兴趣,本片中年轻帅气的罗曼正值事业上升期与爱情美满期,虽然他孤单地一个人迎接死神,但临终前还是希望与所有人和解。他努力想跟姐姐和解,想在一个和谐的环境中离去,偷偷站在远处给她打电话看了外甥最后一眼,却没有勇气走上前做一个最后的告别。奥宗用死亡来临为契机来开始探讨人生和情感的意义,表现出自己对生命的思考,纵观其发展,他其余的作品也同样或多或少都用生与死带动着人与情感的微妙关系。
与其他作品不同的是,奥宗在《弥留的时光》中没有重点突出生命的意义或垂死的痛楚,而是通过描绘罗曼死前的举动来反衬出对生活的希冀。影片营造了一个死亡的背景,但必然需要超越死亡本身。导演没有直接对人性进行批判,只是给了罗曼一个自我审视与救赎的机会,他用毒品来消除内心的恐惧和身体的痛苦,竭尽全力在最后的时光里留住人生最重要的美好。
奥宗带领观众以偷窥者的身份,看着罗曼在困境中如何接受现实并且自我救赎。在病情的最后阶段,他痛苦不堪、渐渐消瘦。作为一个摄影家,罗曼在影片中一共四次举起相机,除了开端是举着单反在工作时拍摄模特。他晕倒且得知病情之后,都是用自己的卡片机拍摄,可谓每次举起相机,都是对自己生命中重要情感的救赎。
第一次,罗曼从医院走出来,看着公园里眼前的一切美好,阳光明媚,草绿花香,生机勃勃,人们嬉笑聊天,自在悠闲。他举起相机,拍摄了眼前的这个世界。第二次,罗曼跟男友萨沙分手后,罗曼走到沙发旁,温柔地看着熟睡的萨沙,又一次举起相机拍了一张,似乎是对爱情最好的纪念。情欲也是人身体的欲望,这也是人性的基本需要,性爱也是一种对肉体追求的救赎,是生命力最直接的代表。终于,罗曼在再见到萨沙时,提出了最后一次性爱的请求,他需要的是最后一次的宣泄,遭到了拒绝。重新审视死亡的衰竭,性爱是生命的形而下的状态,死亡则是生命的形而上意义,他的影片总是这样,看似是在欲望的表象下,但却能让人体悟到感情的潜在能量,激情而不色情。第三次,罗曼躲在树背后给姐姐打了告别电话,却没有勇气走到她面前,悄悄给姐姐和外甥拍了一张照片,匆匆离去。这是对亲情最无力又无声的告白。第四次,罗曼走到沙滩上,看着身后玩闹的孩子,又拿起相机拍了起来。这是对自己的一次解放,从厌恶孩子到渴望孩子延续生命,再到最后把遗产都留给孩子时嘴角露出的微笑。我们知道,他对生命已经有了新的期待。
奥宗对死亡的想象性超越,已然传达出一种对生命的救赎情怀。他将自我救赎后的死亡当成一种审美对象来描摹,使观众内心夹杂着无数惋惜却看着罗曼这样暖暖地消逝,干净、宁静、简单、祥和。死亡也可以看成愿望的一种实现,是幸福。虽然罗曼身患疾病,结局已定,但临近生命终点时对家人的和解与对新生命的重新审视,坦然面对的勇气,成就了罗曼生命最后时光的平凡与超越。
海德格尔提出了,死亡本体论的建构是向死而生,意指明白了生与死的关系,因而能勇敢地面对死亡,积极地生活。存在主义观点认为,死亡是人回归本真的唯一存在方式,涵盖了美、自由、超越等各种方式。死亡也是生存的一种形式,奥宗实则是为了生存而描绘死亡。奥宗电影中的死亡已不仅仅是关于叙事中的一种手段,而是把死亡叙事上升到本体论的意义层面。死亡到底是什么?与生存的关系是怎样的?尤其是奥宗擅用的中产阶级家庭中,死亡究竟能否意味着生存的时矛盾得到了化解?面对死亡,人们最需要的是勇气还是放弃?
奥宗没有把罗曼的死塑造成可悲、恐惧的场景,而像一幅暖人的画作。夕阳西下,余晖温暖地洒在他身上,没有了人群的嘈杂声,没有海鸥的鸣叫,只有大海的声音,吞噬着罗曼的最后一点气息。大海在这里是个隐喻,是一种宿命,一股纯洁的力量。法国人总是浪漫地认为大海就象征着母亲,法语中的大海与母亲是谐音,罗曼选择在海边结束自己的生命,同时也意味着回归母体子宫般充满羊水的起始点。周而复始,向死而生。
参考文献:
[1]李正光.“第六代电影”中死亡叙事的特异性分析[J].新疆艺术学院学报,2007(4).
[2]颜翔林.死亡美学[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3]李雪.标准之外——弗朗索瓦·奥宗电影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4.
[4]盛柏.法国电影新导演创作风格研究(1984-2010)[D].上海:上海戏剧学院,2013.
[5]王铎.文质彬彬的异教徒:弗朗索瓦·欧容[J].电影世界,2009(3).
[6]王路.欲望书写与女性气质一一弗朗索瓦·欧容的电影魅力[D].成都:四川大学,2007.
作者简介:张静(1990-),女,山西太原人,上海师范大学电影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