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支持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考

2015-02-26 08:04南通市农村金融学会课题组
现代金融 2015年12期
关键词:如皋信贷文明

南通市农村金融学会课题组

金融支持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考

南通市农村金融学会课题组

生态文明建设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金融支持和服务生态文明建设,不仅是社会责任的担当,也是实现金融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求。本文结合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如皋市的发展情况,探讨国有控股商业银行基层行如何秉持绿色发展理念,助力生态文明建设。

我国一直将生态文明放在突出的战略位置。今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和体制建设作出了顶层设计,并对建立绿色金融体系、推广绿色信贷提出了明确要求。在十八届五中全会上,生态文明建设被列入“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之一。金融是资源配置最为重要的杠杆之一,服从和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是金融机构的社会责任。

一、对如皋市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估价

自2012年初如皋被确定国家级生态示范区以来,如皋市委、市政府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高标准制定了生态文明建设规划和相关实施意见,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科学发展的硬任务,推进生态文明水平不断提升,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改善。如皋先后建成全国首批绿化模范县(市)、江苏省唯一的全国平原绿化先进县(市)、国家卫生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和江苏省文明城市。国家生态市创建进入命名前公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创建通过技术评估,并列为全国第六批生态文明建设试点示范市。

随着如皋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入推进,面临的诸多矛盾和问题也日益突出。目前,最为明显的矛盾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经济规模扩大与环境承载不足的矛盾,二是产业结构偏重与自身资源有限的矛盾,三是生态基底良好与生态功能面临退化的矛盾。突出表现在环境基础设施有待增加,功能有待提升,化工、重金属等重污染排放企业入园入区率不高,农业面源污染尚待彻底改观,受长江上游客水影响,水环境质量控制难度大等方面。

二、金融支持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

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一项事关全局、事关长远和事关子孙后代的长久性工程,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尤其是在经济新常态下,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更是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的内在要求,同时也是金融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行业本质所在和时代使命所在。在我国现代金融体系中,近年来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但其业务范围基本是以消费支付结算和个人理财为主,中小股份制银行异军突起,但其服务的领域主要是在中小微企业。因此,生态文明建设中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的投入、重要民生改善工程的建设、绿色主体产业的发展等重任,需要国有控股商业银行和政策性银行去承担重责。

金融与经济唇齿相依,经济发展是人民福祉的源泉,也是金融发展的基石。生态文明建设涵盖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在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确立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总方向,将为国有商业银行实现转型发展带来重大战略机遇。而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注入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伦理价值观,社会大众的绿色金融需求将会不断涌现,为国有商业银行业务创新、产品创新、营销模式和渠道创新形成众多的新兴增长点,带来无限的商机,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广阔市场空间。

三、金融支持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思路

(一)秉持绿色理念,大力发展绿色信贷。

今年9月份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将建立绿色金融体系放在了体制改革的层面上。顶层的设计给出了体制的框架,作为处在服务和支持生态文明建设第一线的国有控股商业银行基层行,必须在观念上实现彻底转换,切实将绿色发展理念贯穿到业务经营的各个环节中去。目前在一些基层行,绿色理念的植入还有待加强。如对实体经济的支持中,更多的是考虑贷款放得出、收得回、有效益,较少去关注企业的节能减排、循环发展等问题;对农村养殖户的信贷投放,更多的是考虑抵押、担保等贷款安全性问题,而对畜禽粪便污染问题却很少去提及和关切。

基层行应跳出就经营论经营的圈子,主动将业务经营放到生态文明建设的大背景中去,将绿色理念深植到信贷投放、产品服务等业务工作的全过程中去,以绿色金融理念引领和驱动绿色发展。在发展绿色信贷问题上,要以绿色理念为导向,而不是某种产品贴上了一个绿色标签就是绿色信贷,重要的是要看投入和支持的方向以及生态环境产生的最终社会效果。

(二)突出重点领域,助力环境综合整治。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系统性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目前国有商业银行基层行应围绕迫切需要解决的焦点、热点和难点问题加大信贷扶持力度。

突出支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节能减排。2014年如皋工业废气排放量为3*106万标立方米,工业废水排放量2495万吨,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57.59万吨,与2013年相比均略有增加。因此信贷扶持的重点要放在引进新技术、采用新工艺、运用新材料等技改环节上,一方面通过大力降低综合能源消费量,减少二氧化硫、烟(粉)尘等主要污染物的排放,另一方面通过挖掘内部潜力、整合优化工艺流程等提标改造,实现中水回用、废物再生利用等循环发展。

重点支持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畜禽养殖污染是农村污染的重点,目前,如皋规模化养殖场有1000多家,散户养殖则数万计,治理面广、难度大。信贷扶持的重点应从双层面展开,对养殖场支持其建设和完善粪便处理设施,以堆肥发酵、沼气发电、沼渣沼液还田等措施进行综合利用;对养殖散户,以支持建设畜禽粪便处理中心的方式,实现集中处置。

大力支持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如皋现有18家污水处理厂,但有一半处于运行不稳定状态,承载能力严重不足。此外,污泥处置尤其是危险废物集中处置尚属起步阶段。这些方面的基础建设利在长远,应予鼎力支持。

(三)围绕发展主线,助构绿色增长模式。

构建绿色增长模式的核心是实现资源节约利用,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基层行可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加大信贷的有效投放力度。

支持永久基本红线内耕地质量的保护和提升。目前,如皋高标准农田的占比为59.5%,未来建设的空间还很大,基层行要通过增加项目贷款的投放,支持“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积极助建高标准农田,全面提升红线内耕地质量。在地方因调整生产空间与生活空间布局而实施红线内耕地占一补一过程中,信贷的支持还要注意建设占用耕地剥离耕作层土壤再利用这一重要环节,确保调整新增耕地的质量得到有效保护。

从支持节能转型入手推进产业升级。目前应以如皋持续开展的清洁生产示范企业创建活动为契机,以“科技+环保”为模式,大力支持重点产业企业采用先进适用的节能低碳环保技术,全面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支持绿色产业加快发展。重点是大力支持节能环保产业发展,如新材料、新能源汽车与零部件均为如皋的支柱产业,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已初具规模,但由于新兴产业技术革新速度非常之快,其支持的切入点应放在创新能力的持续提高和产业化水平的不断提升上。

支持绿色资本储备积蓄。如皋是闻名全国的花木之乡,花木是绿化城乡最主要的资源,对这一特色产业的信贷支持方向应放在完整的产业链上,推动花木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储备积蓄更多的绿色资本,为市内市外提供源源不断的绿化资源。

(四)紧贴乡情民风,助建和谐生态环境。

构建和谐生态环境,建设美丽家园,既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也体现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地处长三角地区的如皋有着良好的生态基底,先后被中国老年学会命名为“中国长寿之乡”,被国际自然医学会和世界长寿乡科学认证委员会确认为“世界长寿乡”。而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也会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有着更高标准的追求。因此,金融支持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紧贴乡情民风,以城乡一体化统筹发展为导向,以打造宜居宜业城市为目标,积极助力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发展环境。

支持做优主体功能区。以完善城市功能配套为切入点,对雨污管网布设和改造、城市绿化、亮化景观建设、绿色环保公交建设、文化休闲和体育设施增设、棚户区和城中村改造等加大项目贷款的投入。

支持打造特色城镇。如皋有一批有着悠久历史的古镇,在信贷支持城镇化建设中,要尊重自然格局,防止“数镇一面”,从保护自然景观和传承历史文化入手,支持错位发展和特色发展,培养一批形态多样、风貌迥异的生态小镇、旅游名镇。

支持美丽乡村建设。目前,如皋已建成国家卫生镇2个、省“康居乡村”三星级41个、省生态村3个,朱家桥村成为国家级“美丽乡村”试点村,顾庄村成功入选“2014中国最美村镇”。今后一个时期信贷支持的重点要放在村容村貌的持续改善上,通过信贷杠杆的引领作用,解决好畜禽粪便处理、生活污水处理、垃圾分类回收中转等问题。同时要重视对历史文化名村和传统村落保护的支持,助力打造一批自然生态型、历史文化型和特色产业型村庄,培育出更多的“美丽乡镇”示范村。

(五)创新金融服务,注入绿色发展元素。

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步入一个新时期、新阶段后,绿色发展对金融将有着更高的迫切要求。目前,商业银行的服务方式和现有的金融产品,已不足以承载生态文明建设中金融对资源的配置和撬动的需要,也难以满足社会公众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中出现的新需求。因此,创新将成为金融服务生态文明建设最重要的推手。如皋作为全国第六批生态文明建设试点示范市,总体规划的实施正向纵深推进,基层商业银行必须将绿色发展理念上升到战略层面,在服务与产品上注入更多的绿色元素,担当好对经济、对社会、对环境的三重责任。

构建好绿色信贷通道。首先要解决好绿色信贷政策与地方产业发展的契合问题,围绕地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积极向上级行争取政策和资源倾斜,实施差别化的绿色信贷政策。其次要加强与地方发改委和环保部门的沟通和协作,在符合国家环保法律法规、产业政策、行业准入政策的前提下,对生态环境保护重点基础项目以及列入名单的规模以上企业重大技改项目优先介入,优先组织项目申报,贷款优先投放到位。

打造好绿色金融产品。目前部分基层行仍缺乏专属的绿色金融产品,即使开发了也尚未上升到主流地位。如绿色出行交通卡基本上没有介入,汽车分期业务只办理传统动力汽车,新能源汽车分期尚未涉及,由于绿色产业有效抵押物一般不足以及绿色建设项目周期长,“流动资金+技术改造”、“建设项目+环保设施”的信贷组合也很少运用。因此,开发真正意义上的绿色金融产品迫在眉睫。在绿色信贷方面,可以尝试诸如排污权抵押、低碳资产抵押、林木资源抵押等贷款方式,同时实行绿色信贷普惠政策。如对建筑中采用环保新材料、新工艺予以优先扶持,对个人房屋装修采用绿色材料实行分期费率优惠,对小区建设项目配套布设新能源充电桩予以同步支持等。在产品方面,要以特色化、个性化为切入点,将绿色元素涵盖到社会大众衣食住行的各个方面,逐步使绿色成为人们生产生活以及城市乡村的“底色”。

组建好绿色服务团队。条件具备的基层行可建立环境金融部,专业化开展绿色金融服务,条件尚不具备的,也应整合前后台资源,建成专业化的绿色金融服务团队。

(六)加强风险防控,夯牢健康发展根基。

生态文明建设涉及诸多领域,基层行要切实增强风险防控意识,着力实现社会生态环境和金融生态环境和谐发展。一是坚持有保有压的信贷策略。对产能落后的高耗能、高污染企业要果断退出,对转型能力强、排放完全达到国标的重点骨干企业应予持续支持。二是密切关注入园入区企业的后续状况。对化工、重金属等重污染和高排放企业搬迁入园入区后,要看其污染控制和排放处理水平是否得到真正提高,如果属生产场地搬家而污染也搬家的企业要坚决予以淘汰。三是提高对新兴产业的甄别能力。在国家鼓励和支持绿色产业发展过程中,必将会衍生出众多的新兴产业,信贷支持应首先对产业的真实含“绿”量进行认真甄别,谨防冠之以“绿”而实为“伪绿”的翻牌企业带来信用风险。四是提高对贷款抵押物的把控水平。由于科技创新水平发展迅猛,日新月异,现阶段一些看似先进的技术装备极有可能会在短期内成为落后或淘汰的装备,尤其是以专利技术等无形资产作抵押,应充分考虑其技术领先的持久性,防止抵押物快速贬值和减值。

(课题组成员:石慧、刘晓静)

猜你喜欢
如皋信贷文明
请文明演绎
如皋:围绕“四个来”做实侨务工作
如皋盆景走向世界绽放异彩
漫说文明
聚焦Z世代信贷成瘾
李昌钰刑侦科学博物馆——“把世界带进如皋,把如皋带向世界”
对不文明说“不”
文明歌
扶贫决战,在如皋打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