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当代中国学术研讨会综述

2015-02-26 07:46李晓敏
学术交流 2015年12期
关键词:黑河公平正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当代中国学术研讨会综述

李晓敏

2015年8月6—8日,由黑龙江大学与黑河学院联合主办,黑龙江省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基地,黑龙江大学哲学学院、文化发展战略中心,黑河学院思政部、科研处承办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当代中国”学术研讨会在黑河召开。50余名与会专家、学者围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创新、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核心价值体系、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公平正义等议题展开了深入探讨,取得了一系列有利于增强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的新结论、新认识。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当代中国。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如何在新的历史时期,使理论更好地把握时代的脉搏,给实践与时俱进的指导是每个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研究人员必须面对和思考的问题。关于这一点,黑龙江大学副校长丁立群教授在会议上作了重点论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我国当前发展和创新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主题。这一主题具有重要意义,它既是当前我们发展马克思主义面临的重要理论论域,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现实问题。吉林大学孙正聿教授指出,理论与现实密不可分,从现实问题中揭示出理论问题,并以理论方式把握和回答现实问题,从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新实践,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最为根本的社会责任。黑龙江大学张奎良教授倡导马克思主义哲学应该中国化,中国应该马克思主义哲学化。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核心价值体系。十八大以来,我党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构,在全社会范围内大力宣传、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落实与践行。南开大学阎孟伟教授指出,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包含的12个概念凝聚了人类文明最优越的价值,其中每一个概念都值得我们对之作出深入的理论研究。但核心价值观不是仅仅驻留在思想领域中的精神因素,更不是若干抽象概念的堆砌,它们必须被现实化为社会的规范性结构,亦即必须内化于社会的制度建设和秩序建构中。如果社会成员不能在自身现实的生活境遇中意识到或体验到核心价值观引导和规范社会生活和社会行为的重要作用,那么核心价值观无论在概念上多么优美,都不可能成为生活世界中能够被感受到的活的精神。不同于阎孟伟教授的宏观把握,辽宁大学的何林教授从微观处,民主入手,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了溯源性剖析:社会主义民主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取向之一,是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重要观念基础。日常生活世界为民主价值观提供了意义来源、观念准备和现实条件。我们在培育社会主义民主价值观的过程中,必须关注日常生活世界的基础地位。要践行社会主义民主价值观,必须推进日常生活的民主实践。会议上,辽宁大学的叔贵峰教授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及其在实践中的重要意义作了进一步强调,他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前中国转向现代文明社会的价值坐标,它既是对我国传统价值观进行的自我调整,也是中国进入现代文明社会的价值指引。哲学应该以其学科自身的特点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为引导社会发展的先进理念,在普遍理性上加以反思、追问、澄清和自明,从而担负起完成中国现代化“理性启蒙”的时代使命。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公平正义。马克思主义哲学从诞生之日起就以实现人类的自由、解放为己任,与之相联系的社会的公平正义问题自然也就成了其理论的关注点之一。黑河学院思政部主任姜丽萍教授多年来长期从事此方面的研究,她认为,马克思主义的公平正义观,传承了人类对社会公平正义的认识和实践成果,并积极地加以批判、改造和创新,实现了社会公平正义观的历史性超越。马克思主义公平正义观中国化有其自身的演进历程。建国以来,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和习近平为总书记的五代中央领导集体都把马克思主义公平正义观同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始终把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作为崇高的追求目标,积极推进马克思主义公平正义观的不断丰富和发展,形成了新的理论成果,积累了极其宝贵的经验。在此基础上黑河学院的张昊研究员指出,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涉及公平正义达二十余处,公平正义已成为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目标。公平正义不仅关乎人民最切身、最根本的利益,更关乎和谐社会的建设与中国梦的实现。

(作者单位:黑龙江大学哲学学院)

〔责任编辑:余明全杜娟〕

猜你喜欢
黑河公平正义哲学
审判执行不停摆 公平正义不止步
菱的哲学
到张掖看黑河
黑河来到了张掖
坚持公平正义 增强裁判效果
让公平正义在“最后一公里”提速
大健康观的哲学思考
关爱弱势群体 维护公平正义
黑河的孩子(中篇小说)
黑龙江·黑河·瑷珲历史陈列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