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成良
(作者单位:西南财经大学信息与教育技术中心)
高清摄像机拍摄前的准备工作及其使用技巧
王成良
(作者单位:西南财经大学信息与教育技术中心)
摘 要:随着高清电视的普及,人们对电视节目的画面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可否认,高清画面在带给观众视觉上的冲击和享受的同时,也给拍摄和制作技术带来了挑战。在拍摄和制作高清画面的过程中,高清摄像机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工具,它的准备工作和使用技巧对于电视节目的制作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关键词:高清摄像机;准备工作;技术技巧
1.1确定拍摄格式
拍摄格式有逐行扫描和隔行扫描两种。广电总局对于高清晰度的电视设定的标准有两种,逐行扫描24帧和垂直扫描50i频率。目前市面上的高端摄像机基本上全都自带全帧频率选择功能,摄影师在拍摄前可以根据需要选择PAL制的所有帧频,给后面的交换工作带来便利。
1.2调整彩色监视器
在拍摄大型活动或专题的时候,高清摄像机离不开彩色监视器。这是因为摄像师可以从彩色监视器中观察拍摄画面的曝光程度是否达到标准、色彩还原程度是否准确等情况,为摄像师的拍摄工作提供参考。可以说,彩色监视器所反映出来的情况直接反映了画面的质量,所以,调整彩色监视器并使之符合拍摄要求,是一项很重要的准备工作。彩色监视器的调整工作主要有以下几项内容:使用专门仪器辅助的白平衡、色彩校正、监视器的亮度、画面的对比度、色度等。首先,调整监视器的亮度。索尼牌的高标清摄像机中都有一个彩条,这个彩条的名字叫NTSC或SMPTE,它的主要功能是向彩色监视器发送彩条信号,以供摄像师来调节亮度、对比度和色度等。彩色监视器在接收到彩条信号之后,摄像师可以使用监视器上的手动档位来调大亮度,此时,彩条信号下方会出现三个黑白亮度的灰色阶条,从右到左分别代表着3%的灰、0%和-3%的黑。这个灰色阶条的出现说明监视器的亮度不够准确。摄像师以3%的灰为标准,来调整监视器的亮度,当左右两条都变成灰色时,监视器的亮度就达到合适的标准了。其次,调整监视器的色度。对于色度的调节,可以使用BLUE ONLY按钮,调整4个具有明显区别的长短灰状调快,当这些灰色条块呈现出同一个色调的时候,监视器的色度就调整到位了。最后,调整监视器的对比度。对比度的调整需要凭借摄像师的主观感觉和经验来还原白色方块的颜色,但是因为人眼的局限性,建议还是将对比度调整到出厂设置为佳。
1.3注意高清摄像机的景深
因为高清画面的分辨率比标清画面的分辨率高很多,同时高清晰度的电视系统也具有相当高的分辨率,所以即使很小的焦点偏离也能在画面上显示出来。这就导致高清系统的景深调整范围变小,聚焦更加困难。同时,因为摄像机品牌不一,摄像师对于焦点的主观感觉也会不一样,所以摄像师在拍摄开始之前要十分注意摄像机的景深问题,提前做好准备。
2.1摄像机寻像器的应用
在寻像器上有多个调节按钮,有的负责调整对比度,有的负责调整亮度,有的负责提示录制等。其中有两个非常重要的按钮,斑马纹开关和锐度开关。它们分别负责曝光的准确程度和焦点的虚实状况。首先,斑马纹的使用。摄像师一般根据斑马纹的情况来控制曝光量。在一般情况下,人类皮肤的曝光量一般是顺光条件下70%的亮度,再加一档光圈。所以为了检查曝光的准确程度,只要将斑马纹设定为70%,然后调整光圈曝光人物面部,如果额头和鼻头出现斑马纹的话,那就说明曝光量是最合适的。专业的摄像机都自带斑马纹开关,高清摄像机更是有两档斑马纹显示。在拍摄时,可以将两档全部打开,然后调整电平,拍摄物体的最亮部分不超过百分之百,此时的画面明暗色彩对比是最合适的。其次,锐度开关的使用。锐度开关用来帮助摄像师聚实焦点。在外景拍摄时,没有示波器和监视器的辅助,锐度开关能帮助摄像师分辨虚实焦点。摄影师将镜头推向被摄物体后,将焦点聚实,将物体四周的亮波调到肉眼看着最不舒服的时候,就可以了。
2.2摄像机菜单的应用
随着科技的发展,摄像机的功能也日渐齐全,它的菜单功能也越来越强大。本文对于菜单中的其他功能不做讲解,只分析如何调整摄像机拍摄画面中的高光部分。画面高光的程度超过标准时,摄像师会收缩光圈,但是有的地方仍然存在曝光过度的情况,而且画面细节也容易丢失,此时,调整拐点就是最好的选择。摄像机的拐点也分为手动和动态两种,在室内拍摄时,有人为布光,光线稳定,此时使用手动拐点可以达到一个较好的曝光效果。在室外拍摄时,光线或强或弱,而且不可控制,动态拐点就能派上用场了。动态拐点的作用就是在拍摄高对比画面时,既能有一个较好的曝光程度,也不会缺失细节,光圈的适度跟踪是调整拐点时要尤其注意的地方。此外,在使用自动拐点时,峰值电平的设置最好不要超过770 MV,因为超过这个峰值,电路会自动起作用来切割画面,使画面残缺不全。
参考文献:
[1]鲍思明.高清制作环境下灯光照度及摄像机光圈对图像质量影响的研究[J].视听界,2014(1).
[2]孙海峰.高清与标清摄像机拍摄前技术准备工作的异同[J].有线电视技术,2011(7).
作者简介:王成良(1983-),男,山东沂水人,硕士,实验师,西南财经大学信息与教育技术中心。研究方向:电视摄像、媒体经营管理、教育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