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依法治国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015-02-26 06:31
学术论坛 2015年4期
关键词:依法治国培育价值观

王 频

党的十八大以来, 我们党又一次具有重大意义的理论创新就是高度凝练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内涵,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作为一个重要思想理念, 贯通于党和国家改革发展的各项事业之中。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作出了总体部署,提出“要恪守以民为本、立法为民理念,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使每一项立法都符合宪法精神、 反映人民意志、得到人民拥护”[1],将依法治国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联系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科学指明了两者的耦合性。

一、依法治国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保证

“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 ”[1]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的重大转变,是党的领导方针、政策不断完善的结果,是发展民主社会、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证。 只有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依法反腐,才能实现“立治有体,施治有序”的治国方略,社会才会更加和谐,才能更好地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依法治国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制度保障

《商君书·定分》说:“法令者,民之命也,为治之本也,所以备民也。 ”[2]由此可以看出,法的制定和实施的根本内容是围绕人民的生活, 目的是为了使国家得到法治,人民生活有序。 好的法律可以促进社会的发展,提高人民生活的质量,从而使国家得到更好的治理。 《管子·版法解》说:“凡国无法则众不知所为,无度则事无仪。 ”[3]由此可见,凡国家没有法制,民众就不知道怎样行事;没有制度,行事就没有准则,制度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在对国内形势深入分析的基础上,依据国情做出的最新治国方略, 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从制度层面提供了根本保障。 “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价值观的内核要上升为具体法律规定,外化为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法治的作用是以法律的强制力保证道德规范的实施。 实际上,法律是以硬约束、 道德是以软约束的方式来促进社会道德进步的[4]。 依法治国作为提升国家治理能力的重要战略方针、全面改革的重要目标,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基本的制度保障,保障了反映人民意志、 得到人民拥护以及为人民认可的价值观念得以培育和践行。 没有对行为的约束和管控, 就不可能高效地实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个目标。

(二)依法治国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用法律来推动核心价值观建设”[5],“以法律推动核心价值观建设, 就是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彻到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实践中,落实到立法、执法、司法、普法和依法治理各个方面, 用法律的权威来增强人们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性”[6]。 依法治国方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法治建设上的提升。 面对意识形态领域的尖锐复杂斗争,依法治国可以调和鼎鼐,凝聚广泛价值共识;面对具体利益矛盾和各种思想差异时,可以统一思想,引领时代意识形态。

依法治国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路径。 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道德观的反映,体现了对依法治国方略的认可和支持程度,需要通过依法治国方略这个载体来培育和践行。 党和政府对人民的最基本道德要求的体现就是国家的法律法规, 它是国家基本价值内涵的体现。 因此, 依法治国的治理过程实质上是公民自我价值教育的过程,是养成社会主义道德习惯、培养社会主义责任感、普及社会主义价值意识、传播社会主义文化的过程。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依法治国的重要内涵和内生力

在2014 年2 月24 日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中, 习总书记强调:“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到凝魂聚气、 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高度。 ”[5]说明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事业的“中气”,是治国理政的“鸡汤”,是社会主义建设力量的内生力,是依法治国的内涵支撑。

“从政治思想文化角度看,法治是一种意识形态。 ”[7]法律的本质属性就是刚性地培养公民的思想道德意识, 通过对行为的强制约束来内化公民的主观意识形态,提高民众的潜在道德素养。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宪法的基础价值观念

中国古代哲学家诠释的仁、义、礼、智、信、孝、人伦、纲常、敬德、义利等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中国的法律以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为基础,结合时代发展和社会变革等因素,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法律体系。 宪法作为中国的基本法,作为中国一切法律的基础,应将中华民族传统、基本、核心的价值观念涵盖在内,其他一切法律的指定和执行都要依照宪法的法律基础进行,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依法治国提供了根本的价值取向。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公报指出,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必须坚持立法先行,发挥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 抓住提高立法质量这个关键。1982 年宪法确立的社会主义法治,是我国改革开放最重要、最根本的法律制度保障。 社会主义法治是党的领导、 人民主体地位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它科学地回答了我国对处理国家、社会、公民三者关系的基本原则。 这与当今我们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的“国家、社会、个体三个层面”相对应。 立法的重要根据是宪法,宪法是其他一切法律制定的基础。 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而宪法的基础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依法治国的价值支撑点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与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 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高度的法治自觉与价值自信。 ”[8]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个人层面、社会层面和国家层面进行了科学提炼,从价值准则上升到价值取向,最后升华为价值目标。 其中,社会层面是基础,是承上启下的关键层,而其核心则是“法治”。 没有法治,中国仍然停留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时代,没有法治,就不能保证我们的“理论自信”,而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体现。

依法治国的本质是保护人民的利益, 它反映的是人民的意识形态,其性质是社会主义法治,是党的意志与人民的意志高度融合的结晶。 没有科学先进的思想意识形态和社会主义道德作为支撑,依法治国、依法治党就犹如釜底抽薪、无米之炊,不可能有效地走下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当代人民意识形态的核心思想, 为今天的依法治国提供了价值支撑。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依法治国观念的形成点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 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 一个国家的法律能够得到人民的认可和自觉地遵守, 它一定是与这个国家人民的价值观念相统一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具有共识性的, 一个社会的核心价值观是这个社会普遍认同的价值理想、价值信念、价值信仰的集中反映, 并内化为人们普遍的价值取向、价值追求、价值尺度和价值原则。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是具有建设性的,一个社会共同遵循的核心价值观不是单纯依靠社会自发形成的,而是需要正确认识、科学揭示其内在发展规律,有赖于这个社会的统治阶级及其代表的积极性建设。

俗话说,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法律的制定就是为了人民能够遵守,社会的守法品格和精神是需要培育的。“我们应该注意到邦国虽有良法,要是人民不能全都遵循,仍然不能实现法治。”[9](P202)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人民形成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进而表现在行动之上,促进法治中国的建设,才能形成一个依法治国的良好景象。

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强力推进依法治国伟大实践

要推动我国的依法治国实践进程, 就必须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不然依法治国就犹如扬汤止沸,不能从根本上达到以“法”治国理政的真正目的。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推进构建法治国家

有人感慨,中国改革最难的两个阻力,一个是思想观念的转变, 另一个是人的利益格局重新调整。 必须看到,当前我国的社会阶层发生了新的变化,社会利益格局始终面临动态调整,人们的思想多元、多变。 但无论如何,任何一个稳定的、良性发展的社会, 都必须建立和维护一种主流思想和价值观,即社会道德。 历史和现实证明,我们今天所要树立的价值观,可以成为这样的社会道德。

法治的内在要求,包括外在的、个人伦理层面的“善”和内在的、社会共同体层面的“正义”两个方面,前者是个人主义的,后者则是集体主义的。我们构建法治国家,既要注重个人主义价值,又要注重集体主义价值。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实现依法治国奠定了价值基础, 能够大大推进法治国家的构建。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推进构建法治政府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任务之一是 “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1],政府要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做到公正执法、文明执法。 要构建法治政府,还须对“法治”和“德治”统筹兼顾,坚持以社会主义道德为基石, 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继承我们的优良传统文化,培育良好的社会公德和优质的个人品德, 为构建法治政府营造优良的软环境。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大力提高法治工作队伍思想政治素质、业务工作能力、 职业道德水准, 着力建设一支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社会主义法治工作队伍。 ”[1]法治队伍是依法执政的主体,是构建法治政府的重要因素。 法治队伍本身就是执法者,必须形成正确良好的价值观念,并真正地内化于心, 其思想政治素质的建设依赖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精髓, 可以时刻督促执法者的执法行动, 也可使法治队伍达到自省的目的,对于提高法制队伍思想素质有极大的帮助。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推进构建法治社会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公报》中说:“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1], 所有的法律法规并不只是文字的书写形式, 而最终是刻在人民的心中,反映在人民思想中的信仰。 依法治国,其实也是对人民进行法治的教育和启蒙, 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法治”价值的体现,是社会法治价值外化为一种社会约束力的价值体现形式。

社会是由我们每一个人组成的, 法治社会的形成依赖于社会中的每一个人法治观念的形成以及法治行动的形成。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人民形成“法治”的思想价值理念,形成法治的良好社会氛围,建立全民法律信仰。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虽然是道德方面的价值要求, 但从外在表现来看就体现在遵纪守法的行动中。 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有利于推进我国法治社会的形成。

四、依法治国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实现中国梦的两大利器

“舟楫相配,得水而行。”[10]依法治国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犹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 共同推动中华民族早日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一)依法治国是实现伟大中国梦的硬利器

以律均清浊,以法定治乱。 习近平说:“治理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关键是要立规矩、讲规矩、守规矩。 ”“把守纪律、讲规矩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 ”[11]古人说“规所以正圆,矩所以正方”[12]。 法律是治国理政最大的规矩[13]。 要实现“中国梦”,就必须立规矩,也就是要科学立法;讲规矩,也就是高效用法;守规矩,也就是严格执法。依法治国,必然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保驾护航的重要利器。

当前,我国在依法治国的道路上快马加鞭、日夜兼程, 但在前进的道路上还有很多问题亟需解决。法律规则意识与责任意识的缺失,不仅严重破坏了社会公正与法治, 还导致了个人良知与法律约束力的降低, 从而在整体上影响了中国梦的实现,这进一步凸显了维护公正,加强法治的必要性、重要性和紧迫性。 为此,需要在全社会范围内树立法律意识和公共责任意识, 只有遵守法律规则,处处依法办事,才能成就梦想。 “只有通过维护公正,加强法治, 才能筑牢实现中国梦的价值规则”[14]。从“法律体系”向“法治体系”迈进,是实现中国梦及新一轮改革的突破口或重点任务。

(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实现伟大中国梦的软利器

秦汉之际的儒学经典《礼记·大学》说:“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15]这一段话充分体现了思想对于一个人的重要性以及道德的基础作用。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实现 “中国梦”是息息相关的,它能够为实现“中国梦”提供强大精神支撑和动力支持, 保证我们在正确的道路上前行。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既要靠政治、经济、科技、军事等各项硬指标,也要靠意识形态、文化内涵、道德价值等软实力的提升。 强大的民族必定在思想文化上对内具有强大的感召力,同时对于其他民族也有着较强的辐射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具有强大影响力的价值文化,巩固和扩充了我国的“软实力”,有利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实现。

(三)两者刚柔并济,同时服务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坚实稳固的思想是开展一切活动的出发点,核心价值观中不仅对国家提出了要求, 也对社会和个人提出了要求,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的基石,是实现“中国梦”的信念支撑。 依法治国的战略目标是在我党的大目标——实现伟大中国梦的前提之下提出的,是实现“两个百年”目标的重要保证,这不仅是目前一段时间的战略目标, 更是今后治国的基本方略。

所有宏伟的目标都需要一个个具体目标的实现作铺垫,实现伟大中国梦的重要铺垫就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依法治国方略。世情不断变换,但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并将长期处于这一阶段。在这样的情况下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依法治国都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的中国梦而提炼凝结的党的最新理论,将这两项理论付诸行动是实现伟大中国梦的必由之路。

[1] 习近平.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14-10-29.

[2] 曹振宇.商鞅法哲学研究[ J].史学月刊,2000,(6).

[3] 李增.《管子》法思想[ J].管子学刊,2001,(6).

[4] 韩强.把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有机统一起来[ J].党建,2014,(11).

[5] 十八届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EB/OL].http://politics.people.com.cn/GB/8198/385219/,2014-02-24.

[6] 马一德.以法治推进引领核心价值观建设[N].辽宁日报,2014-10-14.

[7] 陈金钊.“法治中国”的意义阐释[ J].东方法学,2014,(4).

[8] 余华.论全面推挤依法治国的价值支点[ 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14,(4).

[9]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5.

[10] 用法治为全面深化改革护航[EB/OL].http://www.vz90.cn/qiye/2015/04/12/1330.html,2015-04-12.

[11] 习近平.治理一个国家 关键是要立规矩、讲规矩、守规矩[EB/OL].http://cpc.people.com.cn/xuexi/n/2015/0127/c385476-26456330.html,2015-01-27.

[12] 谢晖.没有规矩 不成方圆[ J].民主与科学,2014,(1).

[13] 《人民日报》评论员.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法治保障[ J].理论与当代,2014,(11).

[14] 董军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梦的内在逻辑论析[ 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4,(5).

[15] 皮兰娇.论《大学》的道德修养体系[ 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6).

猜你喜欢
依法治国培育价值观
我的价值观
毫不动摇坚持和完善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图说我们的价值观(三德)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依法治国 法平天下
依法治国关键在于坚持党的领导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念好"四部经"培育生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