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词典源性质综论 ——兼谈《辞源》对典故词典源的处理

2015-02-26 03:06苏天运
学术交流 2015年2期
关键词:辞源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面上项目“《辞源·寅集》典故词语典源研究”的阶段性成果(12542333)

典故词典源性质综论
——兼谈《辞源》对典故词典源的处理

苏天运

(齐齐哈尔大学 文学与历史文化学院,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06)

[摘要]典故词是用典者在造词用典过程中创造出来的。典故词诞生以后,它所脱胎的典故便成了典源。对典源进行全面深入的理解与认知是进行典故词本体研究的关键所在。学界对典源的不同界定只是概念表述的不同,学者们对典源内涵的理解是一致的,即为典故。从典故词形成过程的两个重要阶段来看,典源应当包括音义的来源和文献语用的例源两类。典源由典源文献内容与典源文献名称两个要素组构而成。

[关键词]典故词;典源;《辞源》

[收稿日期]2014-12-10

[作者简介]苏天运(1980-),女,黑龙江双城人,讲师,博士,从事词汇学与辞书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H13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284(2015)02-0167-04

典故词是用典者在造词用典过程中创造出来的*李运富《论造词用典与言辞用典》,见未刊稿。。典故词产生后,用典者所据以造词的典故便成了典源。典源对于典故词的本体研究是非常必要与重要的。从目前的研究看,学者们对典故词典源相关问题的认识比较模糊混乱,还不够深入全面。为了揭示出典源的真正内涵,为典故词的词汇学探讨与辞书处理实践肃清障碍,本文将从三个方面对典故词典源的性质进行探讨。

一、典故词的典源是典故

对于“典源”这一术语,学术界一直存在诸多不同界定。 徐成志在《典故源流与辞书释义》一文中认为:“典故都有特定的出典,出典即典故的源。”[1]戴长江在《典故与典故语辞的释义》一文中认为:“要识别、解释典故在诗文中的意思,对其来历出处(典源)的探寻至关重要。”[2]朱学忠在《典故研究之我见》一文中认为:“所谓典源,即指典故的最早出处。”[3]唐子恒在《汉语典故词语散论》一书中认为:“典源就是典故的出处,典故的构成首先要有相对明确的典源。”[4]27贾齐华在《典故研究三题》一文中认为:“因典面的形成、典义的体现,都以所依据的典故为出发点,故相对于典面和典义来说,作为后世用典者所依据的前代故事和诗文语句的典故,同时又是典源。”[5]丌文香在《汉语典故词语的典源研究》一文中认为:“典源:指形成典故词语的最早的典故。”[6]

从各位学者对典源概念的表述来看,对“典源”之“典”的指称不同是学者们对典源界定的区别所在:徐成志、戴长江、朱学忠、唐子恒等学者以“典故”指称“典源”之“典”,即他们所说的“典源”是指“典故”的源;贾齐华、丌文香等学者则以“典故词语”指称“典源”之“典”,即这几位学者所说的“典源”是指“典故词语”的源。正因为存在上述分歧,丌文香特别强调自己所界定的典源“不同于众多学者认定的‘所谓典源,即指典故的最早出处’”[6],并针对此而提出了“典源文献”的概念,即“记载典源的最早的文献”。需要交代清楚一点,丌文香所说的典源文献实际上就是诸如《诗经》《史记》等文献典籍的名称,她认为这是“以往学者们所定义的典源”。

那么,徐成志等学者所界定的典源真的是指“典故”的源吗?真的仅仅是“记载典源的最早的文献”吗?学者们之所以对“典源”作出不同的界定,是对“典源”内涵的理解不同还是表述的不同?

而实际上要想解开上面一连串的疑问并不难,我们通过仔细推敲学者们在各自文章中对“典故”内涵的理解及其所举例证便可以知晓答案:

徐成志在界定“典源”之前,首先谈及了对“典故”的认识:“典故是古典诗文中常见的语言形式,也是语文词典的重要收词对象。”其所举的“吐哺握发”“才尽”“射石饮羽”“题柱”“三径”“唾面自干”“匣剑”“断织劝学”“桃源”“尚书履”“东海扬尘”等“典故”也并不是某一个具体的语篇或故事,而是实实在在的词语。可见,徐文所提“典故”,实质上就是“典故词语”。徐成志之所以把“典故词语”称为“典故”,并不是由对“典故”与“典故词语”两个具有本质区别的术语缺乏明确的认识所致,而是因为当时并没有“典故词语”这一术语。“典故词语”这一概念最早是由管锡华在《论典故词语及其使用特点和释义方法》[7]一文中提出的,由于概念的提出往往落后于人们的意识,因此在“典故词语”这一术语产生之前,人们已经意识到“典故词语”的存在及其与“典故”的区别了,只是由于没有合适的术语指称,故而仍称“典故词语”为“典故”。

戴长江亦在界定“典源”之前谈及了自己的“典故”观念:“后人对‘典故’一词的理解大致有两种观点:一是指典章、制度……二是指诗文中引用的有来历出处的故事、传闻、词语。我们所说的典故,一般是指后者。”可见戴氏对“典故”的内涵是有着清晰明确认识的。接着,他通过“笔者认为,典故语辞的释义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这样一句过渡语提出了对“如何更好地解释典故语辞的意义”的几点看法,其中第一点便是“探寻典源出处”,并在此点中间接地对典源进行了界定。通过戴氏的布局谋篇,我们可推知其在界定典源时所提出的“典故”,实质上是指“典故语辞”(即学者们通常所说的“典故词语”),这一点从他所举的“结草”“居诸”两个例证中亦可得到印证。戴文发表时虽已有了“典故词语”这一概念,但学者仍可以有自己的指称习惯,“典故语辞”与“典故词语”两个术语实则名异而实同。

朱学忠在综述了古籍文献中诸多典故类别(人物、事物、故实成例、典章制度)之后提出了自己对“典故”的看法:“可以说我们今天所说的用典或者指出诗文中某一典故已经与早期典籍中‘典故’一词的含义有了很大的差异,如果要给我们今天所研究的‘典故’进行界定,那么它指古代诗文引用的有来历、有出处、有派生义的特殊语词。”[3]“典故”怎么会是“特殊语词”呢?目前学术界对“典故”的理解虽然还存在争论,但在对“典故”是“典籍中的故实”这一点的认识上还是毫无争议的。在后来的行文中他以“笔者通过长期古典文学的教学和查阅使用一些典故工具书,发现注解典故词语时,往往都要提到典源”这样一段话引出了对“典源”的界定,并举了“河阳一县花”的例子。可见,他所界定的“典源”仍然是“典故词语”的源而非“典故”的源。

唐子恒在界定典源的概念时所提出的“典故”,其实质亦是“典故词语”。唐子恒认为对“典故”定义的认识应该把握几条标准,其中第一条便是:“典故必须是有来历出处的,这是典故的一个本质特征。典故的出处来历形成典源,典源是构成典故的必备因素,如果没有来历和出处,即使是有不易从字面求得的特殊意义的词语或是人们习用的成型的格言、成语、惯用语等熟语,也不能算做典故词语。”[4]14可见唐子恒所说的“来历出处”绝非指“典故”的来历出处,而是指“典故词语”的来历出处。

综上,徐成志等学者对典源内涵的理解实质上与丌文香等学者是一致的。学者们在“典源”界定上的不同只是表述形式的不同,这种不同或是因为指称习惯所致,或是由于误用“典故”为“典故词语”而成,但学者们对典源内涵的认识是一致的,是没有异议的,即“典源”是指“典故词语”的源,也就是典故,且不仅仅包括记载典故的文献典籍名称,还包括文献中所记载的具体典故内容(这一问题下文会详细分析)。既然学者们在“典源”界定上的不同只是在对概念进行表述时的措辞不同,并非像有些学者所理解的那样截然对立和难以调和,故而我们认定学术界对“典源”的界定实际上已经达成了共识,而这种共识又是由于他们以典故词为核心研究对象这一共同视角所决定的。

二、典故词的典源包括音义的来源与文献语用的例源两类

通过上文的探讨可知“典故词的典源是典故”已经是学术界的共识。但我们认为,这种共识只是对典故词典源的基本认识,还存在着不足,即对典源的理解尚不够全面。典故词的典源不仅仅是典故,还包括用典者运用典故创造典故词的诗文语句。故而典故词的典源实际上包括两类:典故词音义的来源和文献语用的例源。第一类典源的存在毋庸置疑,上文已作过分析,其重要性与特征我们会另文讨论,下面将重点就第二类典源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之所以将文献语用的例源也作为典源来看待,是因为典故词是用典者在运用典故过程中产生的。第一类典源只是为典故词词形和意义的产生提供了一种可能性,而通过第二类典源,即用典者在诗文语境中的创造,才使得典故词的词形与意义真正产生。在这个意义上,诗文语境对典故词的作用不逊于典故。打个比方,第一类典源如果是太阳光,那么第二类典源则是三棱镜,只有经过它折射才能析出新色彩。正是突出用典者对典故词决定性的创造作用,我们才将用典者引用典故创造典故词的诗文语句称为典故词文献语用的例源。

从辞书学角度看,文献语用的例源既然是典故词产生的客观条件和存在依据(某一个典故词是否存在,要看有没有用典者将其创造出来,即我们能否在文献系统中检索到这个词语),那么必然可以将典故词文献语用的例源作为典故词辞书立目的重要依据。只有那些能够在文献系统中检索到语用例源的典故词,辞书才应予以立目,否则便应将其舍弃。以《辞源》为例,有些故事本身并没有被创造出事典典故词,但由于这些故事具有较为深刻的寓意,后人为了概括故事内容,也以一定的语言形式将其固定,但实际上并不作为词使用(也就是没有文献语用的例源),因而也就不应该作为典故词予以立目。但由于这种语言形式与典故词的词形相类,《辞源》在没有进行文献测查的基础上往往将其误识作典故词予以收录。且看下面几个词语:

【寒木春华】 寒木不凋,春花吐艳,比喻各有优长。寒木,松柏之类。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文章》:“齐世有辛毗者,清干之士,官至行台尚书。嗤鄙文学,嘲刘逖云:‘君辈辞藻,譬若荣华,须臾之玩,非宏才也。岂比吾徒,千丈松树,常有风霜,不可凋悴矣。’刘应之曰:‘既有寒木,又发春华,何如也?’辛笑曰:‘可矣!’”(见1983版《辞源》852页)

【屈一伸万】 春秋时,专诸以勇武闻名。与人格斗,怒气很盛,人不能当,而其妻一呼即罢手。伍子胥怪而问之,专诸说:“夫屈一人之下,必伸万人之上。”意谓能屈始能伸;能屈服于一人,始能凌驾于万人之上。见《吴越春秋》三《王僚使公子光传》。(见1983版《辞源》908页)

【十日】 古代神话天有十日,尧命后羿射落九日。《山海经·海外东经》和《大荒南经》、《庄子·齐物论》、《楚辞·天问》、《淮南子·本经》,都载有关于十日的传说。(见1983版《辞源》398页)

“寒木春华”之类的词形不是人们在运用故事的过程中自然形成的,只是因为这些故事具有较为深刻的内涵,人们为了叙述的方便而选择一个词形来负载其意义而已。在这些词形所负载的意义中,有些意义是由后人从故事中提炼出来的,如“寒木春华”(比喻各有优长);有的条目仅有故事义,没有生发出言外之意,如“屈一伸万”(意谓能屈始能伸,能屈服于一人,始能凌驾于万人之上);有的条目甚至连后人附会的意义也没有,只是客观存在于典籍中的故事或神话传说中,如“十日”(古代神话天有十日,尧命后羿射落九日)。总而言之,这些词语的词形与意义均不是用典者在诗文语境中创造出来的。

《辞源》在没有进行文献测查的情况下便将上述词语误识作典故词予以收录。我们认为,对于诸如“寒木春华”等没有文献语用例源的条目,《辞源》是不应该对其进行收释的,这严重违背了《辞源》文献解读的编纂宗旨。

可见,文献语用的例源是辞书进行典故词立目的重要依据,辞书编者一定要严把“所立典故词词目要有文献语用例源”这一关,对所立词目逐一进行全面的文献测查,以保证立目的科学准确。

三、典故词的典源由典源文献内容与典源文献名称两个要素构成

如上文所述,第二类典源(文献语用的例源)关系到典故词如何科学地立目,本部分所要探讨的第一类典源(典故词音义的来源)则关系到被立目的典故词如何正确地溯源。学者们所探讨的典故词溯源问题,针对的便是第一类典源。我们认为,要想对典故词进行准确的溯源,便需要对典源进行更为细致的分析,这就是我们接下来所要研究的典源的构成要素问题。这一问题的有效探讨对辞书如何更好地处理典故词的典源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典故必须是见载于典籍文献的。也就是说,在确定的典籍文献中记载了一定的典故内容,这是典故成立的客观条件之一。以戴长江对典故词典源所进行的探讨为例[2]:典故,就其来源可分为事典和语典两种。事典,主要是指来源于古代传说或历史故事。唐李白《赠崔侍卿》诗:“君乃輶轩佐,予叨翰墨林……扶摇应借力,桃李愿成荫。笑吐张仪舌,悉为庄舄吟。”诗中的“张仪舌”和“庄舄吟”都是事典,都源自《史记·张仪列传》。“张仪舌”是指“张仪已学而游说诸侯。尝从楚相饮,已而楚相亡璧,门下意张仪,曰:‘仪贪无行,必此盗相君之璧。’共执张仪,掠笞数百,不服,醳之。其妻曰:‘嘻!子毋读书游说,安得此辱乎?’张仪谓妻曰:‘视吾舌尚在不?’其妻笑曰:‘舌在也。’仪曰:‘足矣。’”“庄舄吟”是指越人庄舄,出身贫寒,仕楚,虽贵为执珪,亦不忘故国,病中呻吟依然越声。语典是指从古书文句中截取或抽摘出来的词语。如清人黄宗羲《宋元学案》:“宋世学术之盛,安定、泰山为之先河。”“先河”一典,源自《礼记·学记》:“三王之祭川也,皆先河而后海,或源也,或委也。此之谓务本。”戴长江所言“典故,就其来源可分为事典和语典两种”的认识是没有疑问的,但却混淆了“语典”“事典”同“语典典故词”“事典典故词”这样性质完全不同的概念:其所举“张仪舌”“庄舄吟”非为“事典”,当为“事典典故词”,“先河”非为“语典”,当为“语典典故词”。不过对典故词典源的追溯是正确的:在追溯典故词的典源时,均是先交代记载典故的文献典籍名称(《史记·张仪列传》和《礼记·学记》),然后交代文献典籍中所记载的具体典故内容(张仪、庄舄的故事和“先河”的典源语句),两者缺一不可。也就是说,典源文献内容和典源文献名称是典源的构成要素。

可见,典源的构成要素单纯作为词汇学理论问题是较为容易理解的,但鉴于其对辞书典故词处理的重要性,还是非常有必要郑重提出这一问题的。从辞书编纂实践看,辞书在追溯典故词的源头时,一定要同时交代典源文献内容(具体的典故内容)和典源文献名称(记载典故的文献典籍名称),否则便是不准确不全面的溯源。下面我们仍以《辞源》对典故词的处理为例来论证典源构成要素问题对于辞书编纂的重要性。

《辞源》在对典故词的典源进行处理时存在诸多问题,对典源的不完整追溯便是问题之一。例如: 【平勃】 汉相陈平和周勃。平勃协谋,铲除吕后势力,维护刘氏政权。后来诗文中因以平勃并举,作为大臣同心协力共谋国事的典故。《宋书·张永传》张畅与永书:“方藉群贤,共康时难,当远慕廉蔺在公之德,近效平勃忘私之美。”廉蔺,战国廉颇、蔺相如。(见1983版《辞源》992页) “平勃”一词来源于“陈平与周勃协力共平吕氏之乱”这一典故。由于此事典的内容较长,《辞源》对其进行了概括叙述,这是可行的。但编者交代完典源文献内容后,却没能给出典源文献名称,这就使读者欲详细了解典源文献内容而找不到文献依据。经过文献测查,我们发现“陈平与周勃协力共平吕氏之乱”这一典故见载于《史记·吕后本纪》。《辞源》当补出此典源文献名称。

再如: 【屠钓】 《文选》晋羊叔子(祜)《让开府表》:“假令有追德于板筑之下,有隐才于屠钓之间,而令朝议用臣不以为非,臣处之不以为愧,所失岂不大哉!”屠钓,屠宰牲畜与钓鱼指周吕望事。相传其未显时曾屠牛于朝歌,钓鱼于渭滨。板筑,商传说事。借指隐居未遇的贤人。唐杜甫《杜工部草堂诗笺》二十《伤春》之三:“贤多隐屠钓,王肯载同归。”(见1983版《辞源》913页) 《辞源》对“屠钓”这一典故词以“相传……”的方式进行了溯源。编者之所以选择此种方式溯源,可能是由于对确切的典源文献内容不了解。我们认为,以“相传……”式的溯源方式追溯典源文献内容是可行的,以此种方式追溯典故内容,编者的目的便已达到。但由于最终没有给出具体的典源文献名称,我们仍要将“屠钓”这一词条定性为典源交代不全。经过文献测查,我们溯到了“屠钓”一词具体的典源文献名称和典源文献内容: 《尉缭子》曰,“太公屠牛朝歌。” 《史记》曰,“太公望吕尚以渔钓,奸周西伯。”

《辞源》中诸如“平勃”“屠钓”之类存在典源处理问题的词条还是比较多的。我们认为,典源处理问题的出现并不是因为编者不清楚典源文献的构成要素,而是由于编者没能把对理论问题的认知应用于辞书编纂的实践。无论辞书编者以何种方式对典源文献内容进行交代,一定要同时给出明确的典源文献名称。唯有如此,才是完整全面的溯源。

综上所述,我们从“典源的界定”“典源的类别”“典源的构成要素”三个方面就典源的性质展开了探讨。通过研究可知:目前学界对典故词典源内涵的理解是一致的,即为典故;典故仅是典故词音义的来源,除此之外,典故词的典源还包括文献语用的例源;完整的典源应由典源文献内容与典源文献名称两个要素构成,缺一不可。

[参考文献]

[1]徐成志.典故源流与辞书释义[J] .辞书研究,1986,(3).

[2]戴长江.典故与典故语辞的释义[J] .淮北煤师院学报,1996,(2).

[3]朱学忠.典故研究之我见[J] . 淮北煤师院学报,1999,(3).

[4]唐子恒.汉语典故词语散论[M] .济南:齐鲁书社,2008.

[5]贾齐华.典故研究三题[J] .郑州大学学报,2008,(5).

[6]丌文香.汉语典故词语的典源研究[J] .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10,(5).

[7]管锡华.论典故词语及其使用特点和释义方法[J].安徽大学学报,1995,(1).

〔责任编辑:曹金钟〕

语言文字学研究

猜你喜欢
辞源
《辞源》第三版的音义契合与疏漏
《辞源》编纂的文化传承性
《辞源》(第三版)金部疏误举隅
古直:做学问,不能靠二手货
《辞源》第三版出版座谈会在京举行
《辞源》(修订本)内部失调例举
《辞源》和《辞海》的性质
《辞海》和《辞源》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