卞保应 张明智(南通市体育科学研究所 江苏南通 226000)
一种新型健身用定轴陀螺的研制①
卞保应张明智
(南通市体育科学研究所江苏南通226000)
摘 要: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经过不断研究与改造,陀螺已经开发出五花八门的用处和千奇百怪的样式,并赋予各式各样的功能。在众多用于健身的陀螺中,它的转轴位置或旋转中心点都是不固定的,自始至终在平面上做不规则的移动。针对传统健身陀螺的笨重,使用场地的局限,操作使用人员的局限等诸多不宜普及推广的缺陷,设计制造出一种新型定轴陀螺。并对其基本结构、技术要求及实施方案进行了阐述。本实用新型有利于继承和发扬传统陀螺文化,推动和发展全民健身运动。此类定轴陀螺未见文献报道。
关键词:定轴陀螺健身新型
张明智(1946-),男,江苏南通市人,原四川省创造学会理事,工程师,毕业于南京机器制造学校,研究方向:发明创造运动健身器材。
由于陀螺的起源年代久远,其发明已无法查考,但是在新石器时代的遗址中曾出土过陶陀螺与木陀螺。陀螺是一种古老绕轴旋转的玩具,在世界许多民族都曾经出现过。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经过不断研究与改造,陀螺已经开发出五花八门的用处和千奇百怪的样式,并赋予各式各样的功能。
为了身体健康,陀螺也由玩具演变成了健身器具。在众多用于健身的陀螺中,它的转轴位置或旋转中心点都是不固定的,自始至终在平面上做不规则的移动。用于健身的陀螺一般尺寸较大、质量也重,健身锻炼时会出现如下问题:初始起动难度较大,只适宜少数爱好者专用,而不利于普及推广;对场地和空间有一定的要求,一般不适合居家室内健身锻炼;从文明、安全和管理角度上讲,也存在缺陷,不太适合公共健身场所。因此,需要创新思路,研发新产品来解决上述问题。
课题组设计制造了一种健身用定轴陀螺(甲型)和定轴陀螺(乙型),它克服了传统陀螺的笨重,使用场地的局限,操作使用人员的局限等诸多缺陷,从而在使用安全,适应群体广泛,适应场地多样性的前提下,达到了增强人们体质及增加了人们的乐趣的目的。
1.1定轴陀螺(甲型)的基本结构和实施方案
图1 定轴陀螺(甲型)组织结构示意图
图2 定轴陀螺(甲型)模块与基座安装连接示意图
图3 定轴陀螺(乙型)组织结构示意图
图4 定轴陀螺(乙型)三个陀螺组合后与墙壁的支架安装连接示意图
参照图1,一种健身用定轴陀螺(甲型),其组成包括:陀螺体(1)、主轴(2)、销(3)、哨口或发光装置(4)、轴承(5)、轴套(6)、基座一(7)、弹性挡圈(8)、封圈(9)和基座二(10),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陀螺体(1)与主轴(2)配合,并通过销(3)固定连接;哨口或发光装置(4)安装于陀螺体(1)内,轴承(5)紧圈在上、动圈在下,与主轴(2)配合安装于轴套(6)上,且主轴(2)与轴套(6)之间为动配合;所述的弹性挡圈(8)置于主轴(2)下端以限制其串动;弹性挡圈(8)和封圈(9)则将与相配的基
座一(7)和基座二(10)连为一体并可储存润滑油。
参照图2,将陀螺模块A(11)加工并装配符合功能质量要求,然后安装在基座B(12)上;基座B(12)材质与工艺方法可以有多种选择;本方案采用薄钢冲压件,基座B(12)下面配以防振圈C(13),可粘附或用螺栓等固定在水平面上。
1.2定轴陀螺(乙型)的基本结构和实施方案
参照图3,一种健身用定轴陀螺(乙型),其组成包括:陀螺体(1)、内六角螺栓(2)、弹性垫圈(3)、莫氏芯轴(4)、轴套(5)、轴承(6)、压块(7)、螺钉一(8)、封盖(9)、密封垫(10)、螺钉二(11)、基座或支架(12)和紧固螺栓(1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陀螺体(1)与莫氏芯轴(4)配合连接,再用内六角螺栓(2)和弹性垫圈(3)固紧;轴套(5)通过两个轴承(6)与莫氏芯轴(4)配合连接;压块(7)和螺钉一(8)压紧轴承(6)的内圈;封盖(9)、密封垫(10)和螺钉二(11)封住轴套(5)的下端,以防润滑油泄漏;整个模块须通过紧固螺栓(13)固定在相应的基座或支架(12)上。
参照图4,将陀螺模块A(14)加工并装配符合功能质量要求,然后安装在悬于墙壁的支架C(16)上;陀螺模块A(14)与支架C(16)用紧定螺钉B(15)连接固紧。图为“一鞭三陀螺”(还有多种组合方式)。组合的“一鞭三陀螺”,即一个人可以连续操纵三个陀螺,既增加了强度又增添了趣味,健身效果更好。
(1)本实用新型与传统陀螺相比,启动陀螺变得特别简便易行,人人可为,从而利于普及推广。(2)本实用新型对场地和空间没有太多的要求,还能适合室内健身房锻炼。(3)本实用新型对于长时间办公或操作电脑所引发的如肩周炎、颈椎病及腰酸背疼等病症具有良好的预防和康复作用。(4)本实用新型较小的单个健身陀螺经过适当包装,还具有旅游产品、礼品或奖品功能,传播友谊、推动和鼓励陀螺健身活动。(5)本实用新型有益于陀螺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推进全民健身运动。
参考文献
[1]秦海生.陀螺运动发展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1(5):89-82.
[2]许沛声.优秀短跑运动员的赛前训练研究——谈我国短跑运动员杨耀祖,倪震杰赛前训练安排[J].体育科研,2002,23(4):13 -15.
[3]张大明,韩刚.中国优秀长跑运动员韩刚北京马拉松赛前身体机能监控的研究[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8,(3):145-146.
作者简介:①卞保应(1984-),男,江苏连云港人,助理研究员,硕士,毕业于苏州大学体育学院,研究方向:运动人体科学。
中图分类号:G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5)04(b)-00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