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俊一 于泉海 李正(沈阳体育学院 辽宁沈阳 110102)
结合球间歇训练法提高青年足球运动员无氧耐力水平的实验研究
车俊一于泉海李正
(沈阳体育学院辽宁沈阳110102)
摘 要:现代足球比赛表现出的高速度、高对抗特点,决定了对足球运动员的体能提出更高的要求。肌肉无氧耐力水平是足球运动员体能的决定性限制因素之一。间歇训练是提高运动员无氧耐力水平的主要训练方法。该文以陕西浐灞足球俱乐部18名青年足球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采用实验法、文献资料法和数据统计法,对结合球间歇训练法与传统训练法做训练实践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结合球间歇训练法对提高运动员无氧耐力水平和足球技能水平明显高于传统训练方法,训练效果显著;前锋和前卫队员的提高幅度高于后卫队员。
关键词:青年足球运动员无氧耐力研究
足球运动属于有氧和无氧混合供能为主的体育项目,运动中所需的能量主要来自无氧代谢功能。为了适应快节奏和高对抗的比赛强度,提高足球运动员无氧耐力水平就显得尤为重要。青年足球运动员是发展耐力素质、力量素质以及完善足球技能的最佳时期,并且更容易激发运动员的比赛动机。所以,足球发达国家普遍采用此方法来提高年轻球员的无氧耐力水平,同时达到完善专项技能的目的。有关结合球间歇训练法提高球员身体机能水平、专项技术水平的影响,对不同位置球员影响差异程度,对训练效果影响程度的研究还很少,该文将以此作为研究的重点。
1.1研究对象
陕西中新浐灞足球俱乐部预备队1989年1月1日~12月31日之间出生的18名运动员作为选取研究对象,将实验对象按照统计学随机选择的方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9名运动员,前锋、前卫、后卫每组各3名队员。
1.2实验时间和地点
实验时间为2008年11月17日~2009年2月1日。实验地点在广东省中山市体育场。
1.3研究方法
1.3.1文献资料法
在沈阳体育学院图书馆、中国期刊网上运用计算机和人工检索查阅有关足球运动员体能训练方面的文献资料和研究成果,并对资料进行整理归纳,为该文的研究奠定了大量丰富详实的理论基础。
1.3.2数据统计法
所有数据的统计处理均用SPSS(r)13.0(Chicago,IL,USA)for windows system软件包完成,实验前后及两组间的比较用t检验。
1.3.3实验法
将研究对象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对比研究。
1.4实验设计
1.4.1测试内容的确定
(1)无氧耐力水平测试方法:采用20 m折返跑运球射门。
(2)足球技术水平测试方法:采用20 m运球射门。
1.4.2实验步骤
(1)实验前测:实验前分别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运动员的各项指标的数据进行处理。包括专项技术水平测试成绩(时间)和无氧耐力水平测试数值(血乳酸值)。
实验前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两组队员进行无氧耐力水平测试数据进行差异性检验(表1),测试时间的检验结果为P=0.184(>0.05),测试后的血乳酸检验结果为P=0.746(>0.05),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队员在折返跑速度及血乳酸数值上并无明显差异,两组队员的无氧耐力水平相同。
实验前对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队员的专项技术水平测试成绩进行差异性检验,检验结果为P=0.193(>0.05),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队员技术能力没有明显差异。
(2)实验训练过程。
a.对照组运动员训练方案:主要采用的是反复短时间歇训练和反复短时或中时间歇性训练,练习过程中主要采用无球练习。
训练目标:速度耐力;强度:95%~100%;训练方法:重复性训练;训练形式:往返跑或冲刺跑;训练量:600~1200米;持续运动时间:8〞~30〞;重复次数:3~5次;组数:2~4组;组间间歇:8′~10′。
b.实验组运动员训练方案:队员从起点做全力冲刺带球,按照教练员设定的指定路线运行,冲刺跑的过程中要完成快速运球、过杆、变向跑以及射门等一系列的足球专项的技术练习。队员每完成一次射门,运球全速冲刺跑动的距离大约为90 m(完成时间为16 s以内),每名队员在完成射门之后要快速跑动到下一个起点,继续持球做全力冲刺带球射门。队员每完成4次射门为一个循环,每次循环的跑动距离大约为400 m(完成时间设定在110 s);进行3个循环的练习,因此每名运动员总的跑动距离大约为1200 m,每个循环的间歇时间为8min。
(3)实验后测:实验后分别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运动员的各项指标的数据进行处理。包括专项技术水平测试成绩(时间)和基础耐力水平(血乳酸值)。
表1 训练前后实验组和对照组见线折返跑成绩及血乳酸值测试结果(±sd)n= 18
2.1结合球间歇训练法对运动员无氧耐力水平的影响分析
实验后对实验组与对照组无氧耐力测试成绩进行的差异性检验。实验组队员通过结合球间歇训练之后,血乳酸值变化明显,下降幅度较大,由此反映出结合球间歇训练法对提高运动员无氧耐
2.2结合球间歇训练法对运动员专项技术水平的影响分析
实验后对实验组与对照组专项技术成绩进行的差异性检验。分析其原因,主要是实验组队员所采用的结合球间歇训练法能更好的发展运动员的专项肌群,并且此种训练方法更接近于比赛场景,所以更能提高运动员的专项技术的实用性和实战性。由此可以看出,结合球的间歇训练法不但能有效地提高运动员的无氧耐力水平,同时也能提高专项技术水平,训练效果明显好于传统训练方法。
2.3结合球间歇训练法对不同位置球员无氧耐力水平的影响分析
表1数据显示,实验后两组各位置队员折返跑成绩都有提高,但均没有显著差异。实验组后卫和前锋队员血乳酸值在实验前后具有显著性差异,P=0.032(<0.05)和P=0.001(<0.05)。而对照组前锋队员实验前后血乳酸值具有显著性差异,P=0.02(<0.05),其他位置队员均无显著性差异。同时,对实验后两组指标进行组间对比,发现两组间前锋队员血乳酸值出现显著性差异,P=0.016(<0.05)。从以上结果可以看出此种训练方法能更有效地提高前锋和后卫队员的无氧耐力水平,同时也能提高他们的技术实用性。由此证明结合球间歇训练法更适用于前锋和后卫队员的体能训练,能最大限度的提高前锋和后卫队员的专项耐力素质和专项技能水平。
(1)结合球间歇训练法能有效地提高足球运动员无氧耐力水平及专项耐力素质。它与传统训练方法相比,提高幅度上存在显著性差异,训练效果明显好于传统训练方法,是足球运动员专项耐力训练最有效的训练方法。
(2)结合球间歇训练法在发展足球运动员专项耐力素质的同时,还可以很好的提高专项技术水平及专项技术能力,与传统训练方法相比存在显著的差异性,训练效果要明显好于传统训练方法。
(3)结合球间歇训练法针对各个位置球员表现出无氧耐力水平提高幅度的不一致性,前锋与后卫队员无氧耐力水平提高幅度明显,前卫队员提高不明显。并且同时可以提高球员的专项技术水平。此种方法更适合于前锋和后卫队员的专项耐力训练。
参考文献
[1]刘丹.足球体能训练-高水平足球体能训练理论与实证[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6.
[2]冯连世,冯美云,冯炜权.运动训练的生理生化监控方法[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
[3]肖国强.运动能量代谢—关于有氧和无氧训练的研究[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8.
中图分类号:G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4)05(a)-004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