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先金撰文《“国学”原义断裂、跨语际挪移与流变性转换考察》指出,“国学”这个语词经历了从中国到日本、再从日本返回中国的一个跨语际移植,以及从古至今的语义断裂及其流变性转换的历程,国学概念史可谓交织于历时性与共时性、语言史与事件史之间。“国学”一词古已有之,在晚清之前其义一直是指国家的教育机构及其制度。日本人使用“国学”词始于江户时代,指日本固有之传统学问。近代“国学”概念主要可分为三种用法:遭遇西方文化冲击之前中国原有的思想文化与学术体系;以国学为传统文化的简称;近代以来以传统文化为对象的学术研究体系。“国学”概念在发展过程中,过去的深刻体验被融入其中,未来的期待内容又被纳入其中,于是便由保存了旧体验的回顾性概念转换为创造未来的展望性概念。在共时性上,“国学”作为一个基本概念综合了众多独特含义,并且关注着更高层次的意义,因此在现实中又存在着广泛的争议,也就出现了一时难以统一的局面,再加上人们过于期望国学确立唯一的定义或意义,结果不同理解者之间的纷争几乎要将其解构或葬送。然而国学恰恰展示其开放性定义之特质,而今却更加显示其魅力并历久弥新。从历史与现实的角度以及通过纵向与横向的比较,人们对于“国学”概念的认识与评价将会更加客观与公正。
摘自《文史哲》2015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