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学校体育的困境与出路

2015-02-25 10:41郭小莉
学术界 2015年6期
关键词:体育学校教育

○ 郭小莉,宋 旭

(合肥师范学院 体育科学学院,安徽 合肥 230601)

当前,我国正经历着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过程。〔1〕改革开放前,我国的个人和社会关系属于社会本位的,个人习惯依附于国家或单位,个人的主体性及其权利遭到忽略。改革开放后,尤其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利益主体呈现多元化,国家或单位利益不是唯一的利益追求,个人和社会关系逐渐向个人本位转变,社会发展对“人”的要求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学校体育作为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其在培养适应改革发展需要的“人”方面,发挥独特的作用。然而,随着学校教育的快速发展,我国学校体育中暴露的深层次问题也日益凸显,需要政府与社会各界予以关注和重视。

一、改革发展背景下学校体育面临的新形势

人类发展史是人与社会通过相互作用及反作用,由低级向高级,由片面向全面发展的历史。马克思在总结前人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人的全面发展学说。马克思主义理想的人的全面发展,实际上是指作为社会主体的人的体力、智力、道德品质及个性的充分、自由、和谐的发展。〔2〕根据“现代化经典理论”,当前我国改革发展的核心就是实现国家现代化,而国家现代化,首先需要实现人的现代化。〔3〕一般认为,人的现代化关键是人的素质现代化,包括人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文化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的现代化以及个体素质和社会现代化协调统一发展。〔4〕这需要“把一个人在体力、智力、情绪、伦理各方面的因素综合起来,使他成为一个完善的人,成为他自己文化进步的主人和创造者”,〔5〕成为符合时代发展要求、履行社会责任、推动社会进步,心智健全、道德健康、个性良好的“现代化的人”。

“现代化的人”的塑造和培养离不开体育。从社会学角度来看,体育是一种复杂的社会文化现象,是以身体与智力活动为基本手段,根据人体生长发育、技能形成和机能提高等规律,达到促进全面发育,提高身体素质与全面教育水平,增强体质与提高运动能力,改善生活方式与提高生活质量的一种有意识、有目的、有组织的社会活动,〔6〕对缓解现代人生存压力,丰富其精神世界,提升其生命质量,日益发挥着重要的支撑保障作用。从教育学角度看,体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德育、智育、美育等其他各育顺利开展的前提条件和物质基础。正如毛泽东在1917年的《体育之研究》中写道:“体育一道,配德育与智育,而德智皆寄于体,无体是无德智也”。体育以其特有的运行方式和精神内涵,在改善受教育者的生理心理健康,培养竞争创新意识,提高道德情操、完善人格发展等人的现代化教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传承优化作用。蔡元培先生就说过:“完全人格,首在体育。”学校则是这种平台的主要提供者,学校体育自然也就成为了主要的活动载体,并在实现“人的现代化”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在国家现代化进程中,学校体育要满足改革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要,首先就要实现自身的现代化,即由传统型学校体育向现代型学校体育转变。但在目前的改革发展背景下,尤其是在长期的“以经济建设为纲”的方针政策指引下,包括体育公共产品在内的很多基本公共服务未普惠至社会大众。而在金牌至上的政绩观扭曲下,置于体育“圈外”的学校体育的“失落”和“沉坠”更是在所难免。从公共产品理论视角看,公共产品市场供给“失灵”为政府施政提供了舞台,或者说政府的存在即是为了提供公共产品。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体育无庸置疑属于纯公共产品。纯公共产品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特点,意味着学校体育不能排斥任何一个学生个体享有体育教育的权利,也不能因为资源稀缺引发竞争,而损害任何一个学生个体享受体育教育的权利。但在长期唯GDP论的价值取向影响下,和GDP关联度不高的都很难引起政府的关注,学校体育自然更难进入政府“法眼”。2013年,有媒体为了解国办发〔2012〕53号文《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若干意见》的贯彻落实情况,对全国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多达30个省级行政单位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均不见“学校体育”的踪影。〔7〕“窥一斑而知全豹”,学校体育是否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无形中成为衡量地方政府是否重视学校体育的有效标尺。在市场供给“失灵”和政府施政“不给力”的双重冲击下,一方面,改革发展需要加强学校体育现代化建设,另一方面,经费不足、设施匮乏又动摇了学校体育现代化建设的物质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学校体育发展严重滞后于社会发展,与现代化需要严重不匹配,以至有人发问“学校体育为何四面楚歌”。〔8〕学校体育现代化,任重道远。

二、学校体育发展现实困境审视

(一)社会认识存在偏见,“智育”重于“体育”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但在现实中,对“体育”的认识存在明显的偏见,其重视程度远不及“智育”。当前的改革发展期正经历着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人们对体育的认识必然受到传统文化及现实压力的双重冲夹与影响。

一方面,我国数千年的传统文化深刻的影响着人们对体育的看法。中国的教育传统是儒家道德教育传统,崇尚中庸、礼让、宽厚、平和的价值取向;并深受道家主静尚柔、以静制动的思想影响,因此形成了重文轻武、文弱之风,“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以至于到21世纪的今天,“中国普通民众对体育长期的低度认同”,〔9〕还有人认为喜欢运动就是“上进心不强、不务正业、不认真学习”的表现,搞体育的就是“头脑简单,四肢发达”。

另一方面,随着现代工业文明和科技文明越来越发达,科学知识更加成为国家安全和综合实力的基础,世界各国的竞争事实上已演变成人才,尤其是科技人才的竞争。“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国家直接干预教育,把教育竞争看作经济竞争和军事竞争的基础,加剧了教育活动的知识取向;〔10〕并大力营造“崇尚知识,尊重人才”的社会氛围。而改革发展期出现的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现象,如城乡分割、东西差距、保障差异等等,让人们的生存压力空前增大。在现实面前,与其生存需要关联度不高或不能起决定作用的事物,在人们心目中的位置都是苍白无力的。这些都使得学校、家庭在教育观念上形成了“知识本位”的倾向,知识和人的角色发生了变化,知识可以决定一个人的命运,“智育”成为了学校教育的核心,“体育”自然游离于教育体制的边缘。

(二)指导思想迷失,“育体”重于“育人”

学校体育指导思想是指导学校体育实践的理论基础,是开展学校体育工作的行动指南。当前我国所处的改革发展期,实质上就是文化的现代转型期。“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百废待举,学校体育工作也进入全面的调整恢复时期,以1979年“扬州会议”为标志,基本确立了“增强体质”为主的学校体育思想,〔11〕展现了学校体育的“育体”的价值追求。80年代中期以后,学校体育在全方位学习和借鉴各国的体育思想文化,除“体质教育”外,又有“快乐体育”“素质教育”“技能教育”“全面教育”“和乐教育”和“终身教育”等不同思想观点提出,指导思想呈现多元化并存局面。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养成坚持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由国家主导的健康第一成为了主流的指导思想。学校体育的“育体”价值追求升华至“育人”价值追求。

目前上至学校教育,中至学校体育,下至体育与健康课程、体育课堂教学,其指导思想几乎都是健康第一。〔12〕从逻辑学角度,犯了“概念不当并列”的错误,这在一定范围内导致学校教育、健康教育、体育、学校体育、体育与健康课程、体育教学等概念模糊、层次不清、关系混乱,直接影响学校体育的实践效果。〔13〕随着健康概念的内涵从身体延伸至心理、社会适应和道德等方面,使人感觉学校体育几乎无所不能,似乎能独自承载“增进健康”的历史使命。然现实是残酷的,“健康第一”已指导学校体育十余载,但青少年体质连续多年下降却是不争的事实。即便是北京,根据2014年北京市政协发布的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调研报告,北京中小学生健康水平呈下滑趋势:有两成“小胖墩”,六成“小眼镜”,高三学生视力不良近九成,男生力量弱、肺活量下降。〔14〕学校体育甚至因噎废食,担心猝死而取消长跑项目,不断向学生体能下降妥协。〔15〕学界议论纷纷,有人开始从学校体育指导思想上分析原因。无疑,“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下降的原因是综合的,健康第一所发挥的作用是有限”。〔16〕残酷的现实迫使学校体育更多的关注学生体质,以至于形成了“体质情结的泛滥”,〔17〕“育体”的价值追求似乎又重占上风。如此,学校体育指导思想仿佛从终点又回到起点,陷入了一个怪圈。“而当学校体育问题与作为对策核心的指导思想不能被认同并达成共识时,许多改革举措就会被某种强大的力量消解殆尽,终至不了了之甚至南辕北辙”。〔18〕

(三)功利色彩兴盛,学校体育异化

借助于现代化建设大潮,工具理性无声无息渗透到每个个体的潜意识中,再结合个人主义的盛起,将功利主义推向了极致。学校体育同样如此,在工具理性的指引下,学校教育的功利色彩浓厚,体育逐渐丧失了其本真的价值,陷入了双重异化的境地。

学校体育异化主要表现在地位的边缘化。学校体育作为学校教育的一部分,肩负着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历史使命。但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和功利主义理念指导下,学校关注的是在教育主管部门的评价和排名,评价和排名的主要依据是升学率、考试成绩等等。体育决定不了学校的升学率,决定不了学校的排名,最终也就难逃“边缘化”命运。尽管国家早就要求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但增加体育锻炼时间势必要减少其他主课学习时间。“体育锻炼”与“升学考试”不自量力的博弈,注定“每天锻炼一小时”形同虚设。甚至有学校“阳奉阴违”,表面上把体育活动排在课表上,实际上上其他学科课程。学生也抱怨:“课程表上每天下午都有40分钟的大课间,但一个学期上不到几次,老师经常让我们在教室上自习,有时候干脆上课”。〔19〕学校体育最终沦为学校教育的附庸,成为学校教育的摆设。学校体育边缘化还体现在体育人力资源管理上的困境。现实中的体育教师数量缺口较大,一直是学界呼吁的重点。这在农村更为明显,很多农村学校都没有配备专职的体育教师。师资队伍的专业素质也备受诟病。体育教师地位总体还偏低,甚至没有音美老师“吃香”,更是挫伤了体育教师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影响其职业认同感和队伍的稳定性。此外,经费不足、器材设施匮乏又严重制约着学校体育的开展。据调查统计,有32.9%的学校体育场地设施不能满足或完全不能满足学校体育活动的需要,有32.8%的学校体育场馆完全不对外开放,包括对本校的学生也不开放。〔20〕学校体育“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也就不足为奇了。最终形成了一个奇怪的形象,一方面,许多学生为应付升学考试而疏于锻炼,体质大幅下降;另一方面,现实中许多学校体育已变成了一门可有可无的“鸡肋”课程,即使是有限的体育课,还不时以“重视学业”为借口而被占用,最终影响学校体育“育人”整体性目标的实现,造成了学生的畸形发展、片面发展。

学校体育异化还表现在实施过程功利化。一方面是考试体育的兴起。从宏观上看,考试体育的确起到了督促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作用,提高了学校体育的地位;但从微观来看,由于看重体育的“短期冲刺”效应,如中考体育,很多学生都是平时一心专攻主课,“初一初二基本自己玩,初三就全练考试科目”,〔21〕考前再花数千元报名冲刺班,突击强化训练,〔22〕甚至为提高成绩,考前有学校强制让学生服用药物。〔23〕这种临时抱佛脚式的为考而练,难免沦为应试教育的又一功利变种;而“短期效果”凌驾“健康第一”,也使很多学生对体育的认识变得模糊,直至内心排斥,冲消了学校体育对学生全面发展的积极效用。另一方面是学校的体育竞技倾向。为在校际等运动会获得较好的竞技名次和理想的竞赛成绩,学校有意识地选择一些好苗子过早开展专项训练。这种竞技情结,其本质仍是“一种工具理性主导的观念偏好”。〔24〕学校体育依然逃不脱“功利主义”的纠缠,而学生只是成为帮助学校赢得声誉的工具。

(四)体育教学僵化,人文精神缺失

体育本质上是人学,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体育不仅仅是锻炼人的身体,更要实现对身体的超越,愉悦人的身心,最终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当前,学校体育肩负着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的重要历史使命,需要在教育实践中大力彰显体育人文价值,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创造性和主体性,关怀学生的精神和情感,发展学生的生命力量。

我国的教育逻辑长期秉承“社会本位”理念,教育服务于国家改革和社会发展,根据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人、塑造人,成为教育遵循的基本模式,而“人本位”退居其次,其结果“不可避免地将‘人的培养’过程演变为了‘人的职业训练’过程,使人的素质培育片面化”〔25〕,而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个人的兴趣、个性和情感遭到忽视。囿于该模式,学校体育对人的培育更多侧重于学生的身体培育;或受工具理性和功利主义的影响,片面强调某一种技能的培养,而专注于开展大量的机械式练习;或受“体质情结的泛滥”影响,热衷于学生体质的强化,而将身体从整个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独立出来。从而漠视学生的精神和情感,忽视了体育本身的“育心”价值,造成“育体”和“育心”的分离,学校体育逐渐丧失了其应有的人文价值。体现在教学实践中,学校体育“抛弃了休闲娱乐,游离于对人的关爱之外,成为一件很正经、很严肃的事”。〔26〕学生——作为体育主体的客观需求被忽视,这种需求在教育实践上表现为体育教学僵化造成的“体育课程中教学要素的人文缺失”〔27〕,如教学内容和项目选择强调实用性、竞技性,忽视娱乐性、趣味性,漠视学生的喜好与兴趣;教学手段简单化,教学方法训练化,教学过程重复化,创新不足;技术至上,过多的追求规范化、标准化和准确性而形成重复乏味的机械式的体育课等等,以至体育教学成了学生的负担。从而严重地压制了学生的兴趣、个性和情感,打压了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限制了学生主体性作用的发挥,致使学生主体失落,以至出现了学生喜欢体育运动但不喜欢体育课的问题。国内目前仅有部分条件较好的学校,让学生有限定性的选择其感兴趣的运动项目,且主要集中在大学,中小学极少能做到。而在英国,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自由选择体育项目,甚至为了激发学生兴趣,体育老师自掏腰包设立各种竞赛,鼓励表现优异的学生;〔28〕美国学校体育课程类型则愈发趋向于主题式发展,目的在于教育学习者学会在不同学习阶段通过选择、创建不同主题课程予以实现个体生命的发展和进步。〔29〕这些都充分显示出西方发达国家学校体育人文关怀的一面:尊重学生个人爱好,激发学生运动热情,提升个体生命质量。

(五)发展格局封闭,〔30〕体育脱离生活

根据马克思主义观点,人具有社会性本质。因此,人的全面发展,一个重要的内容是人的社会性发展。同理,现阶段人的现代化的一个重要内容就包括人的社会化。所谓社会化,是指作为个体的生物人成长为社会人,并逐步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31〕随着社会适应性纳入健康概念的范畴,学校体育社会化问题,越来越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

体育社会化包括通过体育进行社会化和体育的社会化两层含义。〔32〕就学校体育而言,前者是指通过学校体育,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这就要求做到后者——体育的社会化,即学校体育自身也要社会化,通过引入社会因素,促进学校体育的良性发展。尽管多年来学界不断呼吁建立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互动等社会化模式,但长期以来,考虑到管理、安全等因素,学校系统相对独立,管理体制相对封闭,关起门来搞体育成为一种习惯,体育在学校内部自循环成为一种常态,造成学校体育“发展格局封闭”和“社会化特征的缺失”。〔33〕在安全和应试教育的双重压力下,学生被“圈养”。这也助长人们的一个认识误区,以为学校体育就是学校内部的体育。最终从意识和实践两个维度,将学校与社会之间的联系通畅之门关闭,其后果是“加强家庭和社区的青少年体育活动,形成学校、家庭和社区的合力”〔34〕难以实现,学生社会化发展被阻断。

体育来源于生活,“生活世界是体育的现实基础和意义之源”。〔35〕体育生活化,实质就是把体育与生活紧密结合起来,使体育成为人的一种积极向上、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美国教育家杜威说过,“教育即生活”。学校体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展开过程就应是让学生从中逐渐体验生活、学会生活、拥抱生活、享受生活。学校体育生活化的价值追求是造就“追寻美好,培养与生活对接的人”。〔36〕但现今学校体育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被隔离。一方面,由于升学压力大等,学生除学习外的生活时间几乎还是学习,少有的学习后余暇时间则主要花在玩手机或上网玩游戏等上面,甚至出现辅导班与运动争夺周末时间的现象,造成生活远离学校体育。中国儿童中心曾发布过城市儿童户外活动蓝皮书称,离开学校后,儿童体育活动时间并不多,在接受调查的5个城市近5000多名学生中,超过半数的学生认为作业太多,还有1/4的学生因为要上培训班、父母不支持、没有适合的场地等原因,很少进行户外活动。〔37〕城市尚且如此,农村情况只会更差。另一方面,在科学精神指导下,尤其是随着现代生物—医学的发展,体育和学校体育的科学倾向日益突出,科学深入到体育的每一个环节,以致“出现了科学形而上学化和形而上学科学化的趋势,使得体育与生活世界逐渐走向对立状态”。〔38〕学生在其成长最关键的阶段,失去了最好的生活“练兵场”,最终学校体育的“育人”价值归宿遭到沦落。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学校体育面临的现实困境,实质上就是体育对“生活世界”的抛弃和遗忘。

三、学校体育发展出路的若干思考

学校体育发展问题,无论是基本理念、体制机制或发展方式,归根结底都是国家现代化发展必然要面临的问题。这就需要体育教育工作者,发眼世界,着眼未来,坚持不懈,积小步成大途;更要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共同承担责任,形成合力,从发展路径和对策两个层面努力解决学校体育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开创学校体育发展的新局面。

(一)发展路径

首先,学校体育发展要回归“身体”。“身体”发展是人的现代化、乃至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但现实中,学生体质与健康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身体”时常被人遗忘。因此,发展学校体育,首先要“基于‘身体’,回归‘身体’,从‘身体’这个切实而具体的存在出发”〔39〕,这就需要“在办学理念上回归身体,在体育教学中关照身体”。〔40〕脱离“身体”谈学校体育发展,无异于舍本求末,本末倒置。

其次,要回归“人文”。在充分吸收发达国家在学校体育方面先进的人文理念和挖掘中国优秀传统人文文化基础上,转变观念,在开展学校体育活动中,注入人文精神的元素,“将情感、人性、意志、智慧、审美、冲动这些丰富的生命元素融于体育教育之中,使体育教育具备人的气息”〔41〕,重视学生作为个体的真实感受,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在身体活动中尽情挥洒汗水,舒心张扬个性,享受运动带来的快乐,最终通过人文关怀,帮助学生实现对个人“身体”的超越。

第三,要回归“生活”。体育生活化是学校体育发展的一大方向。关键是“学校体育应以积极的姿态与生活世界相联系,积极地同社会生活相融合,让从社会生活中走出来的学校体育再回到社会生活之中去”。〔42〕要突破传统教育模式的限制,以提高学生生命和生活质量为目的,创新教育手段,丰富活动载体,加大“生活化内容”,让学校体育在生活中找到新的成长点,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式,最终加快学生社会化的进程。

(二)发展对策

一是转变理念,树立合理的学校体育价值观。学校体育推动,需要政府部门、学校、家庭和社会各界形成合力。合力形成的基础是要统一思想,树立各方都能接受的合理的学校体育价值观,使大家“心往一块想”。这个思想基础,就是要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坚持以人为本,“要求克服传统体育价值观中的二元对立思想,将理想性的价值观融入现实的生活世界;要求用道德理性价值观引导和规范工具理性价值观,在对整体主义、集体主义价值观的追求中走进个人的生活世界;要求将情感、体验、需要、意志等纳入体育世界中,使知识世界、科学世界和文化世界、生活世界互相融通”。〔43〕尤其是地方政府层面,要带头转变理念,切实认识到学校体育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性。理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心往一块想”,才能“劲往一块使”。只有树立正确的学校体育观,才能聚全社会之力推动学校体育发展。

二是切实推进素质教育和体育学科建设。忽视素质教育导致的应试教育“横行”是学校体育弱化的根本原因。政府要逐渐完善人才、升学等相关评价体系建设,逐渐削弱功利主义的消极影响。教育主管部门要加强指导、监督,通过树典型、结对子等方式以点带面,促进素质教育的早日实现;各级学校要切实执行国家相关素质教育政策,勇于创新,大胆实践,让素质教育措施落地生根。同时,要完善学校体育学科建设,使学校体育目的上,实现由“片面”教育向“全面”教育的转变,方法上,实现由“碎片”教育向“系统”教育的转变,机制上,实现由“封闭”教育向“开放”教育的转变。教育主管部门要改革体育评价体系,公开体测信息,形成倒逼机制。

三是加大对学校体育的投入力度。要加大对学校体育经费的财政扶持力度。教育部门首先要对所属学校体育的设施器材现状开展摸底调查,重点是农村中小学,掌握学校体育设施器材等配备的真实情况。在此基础上,再制订改进计划,明确改进时间,并将相关经费支出纳入地方财政预算优先预以考虑。对于西部等经济欠发达、财政有困难的市县,中央、省级财政要发挥主导作用。教育部门要明确学校体育经费占学校日常经费的比重或标准,并加强检查考核,确保专款专用。政府相关部门还要在一些具体政策上向学校体育倾斜,如新建学校,在规划阶段就要充分考虑学校体育用地,或出台优惠政策鼓励引导社会资本资助学校体育建设。学校也要合理筹划,使有限的体育经费实实在在的用到体育上去;还要善于整合校内外体育资源,结合现有条件,因地制宜、因陋就简,创造性地开展体育活动,甚至可以“制作简易体育器材,开展一些不受空间、经费约束的民族、民间传统体育项目”。〔44〕

四是配足配强体育师资力量。政府要具体明确学校配备体育教师的数量,并纳入考核;在每年新增的教师名额中,提高体育教师招录的比例;对于愿意到农村学校任教的体育教师,在政策上适当的予以鼓励引导,使他们安心扎根于农村。同时还要强化体育教师综合素质培养,加大体育教师的培训力度,强化其专业及相关领域知识储备,提高其掌握和控制课堂的能力。要完善对体育教师的考核评价,不设障碍,不存偏见,使体育教师与其它教师享受同等待遇,以充分调动体育教师的积极性,稳定现有的体育师资队伍。体育教师自身也要自觉利用网络等渠道,拓宽视野,及时更新知识,创新教育方法,实施多样化教学,激发学生运动热情;同时还要注重形象,通过树立健康、阳光、亲和的良好形象,带动、激励更多的学生投入到体育中。

五是积极推动学校体育社会化。对外开放学校体育教育,通过实施“学区体育模式”〔45〕和“村落体育模式”〔46〕等模式,搭建学校体育社会化的平台,发挥学校体育、家庭体育和社会体育的协同效应,使学校体育顺应时代潮流,适应社会发展;全社会要进一步强化学校的社会实践基地建设,推动社会体育资源向学生免费开放,使学生通过社会体育实践,了解熟悉社会,积极融入社会。同时学校还要增大校内体育资源对家庭和社会开放力度,以吸引更多的社会人员进入校内,开拓学生视野,提高其运动认知,从而为社会培养更好、更多的“健康”主体。

注释:

〔1〕郑杭生:《转型中的中国社会和中国社会的转型仁》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

〔2〕唐健:《人的全面发展理念下的学校体育改革》,《体育学刊》2005年第3期。

〔3〕杨文轩、冯霞:《体育与人的现代化》,《体育学刊》2003年第1期。

〔4〕杜金亮:《人的现代化与人的全面发展》,《山东社会科学》2000年第4期。

〔5〕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委员会:《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

〔6〕熊斗寅:《什么是体育》,《体育文史》1996年第2期。

〔7〕邱晨辉、魏芩:《学校体育难入地方政府法眼》,《中国青年报》,2013年5月6日3版。

〔8〕陈竹:《学校体育为何四面楚歌》,《中国青年报》,2012-12-19,05版。

〔9〕袁旦:《时代呼唤人文体育价值观和工具理性体育价值观批判(2)——从一本西方体育学著作说起》,《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12年第1期。

〔10〕王冬兰:《“知识本位”家庭教育观的社会学分析》,《学前教育研究》2006年第1期。

〔11〕崔乐泉、杨向东主编:《中国体育思想史(现代卷)》,首都师范大学出版,2008年。

〔12〕〔13〕辛利:《对学校体育“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思考》,《体育学刊》2013年第9期。

〔14〕赵阿娜:《人民日报教育视界:别让青少年体质成民族隐忧》,人民网,http://opinion.people.com.cn/n/2014/0402/c1003 -24798841.html.htm。

〔15〕张淼:《学校体育不能无底线妥协》,《光明日报》2013年6月3日3版。

〔16〕王秋明:《从我国学生体质健康现状审思学校体育指导思想》,《成功教育》2013年第8期。

〔17〕〔18〕〔20〕〔30〕黄爱峰、王健:《学校体育发展的10大问题省思》,《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5年第2期。

〔19〕〔37〕李小伟、张以瑾:《学校锻炼的时间哪去了》,《中国教育报》,2012年7月20日3版。

〔21〕范佳元:《中考体育,别让无奈成主题》,《人民日报》2013年7月25日。

〔22〕李志强:《杭州中考体育冲刺班火爆考生花数千元突击训练学员考试》,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local/2015 -03/17/c_127587571.htm。

〔23〕郑诚:《为提高中考体育成绩让学生服药各方态度不一》,《羊城晚报》2015年4月21日。

〔24〕〔25〕〔36〕沙金:《全面发展视域中的学校体育》,东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2年6月。

〔26〕龚建林:《社会转型期学校体育的生态性研究》,《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9期。

〔27〕陈德敏、向勇:《中国学校体育教育呼唤体育人文精神的回归》,《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6年第5期。

〔28〕胡信昌:《国外中学生是怎样上体育课?杭州海外学子讲给你听》,浙江在线新闻,http://zjnews.zjol.com.cn/05zjnews/system/2011/06/15/017599063.shtmlhtm。

〔29〕刘留:《论美国学校体育课程的生命关怀——兼谈我国体育课程改革》,北京体育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2年6月。

〔31〕卢元镇:《体育社会学(第二版)》,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1年。

〔32〕刘波:《体育与社会化关系研究》,《体育科学》2012年第11期。

〔33〕魏磊:《我国学校体育社会化研究》,《体育文化导刊》2015年第3期。

〔34〕中共中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发〔2007〕年7号),第18条。

〔35〕〔38〕〔43〕陶玉流、王家宏:《体育回归生活世界的缘由及途径》,《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9年第3期。

〔39〕张磊:《身体:中国学校体育思想研究的重要之维》,《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5年第2期。

〔40〕冯振伟:《身体哲学视域下学校体育改革路径解读》,《运动》2014年第9期。

〔41〕王健、潘凌云:《人学视域下我国学校体育教育的现实探问与发展路向》,《体育科学》2013年第11期。

〔42〕曾黎、蒋毅:《学校体育生活化解读》,《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14年第12期。

〔44〕党挺:《体育强国进程中我国学校体育的困境与发展》,《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1年第11期。

〔45〕陈春阳、郭显彬、胡光霞:《学区体育模式:体育强国战略下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接轨的进路》,《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4年第1期。

〔46〕尹小俭、陈勤、杜建强:《我国农村村落体育发展模式研究——以湖南“梅山武术”为例》,《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2年第5期。

猜你喜欢
体育学校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2016体育年
我们的“体育梦”
学校推介
谈体育实践课中知识的扩展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