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 权
对新闻研究中话语分析的思考
孙权
摘要新闻话语与一般话语的重要区别之一,是它更注重传播者对新闻事实完整性和客观性传达的程度。对于新闻话语的研究,能够揭示作为话语的新闻的本质特征。沿着梵·迪克开创的新闻话语研究的方法,通过对新闻文本的分析,再结合宏观分析,探析新闻文本背后新闻机构的价值理念,指导我们进行更深层的媒介研究,同时有利于更客观地看待新闻报道的内容。在这个媒介对人的影响无处不在的时代,以话语分析的视角分析新闻报道的内容,构成了提高大众媒介素养的重要助力。
关键词话语新闻研究话语分析
一、新闻话语相关概念阐释——话语、话语分析、新闻话语
荷兰学者梵·迪克(又译作冯·戴伊克)是进行话语分析的著名学者,他最早将话语分析的方法运用于新闻话语的研究,将新闻当作一种文本或话语进行分析,研究新闻话语对人的认知产生的影响,开创了具有代表性的新闻内容分析。
从概念界定上看,英国学者诺曼·费尔克拉夫认为话语“是对主题或者目标的谈论方式,包括口语、文字以及其他的表述方式。”①陈力丹教授认为话语是“用某种语言系统在具体的语境中说话或写作,形成的口语或文本”,是“语言系统与社会环境的交汇点”②。由此可以看出,话语由“语言本体”和“言说场合”共同构成,对于话语的理解需要考虑其相应的语境。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家哈里斯是“话语分析”这一术语的提出者。这种分析方法的主要目的是将作为语言运用单位的话语进行清晰、系统的描写。话语的形成离不开语言与语境,话语分析也相应的由“文本分析”、“语境分析”两大部分组成。前者对各个层次上的话语结构进行描述,后者则将这些话语结构与其相关语境的各种特征进行关联考察。从文本角度看,话语围绕着一个主题,主题的宏观句法被称为“图式”或“超结构”,以此统领着话语的句子形式、意义和言语行为,表现了传播者在各种可供选择的话语形式中最后选择的结果;从语境角度看,话语的“风格”与“修辞”成为分析的重点,形成劝服性表达中的连贯性和组织性的手段。③
新闻话语运用一套系统语言再现了新近发生的新闻事实,通过付诸口语或文字作品来实现一种再现事实的话语,“它在形态上是物质的报纸或电子传媒的一种文本,在观念上则是一定语境的体现。”④因此,新闻话语是文本与语境的双重实现,从文本角度看,新闻话语体现了文本中事实的核心要素;语境视角中的新闻话语,探析新闻文本中呈现出的传播者的主观意图及受众对文本的自主性解读。⑤
新闻话语具备了一般话语类型的所有特征:表达上摒弃碎片化,呈现出连贯性;传播上具有动态性,它是一种交际形式,这种交际形式是发生在媒体与受众间的动态过程。但是,新闻话语与一般话语的重要区别之一,是它更注重传播者对新闻事实完整性和客观性传达的程度。媒体作为受众了解外部世界信息的重要消息源,所提供的信息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人们的认知与决策。对新闻话语的分析,将有效帮助人们了解新闻生产背后的影响因素。对于新闻话语的研究,能够揭示作为话语的新闻的本质特征。“新闻从产生之日起就具有‘话语态’的特征,这种‘话语态’的新闻在某种程度上是与‘事实态’新闻的一种契合。”⑥新闻工作者传达新闻事实的过程,就是在寻找这一契合点。
二、新闻话语研究揭示新闻报道的倾向
梵·迪克被划为批判学派中的温和派。他早在20世纪80年代出版的《话语 心理 社会》一书中就指出“报界的新闻报导是由约定俗成的新闻格局构造组织的。”⑦这种新闻格局可以显示出话语的抽象结构特征,它“或者再现,或者社会共知的、使用新闻的规则、规范和意识形态系统。”⑧经过分析,梵·迪克认为,媒体为维护传统文化的合理价值、形成社会的合意起到了重要作用。在他看来,新闻报道中的一些偏差也许并非出于新闻工作者的主观故意,但受到长期积淀的文化习俗及价值观的影响,新闻工作者往往会形成一套判断标准,而这往往是新闻工作者未曾注意到的。以美国为例,美国的新闻媒体标榜价值中立,强调如实反映客观事实,要求新闻内容“准确,准确,再准确”。正如《今日美国报》的“记者手册”要求记者“叙事简单,强调新闻,少说背景”,看上去是想通过强调新闻事实来减少报纸对读者的引导,但实际上,社会主流价值观已通过媒体反复强调、深化了其价值理念,“新闻价值通过媒体反映了社会话语在制作中的经济、政治和意识形态的价值观。”⑨在2007年7月25日《纽约时报》刊登的题为《美国和伊朗在第二轮伊拉克会谈中彼此抨击》的新闻中,以大量直接引语来凸显报道的客观性,但仔细考察美国、伊朗双方的引语比例,其中所蕴含的意识形态色彩便昭然立辨。此新闻共引述了17段言语,美国有9段15个引语,而伊朗只有4段6个引语。由于美国的引语数量明显超过伊朗,使美国的观点看起来更翔实可靠。在布局安排上,美国代表的言论在篇首、篇尾出现,并在篇中不断重现,这加深了读者对美国观点的印象,使读者更易对美国的观点产生认同。
在一则具体的新闻消息中,或许记者并没有彰显自己的态度,然而“新闻报道中的措辞和隐含意义都反映了记者从他的角度和立场所作的评价。”如果记者对新闻信息中的某些要素进行突出强调,那么很容易就会引导读者认识事件的角度。这便是梵·迪克指出的新闻的“暗示作用”。最可靠的新闻来源应该是记者的所见所闻,但大多数新闻并非源于记者对事件的直接观察,“大多数新闻的信息来源于话语”。在很多情况下,记者并不是新闻现场的见证人,而是通过采访当事人收集第二手资料,“大多数记者都不完整地记录和转述新闻事件话语。时间的有限性使得他们只能记录下一些片段(记笔记)或提供—些概述。”因此,即使一些记者意识到个人的价值观会对新闻报道产生影响,但由于第一手资料的匮乏,有时难免使得新闻报道的内容难以完全客观。
此外,一些记者在新闻报道过程中,有时会遇到在新闻源策划下形成的“伪事件”,或称为“媒介事件”。“伪事件是指诸如社会组织等新闻源出于种种动机人为地组织、安排一些事件,导致事件如期发生,促使媒介给予报道。”此时,新闻源再通过“积极主动”的工作者配合记者的采访调查,对新闻事实进行定义、选择部分事实并主观“重组”这些事实,从而达到歪曲事实真相、维护自己利益的目的。“媒介事件”加大了新闻工作者对新闻事实的甄别难度。
记者在媒介组织所制定的方针的指导下进行新闻报道。正如怀特在媒介“把关人”理论中指出,整个媒介组织通过层层筛选海量信息,选出有限的符合媒介组织的标准、具有新闻价值的信息进行报道,“新闻报道是新闻事实的非个人化表达”。新闻工作者视真实为第一准则,以报纸为例,为了达到客观真实的效果,记者会通过大量使用图片、使用数据、引述参与者或目击者的话、使用具体文本等方式来增加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和可信度。为了达到新闻真实,新闻工作者在新闻价值观的构筑中应以准确为第一要务,在操作层面上,需要“使用恰当的事实和正确的词汇,并交代事情的来龙去脉”。同时,新闻工作者在进行报道时应尽可能地克服自身的偏见,制作出符合媒介组织报道方针与社会效益的合格的新闻产品。
媒介的形式和媒介所传递的内容深深地影响着人们思考世界的方式。虽然梵·迪克认为媒介的社会影响力并不“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不过,当下对于媒介的使用与接触已经深入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媒介自身的发展为媒体影响力的提升作出了充足的准备。当然,我们同时也应看到,面对媒介组织所提供的信息,受众不是一个被动的信息接收器,停留在“发送—接受”的简单“刺激—反应”状态,而是按自己的需求有选择地进行消费。受众对于新闻话语的认知,可以有助于受众秉持着批判的眼光,更加客观地看待新闻报道的内容。在大众文化盛行的时代,对受众的研究不断深化,指导着新闻工作者在实现媒介组织的经济目标的同时,有效传达了媒介组织所要传达的信息价值。
三、对新闻话语分析的评价
梵·迪克开创的新闻话语分析为后世的新闻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研究方法,对新闻结构的研究是新闻话语分析的核心,也是新闻话语理论的最大贡献。在肯定梵·迪克的新闻话语分析方法创造性贡献的同时,也应看到其研究方法中存在的不足。
英国历史学家巴勒克拉夫认为,社会科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是“缺乏时间元,缺乏深度,这种深度不可能产生于对社会做静止的研究”,强调研究社会变化中各种力量的动态格局。与此相似,法国思想大师皮埃尔·布尔迪厄指出了经济因素对新闻作品的影响,他认为,“不存在被认为在自身中且为了自身的话语科学;只有当人们将作品一方面与作品生产的社会条件——也就是它们的作者在生产场域中所占据的位置——另一方面与作品为之生产的市场(市场只能是生产场域本身),而且如有必要,与作品被接受的连续市场联系在一起,作品的形式特征才显出意义。”这一见解对于作为受市场影响的新闻作品也同样适用。梵·迪克的新闻话语的分析,更多的是从语音、词语、语法等话语本身的语言结构特点进行分析,忽视了对新闻话语生成过程和意识形态等宏观背景的考察,“它注重的只是话语微观的表层结构和表层意义”,缺乏从宏观和动态的视角,从政治、经济等社会其他子系统与新闻组织的交互作用进行考量。对于我们来说,在进行新闻话语分析时,应该结合微观与宏观两个方面,微观上考察“各类传媒话语的文本结构、话语组织机制、话语修辞策略等等”;宏观上考察“传媒话语的社会认知、社会交流和社会权力功能等等”。
进行新闻话语结构分析时,应将静态结构与动态的行动相结合,避免结构主义把新闻话语结构看成是制约人的行动的外在客观条件的弊端。在认识到新闻工作者和媒介组织会受到新闻话语结构模式制约的同时,看到新闻话语结构会随着新闻工作者和媒介组织在日常行为活动中的变化而改变。
沿着梵·迪克的新闻话语研究的方法,通过对新闻文本的分析,再结合宏观分析,探析新闻文本背后新闻机构的价值理念,指导人们进行更深层的媒介研究,同时有利于受众更客观地看待新闻。在这个媒介对人的影响无处不在的时代,以话语分析的视角分析新闻报道的内容,构成了提高大众媒介素养的重要助力。
注释:
①诺曼·费尔克拉夫(英):《话语与社会变迁》[M],殷晓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年,第1页。
②④陈力丹:《深刻理解“新闻”——读梵·迪克〈作为话语的新闻〉》[J],《新闻大学》,2004年第12期,第89页。
③⑤⑥刘晓畅:《新闻的话语与话语的新闻——解读〈作为话语的新闻〉》[J],《湖北社会科学》,2006年第1期,第133页,第133页,第135页。
⑦⑧梵·迪克(荷兰):《话语 心理 社会》[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3年,第68页,第69页。
〔责任编辑:贺朝霞〕
●文化教育
作者简介:(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2012级博士研究生)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1年度国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文艺学研究中心重大项目“中国文学史研究观念的演变和20世纪批评的转型”(11JJD75000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文献标识码中国图书分类号G210A
文章编号1671-4741(2015)02-009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