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志玲
辽宁省朝阳县农机化技术推广服务站
由于传统耕作方式影响, 土地多年得不到深松,土壤耕作层显著变浅、犁底层逐年增厚、耕地日趋板结,制约了粮食产量的提高。在农业生产上,要想获得粮食丰产丰收,不仅需要有优良的种子,足够的肥料,控制病虫害的方法手段,还需要有先进适用的机械化技术做为支撑。机械化深松技术作为一项先进的农机化耕作技术, 在农业生产中能够创造较好的播种条件。
机械深松的目的是疏松土壤,打破犁底层,增强雨水入渗速度和数量,减少径流,减少水份蒸发损失。由于机械深松是只松土、不翻土,作业后使耕层土壤不乱,动土量小,所以特别适合于黑土层浅、不宜耕翻作业的土壤。 土壤实现机械深松,实际上是一场农业耕种领域内的技术革命,它正在变为一种使粮食增产最有效、先进的技术耕作制度而被人们认识和认可。
农业生产事实告诉我们,制约粮食增产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就是土壤的质量。 据调查, 在过去的30 年中,朝阳县大部分土地是以传统耕作方式为主,即小型农机具作业,连年耕作,导致土壤耕层只有12~15厘米左右,土壤板结严重,阻力不断增大,犁底层的土壤变得硬脆,一锹下去就会大块大块地开裂,同时厚硬的犁底层也阻碍着土壤上下水气的贯通和天然降水的贮存,小型农机具的连年作业,也导致了土壤中蚯蚓等生物的大量减少,土壤毛细管的破坏,土壤养分输送能力的破坏,难以维持植株正常生长对水、肥、气、热的需求;另一方面机车多次进地,土壤压实,降雨径流现象十分突出,土壤蓄水保墒能力明显不足。鉴于上述问题,在农业种植技术上,就必须进行改革,大力推广以机械化深松为主导的种植模式,这是在目前现有综合技术条件下,使玉米增产的最为有效的方法,实行以机械化深松为主的保护性耕作技术,已是迫在眉睫。
朝阳县大部分地区春季多风少雨, 干旱严重,年降水量更少,十年九春旱,出苗差、保苗难的问题已成为制约粮食增产和农业发展的最主要因素。采用深松蓄水技术可有效改善土壤蓄水保墒能力,充分接纳天然降水,建立土壤水库,对解决旱区农业制约瓶颈,促进农业生产发展将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可有效地打破长期以来犁耕或灭茬所形成的坚硬犁底层,有效地提高土壤的透水、透气性能,深松后的土壤体积密度为12~13 克/立方米, 恰好适宜作物生长发育,有利于作物根系深扎。 机械深松深度可达35~50 厘米,这是用其它耕作方法所根本达不到的深度。
机械深松作业可极大地提高土壤蓄积雨水和雪水能力,在干旱季节又能自深土层提墒,提高耕作层的蓄水量。 一般来讲,深松作业地块较未深松地块可多蓄水11~22 立方米/亩,且土壤渗水速率提高5~10倍, 可在1 小时内接纳300~600 毫米的降水而不形成径流,因此,大大地降低了土壤水分的蒸发散失和流淌损失, 为农作物生长提供了丰富的天然降水资源。
机械深松可有效地排涝、排除盐碱,半干旱盐碱地块特别适宜。深松作业只松土、不翻土,因此特别适于黑土层浅,不宜翻地作业的地块。
机械深松作用与其他作业相比较, 其阻力小,工作效率高,作业成本低。 深松机由于其独特的工作部件结构特性, 使其工作阻力显著小于铧式犁耕翻,降低幅度达1/3。 由此带来工作效率更高,作业成本降低。 据我们2008 年秋季测算, 一般地块亩耗油仅达0.7~0.8 升,作业成本6~8 元/亩左右,工作效率因机型不同每天可达20~30 公顷。
深松机种类和特点:机械化深松按作业性质可分为局部深松和全面深松两种。全面深松是用深松犁全面松土,这种方式适用于配合农田基本建设,改造耕层浅的土壤。 局部深松则是用杆齿、凿形铲或铧进行松土与不松土相间隔的局部松土。
一般来讲,以松土、打破犁底层作业为目的的常采用全面深松法,以打破犁底层、蓄水为主要目的的常采用局部深松法。
机械深松应提倡以秋季的全方位深松为主,以夏季的局部深松为辅的原则。
全方位深松必须在秋后进行,局部深松可以秋后或播前秸秆处理后进行灭茬,再进行深松作业。
土壤含水量在15%~22%。
苗期作业深度,玉米为23~30 厘米,小麦25~30厘米,秋季作业深度为30~40 厘米。 盐碱地改良排涝作业深度为35~50 厘米。
根据土壤条件和机具进地强度, 一般2~4 年深松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