蔺江垠
(青海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青海西宁810007)
早在三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晚期青藏高原上的先辈们就会制作和穿靴鞋了。从都兰县诺木洪乡的塔里他里哈遗址出土文物发现,当时就有用牛皮制成的靴鞋了。经过漫长的发展变化,藏靴发展成为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服饰文化。青海藏靴有独特的民族风格和地域特色。它造型美观,形式多样,隔潮保暖,防水耐磨,而且久穿不易变形。这和生产过程中选料考究、加工精细的传统工艺技术是分不开的。因此深受广大人民的喜爱。
青海制作传统藏靴历史悠久,有一些地区的藏靴非常有名。青海省同仁县曲库乎乡江时加村以缝制手工藏靴而闻名远近藏区,产品十分畅销。平均每户年产200多双藏靴,通过制作藏靴江时加村走上致富之路。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现代意识的增强,藏族服饰文化也发生了微妙变化,许多年轻人购买了汽车、摩托车,笨重的藏靴越来越不适应现代生活,他们更青睐轻便且价格便宜的现代皮鞋;再加上近年牛皮原料价格持继上涨、藏靴制作过程工艺复杂、从事藏靴制作业人员减少等种种原因,江时加村的传统制靴技艺正面临失传的问题。上世纪50年代,青海省市湟中县成立了专门的藏靴合作社,由于质量上乘,价格便宜,款式多样,曾一度畅销全省。时至今日由于现代化产品冲击市场,原来的手工藏靴店铺已经在湟中县销声匿迹了。随着现代工业化产品的普及,传统手工藏靴产业受到很大的冲击。
传统的手工藏靴产业日渐衰落,其原因也比较复杂。
藏靴是最具民族性和地域性的服饰文化代表之一。传统手工藏靴制作工艺是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藏靴制作工艺蕴含了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保护传承藏靴制工艺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和经济价值。令人惋惜的是,虽然有些地区的藏靴制作工艺术已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但传承和保护工作还没有落到实处。
近年来青海经济发展迅速,原本物资匮乏的西北地区,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方式也随之改变,消费理念不断的更新,传统的藏靴不再是人们的唯一的选择。随着汽车等现代交通工具的普及,厚重的藏靴越来越不适应快节奏的生活,渐渐退出主流市场。
传统的手工藏靴大多数都是以家庭为单位,生产规模小,样式单一、制作成本高、周期较长而且质量也参差不齐,品质控制难度大。在市场经济下传统的手工藏靴与工厂大规模流水线生产的皮鞋相比没有竞争优势。虽然青海各地都有制作藏靴,但缺乏品牌效应,没有真正注册的、打得响的品牌,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藏靴制作技艺都是家族传承,年轻人大多都不愿意学习藏靴制作,对传统手工艺有偏见。青海同仁县的藏靴在藏区很有名气。现在从事藏靴制作的人呈现出严重老龄化的现象,很多年轻人对学习传统手工艺有抵触心理,他们认为学习传统手艺没有前途,大多年轻人都想去大城市工作,传统的手工藏靴制作技艺传承后继乏人。
藏靴制作技艺有深厚的传统文化的积淀。玉树地区的拉加藏靴制作技艺已经被收录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目录当中,但青海其它很多地区的藏靴制作技艺保护工作亟待开展。藏靴制作技艺的保护和传承不能只停留在收集整理的表面工作上,要全方位深入开展,把保护、传承、发展相结合,尊重藏靴制作技工艺本身的民族性和地域性文化特征,挖掘自身文化内涵,结合青海大力发展旅游经济的大好机遇,保护与开发相结合,使传统的藏靴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
藏靴制作技艺和其它很多民间手工技艺面临的问题一样,缺乏专业的人才。当前民间手工艺人逐渐消失,保护传统工艺首先要保护民间手工艺人。传承最核心的是培养专业的手工艺人才。传统的手工艺人都是师徒传承,缺乏专业系统的人才培养。目前青海地区开设传统的手工艺专业院校非常少,如何把传统的手工艺与职业教育相结合培养藏靴制作人才,这也是摆在教育部门面前的一个问题。藏靴制作技艺的保护传承必须融合多文化与本土文化,人才培养不能局限于工艺制作,品牌包装和市场销售也不可或缺,创新型人才培养更是重中之重。手工艺人才的培养要与市场相结合,走出创新的道路。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藏靴早已经超出最初的保暖实用的功能,现在它在某种程度上是一个文化符号,是通过其独特的制作工艺而衍生出来的民族文化。消费者所追求的已不局限于实用性,更注重精神上的陶冶。藏靴虽然本身是一种手工艺品,但其自身并不应当凌驾于制造和使用它们的人之上。把藏靴的实用性和艺术性完美的结合,而不是单一的迎合市场。培养一批具有丰富文化底蕴的藏靴品牌,才能真正推动产业健康发展。
目前藏靴大多都是家庭式生产,制作的同时还要销售产品,分工并不明确,藏靴的销售渠道不畅。在互联网时代,藏靴可以采用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销售方式,注重产品的差异化,大众产品与高端定制相结合,以多元文化的销售在市场中占一席之地。
藏靴制作技艺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随着时代的发展,创新的设计理念融入其中,藏靴在当代社会有了新的定位。藏靴制作技艺应当走上一条保护、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的可持继发展道路。
[1]韦贻春.对民族传统工艺现状、价值及其发展的思考[J].吉大学学报,2002,(3).
[2]杨福泉.正在消失的手上的文化[J].人与生物圈,2005,(1).
[3]张道一.中国民艺的现状与未来[J].美术观察,1997,(2).
[4]诸葛铠.适者生存:中国传统手工艺的蜕变与再生[J].装饰,20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