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蔡德坤
致知思变求进
——参加香港工商业研讨班有感
文 蔡德坤
根据国家民委的通知精神,笔者于2015年9月 6日至15日,参加了国家民委与香港中华总商会在香港举办的2015年第二期少数民族地区干部工商业研讨班。
举办方之一的香港中华总商会(简称“中总”),是1900年成立的非牟利华商团体,为香港历史最长且最具规模的商会之一,现拥有会员逾6000人。自创立以来,“中总”以服务社会、与时俱进为宗旨,致力为商界构建工商贸易交流平台。为进一步加强与内地的联系,“中总”出资为内地举办了工商业研讨班211期,共培训7000多人。本次研讨班培训目的明确,课程设置合理,生活安排周到,服务十分热情。经过8天的培训,使笔者颇有所获、深有所得。
这次是笔者第5次赴香港,前几次都是作为政府官员参加政府组织招商引资代表团的活动,而本次培训则是以一名普通学员的身份参加的。几天来,笔者先后听取了“中总”董事长谢涌海先生讲的人民币国际化问题,李钜林律师介绍的香港公司法,吴连峰董事长讲的香港经济演变与国际金融中心问题,马跃教授讲的香港经济竞争优势与内地的经贸关系问题,黄炽森教授讲的人力资源的管理研究应用问题,解蔚姮主任讲的香港社会福利制度与非政府机构角色问题,卞方总经理讲的中国境外债券市场及融资机遇问题等等。在实地现场教学活动中,学员们参观考察了香港立法会、香港生产力促进局、香港贸易发展局、香港中银国际、香港廉政公署、香港社会服务联会、香港房屋委员会和香港旭日集团。通过听课、讨论和实地教学活动,笔者感到确实学到了不少知识,有些东西是在内地学不到的,真正从理论和实践层面上弄清了一些疑问。
香港特别行政区总人口约715万,虽为弹丸之地,却是朝气蓬勃。在过去的20年里,当地服务业在迅猛发展的同时,也带动了香港经济的转型。目前,服务业占当地生产总值比例达93%。香港经济的转型,坚持以发展服务业为主,走出了一条香港特色的经济发展路子。
笔者印象最深的就是香港抓住金融这个经济发展的“牛鼻子”。香港努力促进各金融市场蓬勃发展,确立了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目前,香港共有185家持牌银行,其中154家为外资银行,另还有64家有限制牌照银行,有129家接受存款公司及154家外资银行驻港代表办事处。2014年,香港银行同业拆借活动仍然非常活跃,平均日成交额为1550亿港元。近年来,香港银行十分积极开拓国内市场,为内地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人民币国际化是大趋势,加快人民币国际化的速度。笔者认为要充分发挥香港的四大优势,为我所用。一是金融中心,资金雄厚;二是专业服务,人才兴盛;三是国际网络,四通八达;四是一国两制,高度自治。目前,我国经济基本面是好的,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激烈竞争,国人应重拾信心、明确定位,同舟共济、强化优势,发扬脚踏实地和自强不息的精神去开创新局面。
思路就是出路。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调整期,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通过几天的学习考察,笔者发现有些问题可以在香港经验中找到答案。比如,国家大力鼓励开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大力发展中小型经济实体。这些年来,大陆小型民营经济发展艰难,生存环境不优,严重制约了经济发展。在香港,中小型公司数量庞大,占经济实体总数的85%以上,这些微型经济实体纳税所占税收比率达70%以上。香港政府及有关部门为小微企业提供全程优质高效的服务理念和实践,值得内地认真学习借鉴。
特别是在金融互联互通的问题上,随着经济的全球一体化,“一带一路”战略的全面实施,国际金融的互联互通成为必然趋势。香港回归后,经济金融持续稳定发展。目前,在全球最具竞争力经济体中排名第二位,全球最自由经济体排名第一位,是全球第三大金融中心。内地应借鉴香港成功经验,特别是金融业的宝贵经验,下决心补齐大陆金融业发展不足的“短板”,为广大中小型经济实体解决好融资难问题的同时,为中国经济的长远健康发展提供动力支持。
(作者:湖北省民宗委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