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刘春雄 本刊特约高级研究员,郑州大学管理工程学院副教授
数量封顶,这是常态
文 | 刘春雄 本刊特约高级研究员,郑州大学管理工程学院副教授
新一轮崇洋潮给了企业最明确的信号:消费者不满足中国企业原有的主流产品,是时候做产品升级了。
中国过去30多年,市场的基本矛盾是“消费饥渴与购买力不足”的矛盾。西方数百年工业革命的成果,突然呈现在刚开放的中国人面前,于是,中国掀起了“排浪式”消费,各个行业逐轮“排浪”。
“排浪式”消费有两个特点:因为购买力不足,所以主流产品是“双低格局”,即品质到底,价格到底,满足消费者购买力不足的矛盾;因为长期的“消费饥渴”,一顿“猛吃猛喝”,数量增长很快。
在上述格局之下,中国企业形成“增长依赖症”,企业的良性循环有赖增长,可以不赚钱,但必须有增长。
数量增长是有极限的,一天刷两次牙,一天吃三顿饭,一天喝几瓶水,一家买几台电器,这是有极限的。
中国市场,现在就到了数量的极限。凡是产品形态,基本都到了极限,除非行业巨变形成新的领域。
中国企业必须适应数量封顶的常态,必须适应营业收入不增长甚至下降的常态。
中国人这几年好像突然发现新大陆一样,突然对国外产品那么亲切。最有代表性的是吴晓波的《到日本买个马桶盖》,我的不少朋友到日本还真买回了马桶盖,以及更多类似马桶盖一样的东西。
这些东西在西方早就普及,为什么中国人突然“发现”了呢?只能说中国人突然到了“能够欣赏”,并且“买得起”的时候了。
二三十年前,中国有一股崇洋潮,那时国门突然开放,人们处于好奇状态。其中,多数人买不起,好奇过了,也就算了。除了可口可乐、麦当劳、宝洁这类在价格上“相对亲民”的洋货外,很多跨国品牌在中国失败了。并非它们的产品不够好,实在是中国人的购买力还不够强。
现在,突然有钱了,“双低格局”的产品边际效应递减,也该与西方在实体产品上处于同一起跑线上了。这就是新一轮崇洋潮的背景。
新一轮崇洋潮是给企业最明确的信号:消费者不满足中国企业原有的主流产品,而且出国潮给了中国人购买外国产品的渠道。
已经习惯于数量增长的企业,面对数量下滑,本能的措施是更猛烈的促销,这曾经是屡试不爽的办法,现在也不灵了。
我们看看,现在很多巨头都在产品升级上下功夫。
统一推出了“5元+战略”,就是产品升级的举措。在原有渠道,我们认为困难,就通过全员微商推动。康师傅停止了与统一在“酸菜面”上的促销战,产品也在升级。
乳制品企业继光明推出莫斯利安后,伊利和蒙牛都推出了相似产品,增长迅速。
啤酒行业都在罐装啤酒、桶装啤酒、原浆啤酒、纯生啤酒上下功夫。在啤酒总量连续两年下滑后,如果没有结构调整,报表就很难看。
我把超越原“双低格局”的新产品称为新主流。谁能在新主流占据优势,谁才是未来的巨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