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物理教学的科学性问题

2015-02-23 01:24陈卫春
物理之友 2015年5期
关键词:压强响度科学性

陈卫春

(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江苏 南京 210009)

例谈物理教学的科学性问题

陈卫春

(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江苏南京210009)

摘要:科学性是物理教学的基本要求.如果教师对知识的理解不够准确或深入,教学中就容易出现科学性错误.本文结合一些案例进行探讨,期待能引起广大老师对科学性问题的关注.

关键词:物理教学;科学性;响度;压强;力的作用效果;电能表电流参数

在新知识的学习时,学生往往会受到已有知识、经验的影响.换句话说,正确的知识、经验会促进新知识的学习,而错误的知识、经验则会干扰甚至阻碍新知识的学习.并且错误概念一旦形成,往往很难纠正.

教学中出现科学性错误的原因很多.有教师学科知识不足的原因,也有教材表述不够严谨的原因.教材的价值和功能决定了它必须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能引导学生从“现象到本质、从特殊到一般”地学习物理知识,需做到语言简洁、精炼,结构清晰、重点突出,不可能面面俱到地把教师在课堂上讲授的内容都呈现出来.因此,需要教师结合自己的认知,对教材的内容进行再加工,乃至“重构”.在此过程中,如果仅仅从字面上去理解教材,就很容易出现科学性错误.

1关于响度的单位

苏科版初中物理教材在“生活·物理·社会”中介绍了声强级与人的听觉.为适合初中学生学习,避免过于专业化,2007年版的教材采用“声音的级别和人的感觉”作为标题,指出:“人们用分贝(decibel,符号:dB)为单位来表示声音的强弱”.调查发现,许多教师根据这一表述进行了“再加工”:声音的强弱叫作响度,而声音强弱的单位是分贝,所以响度的单位就是分贝.

这种理解是错误的.响度是一个主观物理量,是依靠人的主观感觉判断得出的声音的相对强弱.根据它可以把声音排成由弱到强的序列.那么客观反映声音强弱的物理量及其单位究竟是什么呢?响度与这个物理量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

从上面的公式可以看出,振幅越大、圆频率越高,声强越大.但是,从实验得知,人耳对声音强弱的主观感觉并不是与声强成正比,而是近似与声强的对数成正比.为了计量和表达方便,人们引入“声强级”来量度声音的客观强弱.声强I与标准声强I0之比的对数叫作声强I的声强级,其单位是贝尔(B).这个单位较大,所以实际中常采用贝尔的十分之一作为单位,叫作分贝(dB).标准声强I0是指对于频率为1000Hz的声波,人耳能听到的最低声强(大小为1×10-12W/m2),与之对应的声强级是0dB.一般人正常交谈时的声强约为1×10-6W/m2,对应的声强级为60dB.

那么,教材中介绍的响度与声强级之间有什么关系?人们规定,频率为1000Hz、声强级为40dB的声音,其响度为1宋,相当于人耳语时的声音强弱.两个以上非相干声音叠加的响度等于各个声音的响度之和.声音的响度如果判断为1宋的n倍,那么这个声音就为n宋.在经过慎重考虑后,2011年版的苏科版物理教材将该处“生活·物理·社会”的标题改成“不同声强级的声音对人的影响”,不再采用以前模糊的说法.

2压强的物理意义

每一个物理概念,必定有其特定的物理意义.那么,压强的物理意义是什么?听到这个问题时,许多教师会脱口而出:“描述压力的作用效果”;还有的教师指出“它是关于形变的物理量”.真是这样吗?

由此可见,垂直作用在直杆顶端的压力的作用效果(即应变)与正压力F成正比,与受力面积S、直杆材料的杨氏模量E成反比.

由此可见,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强不能混为一谈.压强并不是描述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但是,对于同一种材料来说,即杨氏模量一定的条件下,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强成正比,因此压力的作用效果反映了物体所受压强的大小.

那么压强到底是描述什么的物理量?让我们通过类比的方法来帮助理解,如下表所示:

物理量定义方法实质意义声强 单位时间内通过与声波传播方向垂直的面的声能量与面积之比 是指单位时间内、单位面积上所接收的可听声的能量 描述接收处声音的强弱照度(光照强度) 物体表面所得到的光通量与被照面积之比 是指单位时间内、单位面积上所接收的可见光的能量 描述物体被照明的程度压强 物理所受的压力与受力面积之比 单位面积上承受的压力 描述压力作用的强度

由上表可见,压强描述的是作用于受压物体的压力强度,它是施力物体提供的.而压力的作用效果,则是受压物体在压强的作用下被动反映出来的.

有人不禁要问,这么浅显的问题,拥有“一桶水”的教师怎么都没有“悟”出来呢?

笔者从教材上找到了答案.苏科版初中物理教材“活动10.2探究压力作用的效果”中,通过站在沼泽地中的两个小孩(一个站在木板上,一个直接站在沼泽地)陷入沼泽地的程度不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压力的作用效果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然后,引导学生“体验与猜想”“实验验证”,最后得出实验结论:当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当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在上述活动的基础上,教材在正文中直接给出了压强的定义,如图1所示.

教材希望通过“活动10.2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来引入压强的概念,并帮助学生理解影响压强大小的因素.但是,很多教师不了解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强两者之间的区别和联系,顺着教材字面的含义,将“压强”和“压力的作用效果”之间画上了等号,这是不正确的.

3关于电能表电流参数的解释

过去许多教材将电能表的电流参数解释为:“括号外面的数值表示电能表持续工作时的最大电流,括号里的数值表示在短时间内允许通过电能表的最大电流”.这一说法是错误的.如图2所示是南京市某房屋《住宅使用说明书》中的部分内容.从图中可以看出,该房屋户额定总容量为4kW.供电公司给该房屋安装的电能表电流参数为“10(40)A”.已知家庭电路的电压为220V,按照过去教材的说法,户额定总容量W=UI=220V×10A=2200W<4kW.即电能表所能接入的最大负载功率小于《住宅使用说明书》所标称的户额定总功率,这与实际用电的总功率不相符.修订后的苏科版教材表述为:“括号内的数字为能使电能表长期正常工作,且误差与温升完全满足规定要求的最大电流值.”据此计算户额定总容量W=UI=220V×40A=8800W,这与实际用电的情况相符.由此亦可说明,《住宅使用说明书》中标称的“户额定总容量”是指家庭电路干路能承受的最大功率,当家庭用电总功率超过标称功率时,需要到供电部门申请“扩容”.

电流参数括号外的数字,即“基本电流”表示什么呢?它是用来计算负载基数的.按照国家标准,要使电能表正常启动,启动电流不得小于基本电流的5%.例如,对于基本电流为10A的电能表,最小负载电流应超过10A×5%=0.5A,否则电能表计量就不准确.为提高低负荷计量的准确性,就要选择基本电流较小的电能表.以供电公司所配的家用电能表为例,由于LED灯等小功率电器的广泛使用,原先电流参数为“10(40)A”的电能表已经无法满足测量精度要求,所以供电公司于2015年3月,将电能表换成了如图3所示的电流参数为“5(60)A”的电能表.

无论是教材编写,还是日常教学,关注科学性都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教学领域的“科学性”具有“学科科学性”和“教学科学性”双重意蕴.学科科学性是指教学内容不能出现科学性错误;而教学科学性则是指知识内容的呈现方式应当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适合学生学习.这两者之间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对立.如果过于强调学科的科学性,就会导致教学科学性降低,学生不爱学;如果过多关注学生的认知特点和生活经验,又会导致学科科学性降低.如何恰当处理这对矛盾,这对于教材编写者和教师都是智慧的考验,需要在实践中不断积累和不断优化.

参考文献:

[1]人民教育教育出版社物理室.中等学校适用物理教师手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106-110.

[2]刘炳昇,李容.义务教育教科书物理[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

[3]刘炳昇,李容.物理教师教学用书九年级下册[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6.

猜你喜欢
压强响度科学性
医学论文科学性的标准
医学论文科学性的标准
医学论文科学性的标准
说话写句要注意科学性
响度在节目制作和播出中的应用
使两个均匀柱状体对地压强相等的方法探讨
“压强”教学的四个优化
数字时代中节目响度平衡浅析
台内音频响度控制方式
压强概念教学案例剖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