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文兵, 齐 苗, 李常凤, 路曦结, 张 翼, 程福如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安徽安庆 246003)
抗虫杂交棉“皖杂344”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
韩文兵, 齐 苗, 李常凤, 路曦结, 张 翼, 程福如*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安徽安庆 246003)
摘要介绍了“皖杂344”的育种思路、选育过程、试验表现、特征特性和栽培技术等。“皖杂344”系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利用性状互补原理,选用“鄂3517”优选系与“中棉所41”优选系配组的优质多抗杂交棉花新品种。该品种表现高产、优质、抗虫等特点,适宜于安徽省棉区种植。
关键词棉花;杂交;选育;栽培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从棉花育种的现状和趋势出发,针对现有棉花品种存在的不足,用现代育种与传统育种及栽培技术试验相结合,首先培育集高产、优质、多抗性于一体的中间品系,再利用有性杂交配制成高优势新组合,使双亲的优良特性在所育品种中得到互补,育成集高产、优质、多抗优点于一体的新品种“皖杂344”。该品种于2013年10月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皖棉2013008)。笔者介绍了该品种的育种思路、选育过程、试验表现及特征特性,同时通过试验示范总结了配套栽培技术,以期为该品种的推广与研究提供参考。
1育种目标
1.1育种目的选育高产、稳产、优质、多抗棉花新品种,在提高棉花产量的同时,改善棉花的纤维品质和增强品种的抗性,利用杂交、回交等方法将多个亲本材料的优良性状聚合到一个杂交后代中,实现多亲本优势互补,选育集优质、高产、抗虫、抗病、抗逆等优良性状于一体的杂交棉花新品种。
1.2育种目标根据安徽省目前棉花育种现状和生产的实际需要确定杂交棉育种目标为:生育期为130 d左右;皮棉产量比杂交棉对照增产5%以上;大铃、易采收;纤维品质符合纺织工业和贸易出口要求,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28 mm,比强度>28 cN/tex, 马克隆值在3.5~5.0;多抗性:枯萎病指≤10(抗),黄萎病指<35(抗、耐),抗棉铃虫、红铃虫。
2技术路线
2.1技术原理利用杂种优势和远缘杂交等原理选育高产优质多抗棉花新品种。
2.2育种方法采用自交、回交、聚合杂交、定向培育等育种方法,并在育种过程中把上述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主要利用了系统选育、自交和人工去雄杂交技术。
选择优质高产抗病虫配合力高的纯系为亲本,根据亲本特点和育种目标配制杂交组合。让杂种F1代在枯黄萎病圃中进行产量、品质、抗性比较,同时开展抗虫杂交棉转基因安全释放试验,筛选出优秀组合参加各级试验和进行不同区域种植试验、示范,并配套其高产、稳产、节本的栽培技术。
2.3技术路线
3选育过程
3.1亲本来源“荆棉3517”是湖北省荆州农业科学院育成的常规棉品种,通过安徽省的审定,“中棉所41”是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育成的转基因抗虫棉,在安徽省有一定的推广面积,表现稳产性、抗虫性较好。从“荆棉3517”、“中棉所41”后代中优选单株,经多代自交纯合,定型优选系。
3.2选育过程利用“荆棉3517”优选系与“中棉所41”优选系配组,选育出“皖杂344”新组合。2008年通过安徽省棉花新品种联合鉴定试验,2009年获得转基因安全释放证,证书号“农基安证字(2009)第223号” ,2010和2011年参加安徽省棉花品种区域试验,2012年参加安徽省棉花品种生产试验。2013年10月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皖棉2013008,适宜于安徽省棉区种植。
4选育结果
4.1特征特性株高122 cm,塔型,较松散,茎秆较健壮,无茸毛,叶片中等大小,叶色中等,铃卵圆形,有铃尖,中等大小,结铃性较好,吐絮畅,絮色洁白,不早衰,适应性广。丰产性较好、稳产性好。生育期131 d,第一果枝节位为7.0,株果枝数18.1台,单株结铃29.6个,单铃重5.3 g,衣分40.15%,子指10.9 g,霜前花率83.3%。
4.2产量水平
4.2.12010年区试丰产性(表1)。子棉产量为3 432.60 kg/hm2,比对照“皖杂5号”增产7.65%,在参加试验的11个品种中居第4位;皮棉产量为1 378.20 kg/hm2,比对照“皖杂5号”增产7.98%, 6个点均增产,增产极显著。
4.2.22011年区试丰产性(表1)。子棉产量为3 776.40 kg/hm2,比对照“皖杂5号”增产7.65%,皮棉产量为1 548.30 kg/hm2,比对照“皖杂5号”增产8.57%, 6个点均增产,增产极显著。
4.2.32012年生产试验结果(表1)。子棉产量为3 313.05 kg/hm2,比对照“皖杂5号”增产7.66%,皮棉产量为1 330.65 kg/hm2,比对照“皖杂5号”增产9.41%,生产试验共5个点,每个点均增产,增产极显著。
表1 “皖杂344”在省区试中的产量表现
注:*对照品种为“皖杂5号”。
4.3纤维品质
4.3.12010年区试结果(表2)。上半部平均长度为30.5 mm,整齐度为85.5,比强度为32.96 cN/tex,马克隆值为4.97。
4.3.22011年区试结果(表2)。上半部平均长度为30.1 mm,整齐度为86.2,比强度为29.50 cN/tex,马克隆值为5.02。
2年区域试验表明,“皖杂344”品种纤维的内在品质优良,搭配协调合理,完全符合育种目标和生产的要求。
表2 “皖杂344”纤维品质检验结果
注:表中数据为农业部棉花品质监督检验中心测试结果。
4.4抗病性2010年区试结果表明,枯萎病指为5.7,抗枯萎病,黄萎病指为30.6,耐黄萎病。2011年区试结果表明,枯萎病指为9.3,抗枯萎病,黄萎病指为37.0,感黄萎病。2年区试结果平均枯萎病指为7.5,抗枯萎病,黄萎病指为33.8,耐黄萎病(表3)。
表3 “皖杂344”的抗病性鉴定结果
注:表中数据为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植保室病圃鉴定结果;R为抗病,T为耐病,S为感病。
4.5适宜种植地区该品种适宜种植地区为安徽省沿江棉区以及皖南山区春播。
5配套栽培技术
5.1选用良种,精细整地生产用种一定要使用成熟度好、籽粒饱满、健籽率高、发芽率高的种子,种子最好脱绒包衣。施足基肥,基肥的施用要与整地相结合,达到土壤细碎,上虚下实。
5.2适期播种,合理密植
5.2.1适时播种。营养钵育苗移栽棉田一般4月初播种,播种前晒种1~2 d,包衣种不能浸种,播前苗床浇足水,干籽播种,每钵播1~2粒,播后及时盖上细土,厚度1~2 cm,加强苗床管理,培育壮苗。5月上中旬移栽,3至4叶期移栽,移栽前3~5 d注意通风炼苗,晴天防止高温烧苗,移栽时浇好团结水。
5.2.2合理密植。安徽省沿江和皖南山区棉区适宜种植密度在高、中、低肥力棉田以18 000、21 000、24 000株/hm2为宜。放宽行距,宽行密株,等行距种植,行距为100~120 cm,株距为40~50 cm。
5.3科学施肥该品种适宜在中上等肥力水平地块种植,需肥量比常规棉增加20%左右,在增施有机肥的基础上,特别注意氮肥、钾肥、磷肥、硼肥的配合施用。主要抓好基肥、花铃肥、盖顶肥三关。基肥:施饼肥450 kg/hm2,磷肥450 kg/hm2,尿素150 kg/hm2,钾肥200 kg/hm2,硼肥15 kg/hm2。重施早施花铃肥:深施腐熟饼肥450 kg/hm2,尿素300 kg/hm2左右,钾肥225 kg/hm2。8月8日前后补施盖顶肥:追施尿素100 kg/hm2左右。8月下旬根据长势喷施叶面肥。
5.4及时排涝、灌溉多雨地区苗期要及时排水,降渍提高地温,促进棉株对肥料的吸收。为防止倒伏、利于排涝,应在封行前中耕起垄培土。干旱少水棉区,干旱时灌溉2~3次,促进棉株生长早发。灌溉要看天、看地、看棉株进行,花铃期不能缺水,遇旱要及时灌溉。
5.5促控结合,注意化调根据“看天、看地、看苗”原则,少量多次进行化调。苗床根据长势微量化调,培育壮苗。蕾期用缩节胺7.5~15.0 g/hm2,初花期用缩节胺15.0~22.5 g/hm2、盛花期用缩节胺30.0~37.5 g/hm2对水喷施,塑造理想株型,以达到早发稳长的目的。
5.6适时打顶根据田间棉花长势、田块肥力情况,以“枝到不等时、时到不等枝”为原则,及时打顶。
5.7科学防治病虫草害做好病虫草害的综合防治。有机磷类、菊酯类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要轮换交替使用、合理混合使用,以提高防治效果,降低成本。2代棉铃虫一般发生年份不需防治,严重发生年份需防治1~2次,3、4代棉铃虫视发生轻重酌情防治;及时做好次要害虫的综合防治,注意棉盲蝽、棉蓟马、棉叶螨、斜纹夜蛾、甜菜夜蛾等害虫的测报和防治工作。可用选择性除草剂对水喷雾防除田间杂草,特别注意如果用草甘磷等灭生性除草剂,药液千万不要喷洒到棉苗上。
参考文献
[1] 郑曙峰,路曦结,潘泽义.棉花优质高效栽培新技术[M].合肥:安徽科技出版社,2007:1-8,149-162.
[2] 胡根海,喻树讯.棉花基因克隆研究进展[J].棉花学报,2005,17(4):240-244.
[3] 庞朝友,杜雄明,马峙英.具有野生外源基因的陆地棉特异种质创造与利用进展[J].棉花学报,2005,17(3):171-177.
[4] 唐文武,肖文俊,黄英金,等.优异纤维品质陆地棉和转基因抗虫棉的杂种优势和亲子相关性[J].棉花学报,2006,18(2):74-78.
[5] 周宝良,张天真.棉花特异种质资源的创造与利用研究[J].棉花学报,2005,17(5):304-308.
收稿日期2015-11-30
作者简介韩文兵(1972- ),男,安徽桐城人,副研究员,硕士,从事棉花育种研究。*通讯作者,研究员,从事棉花病虫害综合治理研究。
基金项目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学科建设基金项目(14A0723);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人才发展基金项目(11C0708)。
中图分类号S 5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517-6611(2015)36-04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