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患儿1例诊疗与护理

2015-02-23 16:30汪海燕
现代医药卫生 2015年6期
关键词:良性手法发作

汪海燕

(海军总医院全军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中心,北京100048)

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患儿1例诊疗与护理

汪海燕

(海军总医院全军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中心,北京100048)

眩晕/护理; 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 护理; 病例报告

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BPPV)又称石症[1]。BPPV是头部运动或身体姿势变动诱发的、短暂的眩晕发作,在临床上很常见[2]。其特点为头部运动或身体姿势变动后数秒后出现较为强烈的眩晕、恶心症状,持续数十秒,一般眩晕持续不超过1 min,大多在坐起、躺下或前倾、后仰时出现[3]。本科门诊于2013年1月7日接诊并治疗1例6岁BPPV患儿,因发病年龄小,护理相对困难,国内未见相关报道。本科根据患儿年龄特点,制订个性化护理措施,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患儿,男,6岁,家属代诉:头晕伴呕吐2 d,与位置变换有关。曾于儿科门诊就诊4次,给予抗炎、葡萄糖注射液、维生素C、维生素B6、葡萄糖氯化钠钾注射液静脉滴注补液治疗后症状未见好转,儿科医生建议到耳鼻喉科就诊。

1.2 诊断方法 接诊患儿后,分别进行听力测试、脑核磁以及前庭功能等相关检查,排除其他耳科及颅脑相关疾病的可能,前庭功能检查及Dix-Hallpike位置试验结果提示为右后半规管BPPV。

1.3 治疗 手法复位[2]按右PSC-BBPV复位2次。患儿最终痊愈。

2 护 理

本科根据患儿年龄特点,制订个性化护理措施,有效帮助患儿康复,具体如下。

2.1 人性化护理 患儿就诊时面色苍白、眩晕、呕吐,精神状态差,分诊护士评估患儿的病情后给予了急病优先就诊,减轻了家属看病就诊的顾虑,大大缩短了患儿排队等候及被病痛折磨的时间。

2.2 心理护理 患儿病情久治未愈且症状未见好转,家属心情非常焦急、十分无奈。护士首先为其介绍了就诊医生的水平、经验及治疗类似病情的成功病例,消除了家属及患儿的思想顾虑、焦虑情绪;其次向家属及患儿宣讲有关于BPPV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检查方法及治疗的原理,使得对该病有一定认识及了解,从而缓解家属及患儿焦急的心情。

2.3 复位前的准备 (1)物品:纸巾、一次性纸杯、温水、干净的垃圾桶,以便患儿呕吐后能干净、无异味、舒适地进行就诊。(2)环境:选择温度合适、宽敞、明亮、相对安静的诊室进行手法复位治疗。(3)诊疗床:选择软硬合适、宽窄适宜、高低适中、位置居中、旁边无障碍物的诊疗床,便于患儿更好地配合医生操作。(4)安全:耳石复位所用的诊疗床与其他诊疗床不同,床旁不设有床档,不能妨碍医生的操作,护士为了保护患儿的安全防止坠床、摔倒,可在不影响医生操作的同时紧握住患儿的手。这样既能保护患儿的安全,又能增加患儿的安全及信任感感,消除患儿的紧张情绪,减轻心理负担。

2.4 复位前的病情评估 详细记录病情,仔细询问有无既往病史、家族史、创伤史等。了解患儿眩晕发作的时间、次数、频率、持续时间、自行缓解的时间,有无恶心及呕吐[4];相关科室的治疗情况及效果;测量患儿生命体征、观察精神状态、面色是否正常。

2.5 复位时的指导及配合 手法复位前告知患儿及家属可能会现的情况,倾听患儿的主诉,指导患儿正确变换头部及身体的位置以达到稳、准、巧的最佳治疗效果[3]。复位过程中护士一定要关心、爱护患儿。手法复位过程重复进行2次。同时注意观察患者的面色、呼吸、脉搏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等,本例患儿复位过程中出现了一次呕吐,扶患儿坐起将垃圾桶放置床旁,呕吐后协助患儿漱口、擦拭口周分泌物,待患儿症状好转后再行复位治疗。嘱患儿勿随意变换头部位置,以免引起耳石进入其他半规管的可能。

2.6 复位后的效果评估及健康指导 手法复位结束后及时评估患儿的治疗效果,观察眼震有无减轻或消失,眩晕症状是否好转、恶心及呕吐症状有无缓解。告知患儿48 h内避免剧烈活动、仰头或低头动作,避免颈部剧烈转动。向健侧侧卧休息10~20 min,睡眠时取健侧卧位并垫高头部。控制水和盐的摄入,以减少内耳迷路和前庭核的水肿,多食易消化、清淡富含丰富维生素的食物,以增强机体抵抗力。

2.7 健康宣教 告知家属及患儿1周后门诊复诊,指导患儿在复位后1周内避免剧烈活动,如打球、游泳等;避免后躺洗头;保持睡眠充足;避免爬楼梯、不能在无人处游泳,更不能潜水;多进食富含钙质、维生素、易消化类食物,忌辛辣、燥热类食物[5]。患儿在出院后1周、1个月、3个月进行电话随访中均未出现反复症状。

[1]贾复涛,宋云晖,王燕,等.手法复位治疗良性阵发性体位性眩晕23例疗效观察[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内科版,2009,32(1):51-52.

[2]李进让,李厚恩.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手法复位治疗[J].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07,14(10):619-620.

[3]汤巧敏,叶小云,葛柳雅.Epley手法复位治疗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的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07,22(17):1630-1631.

[4]冯扣兰,宋建华.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患者的临床护理[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2,33(19):2718-2719.

[5]沈燕平,夏瑜,陈志凌.手法复位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护理配合[J].浙江医学教育,2012,11(5):37-38.

10.3969/j.issn.1009-5519.2015.06.069

:C

:1009-5519(2015)06-0959-02

2014-08-31

2014-10-23)

汪海燕(1983-),女,安徽南陵人,主要从事临床护理工作;E-mail:24874243@qq.com。

猜你喜欢
良性手法发作
走出睡眠认知误区,建立良性睡眠条件反射
PTGD联合择期LC在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的应用
层递手法
呼伦贝尔沙地实现良性逆转
缓解后背疼的按摩手法
七步洗手法
基层良性发展从何入手
甲状腺良性病变行甲状腺全切除术治疗的效果分析
穴位埋线治疗发作期偏头痛32例
牵引配合手法治疗颈性眩晕9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