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英丹
(黑龙江省长水河农场畜牧科 164007)
奶牛皱胃常见病的诊断与防治
常英丹
(黑龙江省长水河农场畜牧科 164007)
皱胃阻塞也叫皱胃积食,是由于迷走神经机能紊乱,导致皱胃内容物积滞、胃壁扩张、消化机能障碍的一种疾病。常继发瓣胃阻塞、瘤胃积液、自体中毒和脱水,常发生死亡。 饲养管理不当,缺少青饲料,长期饲喂麦秸、玉米秸秆等,发病率较高。 迷走神经分支损伤、纵膈疾病、创伤性网胃炎继发幽门狭窄、幽门痉挛、腹腔内脏器官黏连、真胃炎等,也可继发本病。
病初,以前胃驰缓症状为主,食欲、反刍减退,以后则停止,排少量的糊状、粽褐色的混有黏液和血液的恶臭粪便。病牛多为左侧卧,有时发出吭声。个别病牛有呕吐症状,瓣胃、肠蠕动音随着疾病的发展日趋减弱,尤其是瓣胃蠕动音,后期大多数病例听不到。阴塞严重的,右侧中腹部明显地向后下方突出,是本病的重要症状之一。 重病例,在右侧中腹部向后下方局限性膨隆,以拳频频冲击右侧中下部肋骨弓的右下方真胃区,则病牛有退让、踢脚或抵角的敏感表现。在触诊部,可闻钢管回击声,腹底检查,触摸到体积增大的真胃体。
病的初期可进行皱胃切开手术,可见预期效果。防止酸中毒,可用5%葡萄糖溶液1000mL,0.9%生理盐水1500mL,5%碳酸氢钠500~1000mL,20%安钠加注射液20mL,静脉输液。
皱胃炎是皱胃黏膜发炎引起的比较严重的消化不良症。常见于老年牛和体质衰弱的成年牛。 饲料粗硬,调理不当,饲料霉败或质量不佳;奶牛常期饲喂糟粕、豆渣或粉渣,营养不足,缺乏蛋白质和维生素;饲喂不定时,时饱时饥,突然变换饲料,放牧突然转为舍饲;体质衰弱,长途运输,惊恐等均影响消化机能,而导致皱胃炎的发生。 中毒、前胃疾病、消化道疾病、代谢病、某地急性或慢性传染病等,均能促使真胃炎的发生和发展。
急性病例,精神沉郁,垂头站立,眼睑半闭,无神无力。被毛污秽、蓬乱,鼻镜干燥,结膜潮红、黄染。口黏膜被覆黏稠唾液,口腔内散发出难闻的气味。食欲减退或消失,有时磨牙,瘤胃轻度膨气。瘤胃收缩力微弱,次数减少;触诊右腹部真胃区,病牛有痛感。便秘,粪便干硬呈球状,表面被覆黏液。体温不高或降低。泌乳减少或停止。末期,病情急剧恶化,全身衰弱,精神极度沉郁,呈昏迷状态,甚至虚脱。 慢性病例,病牛呈常期消化不良,异嗜。口腔内有黏稠唾液和黏液,舌苔白,散发甘臭。粪便干硬呈球状。末期,体质虚弱,精神沉郁,有时呈昏迷状态。 根据消化不良,触诊皱胃区敏感,眼结膜与口腔黏膜黄染,便秘等症状,必要时参照血液学检查,可初步诊断为皱胃炎。
病初,用硫酸镁或人工盐500g,温水5000mL内服。腹泻用磺胺脒60g,碳酸氢钠粉60g,加水500mL内服,1日2次,连服5日。 病情严重者,及时用抗菌素,同时还须用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2000~3000mL、20%安钠加注射液10~20mL,40%乌洛托品注射液20~40mL静脉注射。
皱胃移位是由于皱胃通过瘤胃下方移到左侧腹腔,置于瘤胃和左腹壁之间。本病较多发生于高产母牛,大多数发生于产后。 奶牛妊娠后,其胎儿逐渐增大,沉重,并逐渐将瘤胃向上抬高及向前推移,使皱胃左移;当母牛分娩时,使瘤胃恢复原位而突然下沉,真胃被压到瘤胃左方。分娩期努责、奶牛高产、脓毒性乳房炎和子宫炎,消化不良、过食含有高蛋白的精饲料、生产瘫痪、酮病等均可导致皱胃驰缓,引起皱胃移位。患牛拒吃精料和多汁饲料,特点是采食少量干草,消化紊乱。粪便量少而呈稀糊状,胃肠蠕动弛缓,食欲减退,精神轻度沉郁, 皮肤及呼气有酮体气味,但无酮病症状。右侧腰窝明显下陷,左腹壁第11肋弓下方呈明显不对称膨大。在左侧最后1、2或3肋骨(肋间)的肋软骨接合处、肋架上1/3部,用听诊与叩诊结合检查时,可听到钢管音。
根据在左腹中部最后几个肋间的听诊(皱胃蠕动音)及叩诊(皱胃钢管音),结合临床症状进行诊断。必要时可作该区穿刺检查,尿中酮体明显阳性反应及直肠检查发现瘤胃背囊明显右移, 而背囊的外侧部压力降低,可作为诊断依据。
手术疗法:切开左右腹壁,整复移位 。滚转翻身法:先使病牛呈左侧横卧姿势,然后再转成仰卧式(背部着地,四蹄朝天),随后以背部为轴心,先向左滚转45度,回到正中,再向右滚转45度,回到正中。如此左右摇晃3分钟,突然停止,使病牛仍呈左侧横卧姿势,再转成俯卧式(胸部着地),最后使之站立,检查复位情况。 可内服中药党参30g,沙参30g,黄芪100g,当归50g,白术80g,柴胡30g,升麻20g,陈皮40g,甘草15g,研末内服,1 日1剂,连服5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