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霞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阳明区畜牧兽医局 157013)
影响仔猪饲养管理的因素
王海霞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阳明区畜牧兽医局 157013)
在3~4日龄时,给仔猪料槽内放入少许干净和新鲜的乳猪料进行诱食,也可将仔猪料放在干净的地面上,让仔猪效仿母猪采食,投喂量要由少到多。在训练仔猪开食的同时,应训练仔猪饮清洁饮水,以免仔猪饮脏水或尿液等导致下痢。仔猪20日龄后随着消化机能逐渐完善和体重的迅速增加,食量大增,进入旺食阶段。为提高断奶量,此时必须喂给全价配合料,并适当增加饲喂次数,每天5~6次。
矿物质的补充。仔猪出生2~3天应开始补铁、铜、硒。在农村最简单的补铁方式,是用清洁的深层红土撒在猪栏内,任其自由采食,或将仔猪放入有泥土的运动场,任其自由拱土。仔猪缺硒症状与维生素E缺乏症相似,但硒是有毒元素,使用时一定要注意控制用量。
水的补充。在仔猪出生后的3~5天就可以在栏内设置饮水槽,水要经常更换、保持新鲜,并稍加甜昧剂,但不可用含油脂的水,以防下痢。同时,应在20日龄前仔猪的饮水中添加0.8%的盐酸,起到活化胃蛋白酶的作用,提高仔猪的断奶体重。
添加有机酸。仔猪断奶前胃内的酸性环境主要依靠母乳中乳糖发酵产生乳酸维持的。断奶后因形成乳酸的乳糖来源不足,添加酸化剂则有助于保持胃肠道内的酸度,激活消化酶,有利于有益细菌(乳酸杆菌)的繁殖,提高消化能力。目前国内外应用的有机酸以柠檬酸、延胡索酸效果最好,在断奶仔猪日粮中的添加量一般为1.5%~2.0%。
应用酶制剂。酶制剂可弥补早期断奶仔猪体内各种消化酶的缺乏,提高饲料中营养物质的消化率,保证断奶仔猪的生长速度和降低仔猪腹泻的发病率,将外源酶与抗生素结合使用,将是养猪生产中的重要发展趋势。
添加益生素。益生素是从畜禽肠道正常菌群分离培养而得的有益菌种,其主要作用是能够抑制病原菌及有害微生物在肠道中的生长繁殖,形成肠道内良性微生态环境,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据报道,仔猪从出生后1~2天开始直接饲喂益生素,断奶仔猪的成活率可提高4%~5%。
补充硒和维生素E。硒和维生素E参与机体的抗氧化防御体系,可增强仔猪的免疫力,降低断奶仔猪的死亡率,预防仔猪水肿病和肝营养不良的发生,减轻仔猪断奶应激。实际应用时,饲料中亚硒酸钠添加量为0.3g/t,维生素E添加量为40~60g/t。
应用调味剂。调味剂可改善饲料中的不良气味和滋味,促进唾液、胰液和胃液分泌,增加食欲和提高采食量。目前生产上常用的调味剂有乳猪宝、乳猪香等,但其功效只体现在断奶后2~3周以内。
良好的消毒机制和正确的消毒方法是养猪生产中不容忽视的第三大要素。在实际操作中,消毒间隔在正常生产的情况下应控制在每七天消毒一次,若有疫情,还要根据情况的不同加大消毒力度,不能盲目拖延消毒间隔,消毒液的稀释浓度也要严格按照比例稀释,不能盲目减少和加大消毒液的浓度,那样不但达不到好的消毒效果还会造成浪费。
免疫是指动物体识别自己与非己以及排除异己的一种反应,其具有生理防御、自身稳定和免疫监视等生理功能。生理防御是指动物身体对抗病原微生物的侵害以及中和其毒性产物的作用;自身稳定是指动物身体清除损伤或衰老的细胞,并进行免疫调节以维持体内环境稳定的功能;免疫监视是指监视体内突变细胞的产生,并及时予以清除的功能。当免疫功能出现异常时,可能表现出变态反应、免疫缺陷、自身免疫疾病、肿瘤或持续性感染等有害反应。疫苗免疫是指人工将某些致病微生物予以灭活或减毒制成疫苗接种到动物体内,并不断刺激动物机体的特定免疫器官而产生对抗相应疾病的抗体。制订猪场断奶仔猪免疫程序时,重点考虑高致病性蓝耳病、伪狂犬病、猪瘟、口蹄疫等疫病的免疫接种;免疫接种的日龄安排应结合本场免疫监测的具体情况而定;免疫接种操作必须严格执行相关技术规范,此外,还应做好预防性驱虫工作。
仔猪最适宜的环境温度:1~7日龄为32~28℃;8~30日龄为28~25℃;31~60日龄为23~25℃。其保温方法有:在产圈内建造一个简易的保温室。一般要求保温室长1.2m、宽0.75m、高1m左右即可,在保温室的一侧底部留一个可供仔猪自由出入的小门,小门宽0.15~0.20m、高0.2m。保温室内可通过悬挂红外线灯泡或用热水袋加热。在保温室的中间离底部0.5m处悬挂一支干湿温度计,以便准确掌握温度和湿度。红外线灯泡距地面30~40cm。室内地面上放一些铡短的松软垫草,并注意勤换。